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的沟通管理探析

2013-07-14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5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管理

阎 伟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一、前言

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就是有效沟通,沟通的过程就是高职院校的管理过程。高职院校的发展与生存离不开社会,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深刻的理解社会的需求,不断优化院校的资源,以此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以便于为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与价值。

二、高职院校教师沟通管理的重要性

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涉及到控制、计划、领导和组织等职能,而沟通则是其中所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将教师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和方法。可以说,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管理,如果缺乏沟通,那么管理便仅仅是设想及活力欠缺的一种机械行为,因而沟通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一条生命线,贯穿在高职院校的各个工作环节中。

高职院校的日常组织和管理与沟通是息息相关的。所谓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也就是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教学管理,这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均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加以展开。其中,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在对市场与社会深入的予以了解的前提下,提供满足综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给高职院校的目标社会以及目标市场,而沟通是与市场进行有效互动的必要途径。学生管理中技能数据的及时整理、获取、汇总、分析、传送、分发等,是高职院校管理层对高职院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威依据,是具备着较强典型性的一种沟通行为。因此,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将教师的心灵之门、才智之门打开,才能够挖掘出教师的各项潜能,才能够激励教师,进而为高职院校更好的创造价值。

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沟通是提升及创造高职院校文化、高职院校精神,并且将最根本的高职院校管理目标实现的主要工具及方式。最高的管理境界是在办学管理中将一种院校文化与院校精神创造出来,促使管理的外在需求向教师内在的自觉、观念的行为模式转变,使其能够认同院校的使命、目标以及核心价值。高职院校文化和精神的塑造及培育,实质上是灵魂、思想、情感和观点的一种沟通,是教师有效沟通的最高内容和最高形式。如果没有沟通,那么教师便无法理解和认同高职院校的文化、高职院校的精神,更无法承担起高职院校所赋予的使命和任务。高职院校教师的沟通是创新管理的肥沃土壤及必要途径。所出台的许多新方法技术、管理理念,均是经过无数次碰撞和沟通的最终结果,其目的是将高职院校的绩效与有效沟通效率提高,是将高职院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能提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沟通管理有效策略

1.发挥院领导的带头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的沟通管理必须从“头”开始抓,简单的来说也就是从高职院校的院长抓起。高职院校的院长应当以自身较为开放的心态来开展沟通工作,并且将有效的沟通机制尽快建立起来。从某种层面上来讲,高职院校的文化便是院长文化,良性机制能否建立是由院长直接决定的,这便需要院长将开放的一个沟通机制建立起来,以此在高职院校中以身作则的建立起分享的、开放的校园文化。

2.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建立沟通机制

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沟通,高职院校所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基本上均是因沟通不顺畅所导致的。良好的、有效的沟通能够协调人际关系,能够激发教师将工作任务顺利的完成,进而将即绩效目标实现。而要想将沟通真正的予以实现,则离不开良好的机制,主要包括非正式渠道与正式渠道。通常人们并非会主动自觉的去做管理者所希望做的事情,而仅仅会去做考核要求和奖罚要求的事情,所以,在高职院校的管理中,将沟通机制引入是尤为必要的,应当归切实的纳入规范化、制度化,以便于使信息更顺畅且更迅捷,实现高能高校的目的。

3.保持良好的沟通心态

高职院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而要想与全院的教师展开有效沟通,则应当将自身放置于与教师同等位置上,要真正的做到“设身处地”、“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否则便会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使得沟通失败。沟通应当始终坚持“五心”,也就是分享的心、尊重的心、赏识的心、服务的心以及合作的心,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给全体的教师,要学会对全体教师的赏识,要积极的在工作中与教师分享目标、分享经验、分享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沟通的效果和沟通的效率。

4.构建内外部沟通机制

在充分了解沟通重要性的基础上,不但要加强理念层面的沟通,而且还应当在执行层面将沟通管理落实,必须借助于内部沟通机制和外部沟通机制加以协调进行。总的来说,有效沟通主要包括外部沟通与内部沟通。

(1)外部沟通

一方面,应当利用公共关系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诸如内部刊物、大众传媒等,与用人单位、周围社区、政府职能部门乃至社会构建起良好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领导应当将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CIS导入,并且有效的整合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和理念系统,合理科学的进行传播,提高高职院校的资信度、美誉度和知名度,树立高职院校的良好形象,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及蓬勃发展创设理想的氛围。

(2)外部沟通

其一,要构建起规范的、完善的高职院校会议系统,确保高职院校的各类计划信息、指令信息能够互相协调、上传下达,紧紧的围绕各项高职院校指标的完成加以执行统筹。可以通过座谈会、例会和月会等多样化的形式,及时的、有效的传递信息,促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进行,明确方向目标,保持一致的步调,提高工作效能和工作效率,为目标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二,针对全体教师将“合理化建议”活动展开,建立合理化建议奖和建议箱,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的献计献策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以便于将理想的效果得到;其三,要将高职院校的内部刊物建立起来,并且将其发放到各个高职院校的层面,全面的汇总教学活动动态,统一教师的思想,整合院校的信息。各个院系应当定期的办报纸专栏、黑板报,丰富学生及教师的精神生活,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形式;其四,应当将“沟通日”加以设立,欢迎教师沟通谈话,不管是建议还是意见,均应当虚心的接纳,并且尽快的予以改进,与此同时,要深入的了解教师的需求动态,真正的将“以人为本”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的要求,促进教师满意程度的提高,进而使教师积极自主的施展才能,全身心的致力于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教师的沟通管理是一项有着较强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该工作完成效果的优劣对高中院校的有序运转及长足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应当真正的立足于与自身的管理与发展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沟通管理效果的提高。

[1]石晶.议高职院校教师的沟通管理[J].文教资料,2008,5(17):11-12.

[2]陈雁.高职院校外籍教师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08,5(35):23-24.

[3]曹成海.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商,2012,4(16):34-35.

[4]罗曼.地方普通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实证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08,4(10):24-25.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