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原民间美术艺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与对策分析:以隆德剪纸艺人张炜为例

2013-07-15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宁夏固原756000

大众文艺 2013年22期
关键词:民间艺人张炜民间艺术

黄 涛(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 宁夏固原 756000)

隆德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较强的地域特色,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的生成和发展和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其内容具有相当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隆德剪纸艺术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不断创新,成为隆德民间艺术的瑰宝。在众多的民间艺人当中,张炜是隆德剪纸最著名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之一,从他的剪纸艺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隆德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及百姓的生活情态。

一、考察过程

时间:2012年4月7日。地点: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和平村张炜家。宁夏隆德剪纸艺人张炜生于1944年11月,2008年11月去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他一生非常热爱剪纸,把剪纸当做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干完农活之余,当其他人都在休息的时候,他就开始剪纸。他的作品紧密联系他的生活,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想通过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富艺术感染力,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造型稚嫩,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他一生勤奋,创作力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代表作有《毛泽东过六盘》《红军长征》等。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哲理,透露着淳香的乡土气息,渗透着他对家乡、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在他的儿子张文斗的陪同下,我们对张炜以前生活过的院子进行了采访。试图找寻一些张氏生前剪纸的影子,但一切显得很寂寥,房舍低矮破旧,室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光线暗淡。似乎感受不到曾经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民间艺术大师生于斯、长于斯。

张炜的儿子张文斗告诉笔者,张炜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七八岁就开始跟母亲学剪纸,十岁便能剪出成型的作品,此后几十年一直坚持不懈。为了维持生机,他平时主要是务农,只有在农闲时节、雨雪天和夜晚才有时间剪纸。农闲时,他每天都要剪上几张,有时一天花去十来个小时,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剪纸上了。他把剪纸当作是自己的精神生活支柱,对于这样的生活,他感到很充实。

张炜剪纸,十分认真。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严格,从不随意乱剪,更不把不满意的作品示人。因此,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200多件。他的每件作品几乎都经过几道“工序”:先构思、设计,然后画出草图,一次又一次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无可挑剔了,才动剪刀。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炜的剪纸作品,既注意揭示现实,又注意反映历史,多数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00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工农红军长征曾经经过他的家乡。这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他为此设计了70幅剪纸作品,但由于农事繁忙、对作品要求严格,所以直到长征纪念活动结束后,他才完成一半左右的作品。但他的创作并没有因纪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笔者有幸欣赏了他的“红军飞渡铁索桥”“六盘山之战”“毛泽东在回民家中做客”等作品,都可以称为精品之作。张炜为了创作这些作品,曾看过不少书籍、专门研究过相关的很多历史资料。

张文斗还告诉笔者,张炜曾学过篆刻,对书法、绘画也有研究。这些都对他的剪纸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张炜的剪纸技艺在40岁之前是以剪为主,40岁以后就以刻为主了。刻比剪更有优越性,特别是夏天创作时,可以避免因手出汗而影响创作的问题。

二、考察中发现的问题

(一)政府下层相关部门不能深入及时的对民间剪纸艺术的进行抢救保护,简单草率的田野调察缺乏严密性,一些工作者缺乏民间民俗文化及民间美术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一手资料缺少。

(二)传统而历史久远的民间剪纸艺术及民间艺人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民间艺人经济困难、生活艰难,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只能放弃自己的技艺以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寻找生路。

(三)就调查现状来看,虽然当地政府机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当地的文化事业,但随着改革大潮的涌动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隆德地区的民间艺术现状任然堪忧,老民间艺人们的绝活无人传承,民间艺术断代的现象很突出。

(四)隆德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因受利益的驱使被现代化的机械所代替,尽管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厚,但在粗制滥造中民间剪纸艺术以面目全非。

(五)在广大的隆德农村地区,除张炜之外,还有许多民间剪纸能手,然而,多数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却往往冷落和忽略了这些人。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认可并加以鼓励,更需要通过参加一些展览,来培养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

三、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建议

第一,搜寻、研究活着的民间艺人,保护和抢救最后的剪纸大师。在研究过程中不要仅仅去关注某个地域或某个大师。此次考察张炜的目的旨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民间美术研究者、工作者去挖掘和关注鲜为人知的、如今还健在的民间艺人。通过直接访谈、田野考察,搜集并整理第一手资料,让他们的艺术更好地在隆德大地上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第二,民间艺术进课堂,将隆德县民间剪纸艺术编纂成书,供学生在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中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让他们更好、更牢固的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以此来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操。

第三,对张炜的作品进行有效的宣传,在隆德县沙塘镇将张炜曾经生活过的院子改建成张炜民俗文化展览馆,屋子里除将老人生前用过的有纪念意义的物件进行陈列外,更多的是将老人的作品进行展列,让更多的人了解隆德县优秀的剪纸艺人。

第四,各级政府要齐心协力,解决保护过程中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基层民间艺术工作者要明晰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传承发展的方针,既要保留和传承隆德各地剪纸特有的艺术风格,又要结合新时期人们的审美特点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创新,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律。正确把握民间艺人的创作思路;引导更多的剪纸艺人在今天这个没有民俗文化标准的时代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纯真空间里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作出更好、更地道的民间艺术作品。

[1]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

[2]潘鲁生.《中国民俗剪纸图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

[3]王光敏.《剪纸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2006.

猜你喜欢

民间艺人张炜民间艺术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民间艺术篇
张炜社会兼职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祁东渔鼓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民间艺术
主持人的话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现状调查
小小孩
简论灵璧皮影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