APP下载

开 窍

2013-07-15王佶江

翠苑 2013年6期
关键词:棒冰菜场上司

■王佶江

上个礼拜,儿子过9岁生日,大人们的关怀总是必不可少的,照例说一些勉励的话,听来听去,有一句话几乎是每逢生日大人讲得最多的,“典典又长了一岁,要更开窍一点啊!”

大家都听出来,潜台词就是说我儿子还是有点糊涂,希望能以过生日这种方式促进儿子能更加懂一点,最起码今后要比我们过得好一点!之所以这样,想来想去,主要还是继承了我的血脉,我就是一个开窍晚的典型!

想当年我9岁时,在镇江念小学三年级,整一个懵懂的少年,和班里的三个意气相投的朋友结成死党,每天一放学就直奔北固山,当然不是去怀古,是撒欢地玩,山上的亭子间是我们的所在,密密的树林是我们模仿 “加里森敢死队”战斗的所在,直到天黑,才念念不舍地回家。还好,估摸那时的作业量及不倒现在儿子的一半,一般都是在学校完成了。晚上,稍微复习一下功课,听着有线广播里的8点钟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就仿佛听到了催眠的信号,立即准备洗洗睡。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有些事情还是不开窍,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买、洗、烧之类,与家中的贤内助相比,效率相差甚远。就拿买菜来说,一进菜场,混杂着泥土味、肉味、汗味的菜场味扑面而来,立刻就让我不淡定了,脚下总觉得湿嗒嗒地,必须小心翼翼绕着地上的异物逡巡前进。在菜场中行走要眼光如炬,如在一个摊位上稍作停留,大叔或大婶热情的招呼就来了,望着他们热切而期盼的眼神,我有些不忍,随便问了几个菜的价格,就仓惶遁去。按照媳妇的吩咐,整个菜场巡视完毕,对当天的菜价和菜的成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思量好大致的采购目标,便直奔菜摊,经过讨价还价,终于采购到所需的东西,抱着一点成就感,回去向老婆交账。

说儿子不开窍吧,也有些低估他,儿子从小就贪玩和好吃,凡是涉及到这两方面的东西都很上心,会想方设法达到目的。例如,天热了,想吃棒冰,他不会直接喊着要棒冰,而是不停的说“热,真热!”,然后带着你到冷饮摊边转悠,有时真让人忍俊不禁!

家里的老人有句话,发一次热,小孩就会聪明一点。每次生病时,儿子就会显示出特别懂事的一面,举手投足真仿佛长大了一般,讲的话都让人贴心地喜欢。可不知道怎么回事,病一好,他就仿佛又“缩”到过去。

儿时的我们可以滚着铁环去上学,他们行吗?小朋友可以随便结队出去玩,安全好像不是问题,现在行吗?暑假里的作业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玩上二十几天是经常的事,现在行吗?隔壁张公公家的红汤面,西边赵老师家的馄饨都是我羡慕已久的美食,现在的他们还有那种吃百家饭的感觉吗?没有经历就没有成长,现在的小孩子少了许多我们儿时的经历,当然有些方面就“开窍”慢或根本不开窍,只得通过家长绘声绘色的描述,孩子们才能依稀懵懂地补上一些人生课。

春节前,同学聚会,其间一位稍有成就的同学提起刚刚工作时的一件事,当时的他意气风发,想干一番事业,可恰巧遇到一个不懂业务、精于整人的上司,他头脑一发热,越级汇报,换来的结果不言而喻!整个三年时间打入冷宫,他因此发奋,考了几张证,炒了单位的鱿鱼。“人脉啊,我都不知道,我的那位上司和高层的关系如此地好,真是不开窍!”有些时候开窍的代价真是比较大。

猜你喜欢

棒冰菜场上司
菜场
高情商听懂上司的『话外音』
巧妙的奉承
棒冰棒书签
小“管家婆”进菜场
日本上司的沟通哲学
菜场里的小秘密
热闹的菜场
蜜豆棒冰透心凉
吃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