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乐音体系中,音质与音色的区别及二者的关系

2013-07-15李晓迪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大众文艺 2013年22期
关键词:乐音谐波音质

李晓迪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4)

在音乐表演中,除了要尽力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之外,还要时刻注意到我们所发出的声音是否悦耳动听,这是表演者所关注的共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先把“声音”这个大的概念搞清楚,然后再深入地研究一下乐音体系中的音质、音色问题。

首先,就声音而言,它是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经由空气传播所发出的震动波,是通过听觉器官能感觉到的。声音又有“噪音”与“乐音”之分,本文所要谈的主要是 “乐音”体系中的声音,而“乐音”体系中的声音又有所谓的纯杂、暗亮、浓淡、厚薄、高低、强弱之分等等。其实,除了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和声音的强弱(由振动的幅度决定)之外,声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即:音质与音色。下面,就音质、音色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也可以说是声音的质量。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所指的不是一回事。但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那么,声音品质的优劣,质量的好坏应该如何去鉴别,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比如:当你在说一辆轿车品质(质量)好的时候,你指的一定是这辆车子开起来很舒适、很稳,发动机的动力强、声音小,各个部件十分精致而且非常耐用,而不是指它的车身颜色如何,造形好不好看。同样的,当你在评价一件乐器的音质好不好的时候,你肯定不仅仅是看它的声音大小和音域宽窄,而更重要的是看这件乐器好不好听,有没有杂音,声音的纯净度如何等等。一件好的乐器,其音质就应该像人有一副好嗓子一样,悦耳动听。因此,人们无论是在演奏乐器还是在歌唱,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声音的品质(质量),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适合该音乐所表现的最佳音色。

如何鉴别声音品质(质量)的好坏呢?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声音的质感(也称质地感)如何?

任何物质都有其特有的质地感,比如:丝绸与粗布之间、大理石与木板之间,由于它们的质地不同,因此,人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它们各自的综合感受也大不相同。换句话说,假如一个人把长笛吹出类似竹笛的声音或把双簧管吹出类似唢呐声音的话,那他的演奏就偏离了本乐器的声音了,就应该说这种声音的质感太差了。

2.声音的弹性感如何?

就物质的弹性而言,是指它的伸缩性。声音也是一样,无论你演奏或演唱的是强音还是弱音,都必须有一定的弹性,声音要“松弛”,避免僵硬。在演奏(演唱)的过程中,只有发声体均匀地全振动了,而且收放自如,才能让人感觉到这个声音赋有弹性,从而达到 “强而不噪,弱而不虚”的效果。

3.声音的纯净度如何?

所谓声音的纯净度,就是指声音干净不干净,有没有“杂质”, 带不带“毛刺”。我们说“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主要是“乐音”有明显的音高,而且声音比较“纯净”。那么,在乐音体系中,对声音纯度的更高要求又是什么呢?应该是在达到以上(声音的质感、弹性)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去追求声音的纯净度。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只追求声音的纯度,而忽略声音的质感和弹性。如果那样的话,即便是你发出的声音没有“杂质”,不带“毛刺”,但这种声音要么僵硬或虚弱、要么缺少质感,不可能悦耳动听,更不可能令人震撼。

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唯一的,不好的却有多种多样。音质也是这样,“好”只有一个标准,而“不好”则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我们在演奏或演唱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追求的是--最佳音质,这是前提。

二、音色

广义的讲,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首先,我从物理的角度谈一下对音色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音的强弱,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质、结构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这种不同的声音也可以说是它们的音色不同。因此,人们也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在大自然中的任何声音都是由复杂的波形组合而成的,这种复杂的波形除了基本频率的波形之外,还会有一系列的谐振频率,也就是所谓的“泛音”,它与基音(频率最低的纯音)有一定的“陪音”关系,例如某种物体振动的基本频率为240Hz,但同时会发生480Hz(二次谐波),720Hz(三次谐波)……等频率,每一种物体的谐波比例都不尽相同,这种不同物体所产生的不同的谐波成份所组成的声音就是音色。换言之,音色是由声音的波型和泛音所决定的。以上所谈及的是音色大的概念,接下来我想讲的是就乐音而言的音色问题。

乐音体系中的音色是指声音的色彩(颜色)。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人的嗓音洪亮或沙哑。我们也常会听到,这架钢琴音色很冷或音色很暖等的说法,这都是指音色而言。其实,声音像光线一样,也是有颜色的,只是它不能用眼睛看到,而只能用耳朵听到。一般的讲,声音愈软音色愈暖;声音愈硬音色愈冷。

由于音色无法用技术指标来衡量和判断它的好坏,因此人们只能借助一些词汇来客观的对音色进行描述,比如:浑厚、低沉、柔和、圆润、华丽、高贵、清脆、明亮、粗犷、苍劲、空洞、纤细、丰满、坚实、干涩、沙哑、温暖、尖锐等等,这些词汇都是些定性的概念,无法用一个量的概念来表达确切的定义,这也只能在实践中去体会了。

综上所述,就一个音乐作品而言,我们为了更好的表达该作品的思想内涵,准确地把握它的音乐风格,提高其感染力,首先,我们要进行作品分析。在表演的过程中,根据作品的需要,通过自身所掌握的演奏或演唱技巧,在保证每个音符质量(音质)的前提下,适时调整音色,从而达到“音色丰富多彩”的最佳表演效果。

猜你喜欢

乐音谐波音质
关于电力电网中产生谐波的分析探讨
乐音疗法与疗养康复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那一刻
一段乐音的“诞生”
配电网中谐波源识别方法比较
论现代美学思潮影响下的钢琴演奏新趋向
用心聆听学会区分
戈壁地区高效采集资料谐波噪音压制方法
耳机,你真的是用来听音乐的吗?
产品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