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新闻导语的常见模式辨析

2013-07-15吴永芝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江苏南京210003

大众文艺 2013年22期
关键词:导语新闻报道官兵

吴永芝 支 明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 江苏南京 210003)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传播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读者阅读心理的。毛主席曾说过:“一切较长的电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出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然而,随着部队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广大官兵对于精神需求的不断追求,军事新闻作为面向全军官兵、传递军内最新消息的重要媒介,要想在这样情况下赢得官兵的青睐,就必须讲究导语的写作艺术。

一、军事新闻导语的主要特征

(一)共性特征

军事新闻导语与其他新闻导语相通,他们有着共同的写作手法和特征。具体说来如下:

1.一语破的,先声夺人

在新闻导语写作中,任何导语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就是抓住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以简练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或轮廊,提供读者迫切想要得到的讯息,唤起读者注意,使其情不自禁地阅读下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写作方法非常合乎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新闻导语,是一篇新闻的灵魂所在,不论是军事新闻导语还是其他新闻的导语,其写作目的都是唤起受众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并受这种心理的驱使,急切地对事物进行刨根问底的探究,从而达到宣传目的。

2.写作新奇,语言简练

新闻导语是消息开口说话的嘴,是读者阅览新闻的眼。如果新闻导语写作平平、繁杂冗长、毫无亮点,那么就算再有价值的新闻也不会受到读者欢迎,所以新闻导语写作往往讲究一个“新”字。首先讲究时间新,任何新闻导语写作都采用时效性最强的时间副词,以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其次讲究内容新,所有新闻选择最重要、最新或最有趣、最有人情味的信息放在导语里,以强化新闻报道的趣味性;最后讲究形式新:新闻导语在写作上,角度新颖,不拘一格,语言精练,都具有高度的创新性。

(二)个性特征

由于军事新闻的对象、目的区别于其他新闻,所以军事新闻的导语在写作上也有着区别于其他新闻导语的独特模式。

1.内容细致,指导性强

军事新闻导语善于抓取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生动细节,使导语产生情趣。由于军事新闻是面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广大官兵传播的,其导语的写作将直接影响到官兵的阅读兴趣、情趣和所处状态,因此,军事新闻导语在写作上更加注重内容的细致化描写,通俗易懂的传递新闻信息,使广大官兵产生浓烈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达到宣传目的。同时,军事新闻作为引导军内舆论的重要媒介,其导语的写作更致力于官兵思想认识的提高,具有强烈的指导性。

2.描写生动,“军”味浓厚

为了更好的营造新闻报道的军事色彩,军事新闻导语在语言的描写上更讲究艺术,勇于打破常规,广泛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准确地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地表现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使导新闻语具有磅礴的军事气势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也增强新闻导语的可读性。

二、军事新闻导语的常见模式

(一)场面描写引出深度报道式

由于军事新闻自身的独特性,它往往以宏大的训练场面和浓浓的军人情怀来感染受众。在导语中就把最具军人特色的场面直截了当的描写出来成为军事新闻导语写作的一大特色。例如(人民军队5月19日)“5月14日上午,某部参谋长胡国琦走进综合训练场,就被眼前的景象弄得有些莫名其妙:战士们有的在进行接力往返跑,有的在做深蹲,还有几名战士趴在地上做俯卧撑……”文章在导语中描写了一段基层战士利用专业训练时间搞体能的场景,通过这一奇怪现象引出下文对基层应确保训练秩序正规化的阐述,最终揭示出规范训练方法,提高部队训练效率的目的。又如(解放军报5月13日)“初夏的一天下午,某机场战机轰鸣。海军航空兵某团10多架战机紧急升空,奔赴江南某陌生区域对‘敌’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一场实战化跨昼夜远程奔袭演练拉开战幕。”该篇报道在导语中描写了一段实战化演练的场景,带领读者回归现场,共同感受演练场的紧张气氛。然而,该篇报道的宣传目的和写作重点并不是演习的精彩环节,而是通过场面描写所引出的该团在全天候远程打击能力上取得的新成果。类似这样的导语在媒体中已经屡见不鲜,这些鲜活的例子表明,“以场面描写引出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军事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种最普遍的模式。

(二)成绩汇报引出经验做法式

在我军军事新闻报道中,更多的注重的是新闻宣传,许多新闻稿件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宣传优秀的经验和别出心裁的做法,因此,这些新闻往往在导语处突出表现部队过硬的成绩,以让别人信服、肯定的成绩来引出取得骄人成绩的经验做法。例如(战友报5月19日)“27名机关超占兵员重反基层,27台技术状况较差的车辆被封存,25套不合理住房被清理腾退,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24.5万元、招待费20.3万元……5月中旬以来,某兵种训练基地党委深化拓展‘五用一履行’清理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该篇新闻报道以一系列具体数字,突出表现该基地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而交代出经验做法,引出该基地规范权力运行、弘扬清风正气以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又如(解放军报5月13日)“5月8日,青岛警备区传出喜讯:在刚刚结束的济南军区海防侦察专业比武中,该警备区又有11名士官获得5个科目的第一名。今年以来,该警备区共有30多名士官在上级各类比竞赛武中夺魁。”这篇报道先列出了该警备区的成绩,再由成绩引出该警备区开展的“我为岗位添风采”活动,宣扬该警备区优秀的做法。此类新闻导语旨在鼓舞激励全军官兵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促进部队发展进步,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发展现状而产生的,也是军事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种重要模式。

(三)不良现象引出治愈措施式

在我军基层部队,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有的单位却能找出适合自身的治愈措施。军事新闻报道着眼于全军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旨在传递一些单位解决问题的措施,号召全军学习。这类新闻的导语在一开始就突出矛盾,以矛盾引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消除不良现象的方法。例如(人民军队5月17日)“‘现在是政治教育时间,为啥不见连长的身影?’5月上旬的一天,某及机步旅政委李永泽到基层单位抽查教育落实情况,发现某坦克连连长缺席连里组织的集中教育。他当即找来这名连长,对其提出严肃批评。”连长缺席教育,本是基层部队的一种不良现象,该篇新闻报道在导语处导语交代此现象,目的就是引出下面治愈这种现象的措施,号召全军基层单位军事主官学习、借鉴。(人民军队5月17日)“5月初,某司训大队派出工作组,对基层单位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制度情况进行检查。他们在检查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官兵的教育笔记记得工整、内容齐全,可当问到几个课后讨论题时,很多战士答非所问。再细问各项教育课后讨论开展得如何、大家是否消化了授课内容,战士们一个个直摇头。”同上一篇一样,该篇新闻报道的导语直接交代该单位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的情况,却在下面提出了整治措施。这类导语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明确提出问题,使广大官兵在新闻的开头就能够直面部队热点和矛盾,然后引出治愈矛盾的措施,一针见血、清晰明了。让广大官兵觉得这篇新闻是关系到自己的,起到促进部队文明和进步的作用。

(四)生活实际引出思想教育式

新闻导语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交代新闻信息。一篇新闻往往在导语处就交代了整个新闻事件的重点内容,或大概陈述出新闻事实,旨在使读者通过阅读导语去了解新闻事实。而军事新闻导语在发挥传播重要信息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导读”的作用,这样的导语往往以官兵现实生活中最平凡却又是官兵实际、最普通却又普遍存在的事件激发官兵追求自我的心理,在写作上讲究心理“接近性”中的思想感情上的接近。例如(人民前线5月2日)“这两天,连队‘乐天派’小陈突然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干什么都无精打采的。经战友们一再开导,小陈终于道出实情:与相恋6年的女友分手了,五彩缤纷的生活顿时暗淡下来。小陈的痛苦,我也曾经有过。”失恋是部队官兵生活实际中普遍都存在的经历,但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失恋。导语将小陈失恋的事实列出,在下面告诉官兵“有一种爱叫放手”,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官兵更好的面对失恋问题,又如(人民前线5月3日)“8年前的冬天,我走进皖东一座军营。由于从小被父母宠惯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特别是每次紧急拉动,不是丢三落四忘带东西,就是动作太慢拖全班后退,为此没少挨班长批评。”这样的经历是每一个新兵都少不了的,该篇新闻导语交代了部队新兵的经历,以点带面,引出下面对战士的思想教育。毫无疑问,情感上的接近必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和热情,新闻一开头就同读者在情感上接近起来,写上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将会像磁石吸铁一样,把读者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

(五)悬念设置引出事实真相式

在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每回最后往往都要提起一个重要情节的话头,尔后作者便有意地在这节骨眼儿上打住,“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这就撩得读者心里痒痒的,不忍释卷,急不可待的继续看下去。军事新闻导语在写作上也经常采用这种巧设悬念的手法,就是在新闻的一开头,叙事先露个头,引而不发,激发官兵的好奇心。例如(解放军报3月18日)“连长同志,老兵们能不能按时收拢?”老兵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按时收拢?一系列的问题使读者欲罢不能,只能继续看下去,然后引出该单位老兵复退前夕外出购物,结果全旅860名老兵无一人迟到的事实。

猜你喜欢

导语新闻报道官兵
浅析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企业工会新闻报道工作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阔腿裤的小秘密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