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声理论在钢琴演奏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3-07-14河西学院音乐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5期
关键词:织体调性钢琴演奏

张 宁 (河西学院音乐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一、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和声分析

钢琴演奏者能不能将作品中蕴含的艺术情景充分的表达出来,关键在于演奏者能否准确把握作品中体现的意境,能否通过自己的演奏向欣赏者传递作品中富含的艺术美。作为体现乐曲风格的重要组成元素,和声理论的教学研究是是帮助学生了解钢琴作品风格、进行钢琴演奏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声分析与钢琴作品的风格是息息相关的,是学生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基本铺垫。

1.分析和声在不同音乐发展阶段的表现

钢琴艺术的发展在历史上总共经历了5个风格塑造时期,即我们常说的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时期和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

第一,巴洛克时期的乐曲风格重视几条并行线条组成的复调音乐,在主次上区分不大,其便是有区分,也是在几个声部独立进行的基础上区分的。第二,古典主义时期的乐曲风格讲究严谨的逻辑能力,将重点放在纯净、自然、朴实无华的大小调自然音体系上。第三,浪漫主义时期,和声成为了一种独立的音乐元素,音乐大师们开始逐渐使用并重视半音化和声、变音、远关系转调、不协和和弦等钢琴演奏技巧。在这样的音乐发展背景下,和声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充实。第四,印象主义风格时期是调性音乐体系崩溃瓦解的时期,音乐大师们开始自觉避免主要调中心的清晰度。第五,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是钢琴艺术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也是和声理论最终演变成功的时期,在经历理论的积累、实践的论证后,和声理论原则和和声技巧终于得到奠定。

20世纪音乐风格时期,和声基础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和声理论在纵向关系上看摆脱了传统不协和音的束缚。第二是:和声理论在横向关系上看摆脱了十二个半音音级的束缚。纵向和横向上的解放使和声完全脱离了古典调性具

体结构规律的限制,“半音调性关系”“晚期和声体系”“音列技术”等各音乐大师的和声理论体系在钢琴艺术的殿堂中大放异彩。

2.分析作品的结构与和声的关系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钢琴艺术包含很多值得研究、探索的理论工程,因为作品内在结构的存在,乐曲中的矛盾与冲突才有了可被协调的一面。

(1)调性布局

调性布局指的是作者结合乐曲的内在需求,凭借自身的音乐知识,对乐曲的调性安排作出合理、科学的布局、设置。为实现段落之间调性变化的平稳过渡,调性布局的变化通常以和声因素作解释。因此,在对钢琴作品进行分析、处理时,必须要结合和声应用的特性,把握调性布局的发展模式。

(2)曲式

曲式指的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型式,音乐结构型式与和声因素息息相关,所以,钢琴大师在对作品的结构进行创作时,必须要将和声的布局考虑在内。和声布局与句子结构、段落结构等结构型式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在许多众所周知的乐曲作品中,作品的段落和句子的结束都要借助和声终止式来确定。像文字中的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一样,和声终止式是钢琴作品中的标点符号。除此之外,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的音乐结构的创造也往往需要借助和声的手段来实现。像《致爱丽丝》《摇篮曲》等都是将和声与作品结构完美结合的名家作品。

二、键盘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和声分析

即兴伴奏是在音乐体验中常见的一种实践能力,是艺术精神与实践精神结合的典范。唯有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音乐实践中不断进行即兴伴奏练习强化,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伴奏能力。而即兴伴奏常常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和声应用问题,这里的和声应用问题通常指的是和声的选择和和声织体运用两个问题。

1.和声选择

和声选择要保证合理性和科学性,要将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内涵、作者风格等考虑在内,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整体意境。把握不住作品风格的作品演奏注定是拙劣的模仿过程。

其次,要确定作品的调性。对作品调性模糊不清的话,和声的选择将会出现失误。比如说由于调性不确定致使我们误用小调色彩的和弦编排一首原为大调色彩的作品。或者说用西洋大小调的思维方式处理一首原味民族调性的作品和声。这些失误都是钢琴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和声调性构架原则,没有遵守钢琴中的和声规律。

2.和声织体

和声织体指的是和声的运动形式。即兴伴奏中,和声的作用是补充乐曲旋律缺乏的部分,突出乐曲旋律的优势部分,深化乐曲的思想内涵,丰富乐曲的立体形象。

(1)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

要满足和声织体运用上的多样性,必须首先要确定作品的整体情绪,明确乐曲的风格是深沉还是轻快,是悲伤还是快乐,是激情还是消极,作品的整体情绪是和声织体运用的首要依据和基础。

(2)和声织体运用的整体性

除了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在实际钢琴演奏中,音乐表达的完整性还需要借助和声织体运用的整体性,根据作品的情节变化和结构变化做出相应的和声织体布局变化,以实现对作品的完美展示。

结语

音乐教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用全面综合的思考理念来发展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实践和理论总结中,不断创造新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和声理论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钢琴演奏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钢琴作品的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离不开在钢琴教学中开展和声理论——即演奏过程中的和声分析和键盘应用过程中的和声分析的教学研究。

[1]陈琛.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

[2]裴龙.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1).

[3]周振亚.试论和声分衍在铜琴演奏(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百家.2004(04).

猜你喜欢

织体调性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谈“调性”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谈音乐中色彩性的应用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浅析笙在柳子戏音乐中的演奏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