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乡镇文化站的“脸”靓起来

2013-07-14孙长旺安徽太湖县文广新局安徽太湖246400

大众文艺 2013年15期
关键词:文化站橱窗栏目

孙长旺 (安徽太湖县文广新局 安徽 太湖 246400)

宣传橱窗是乡镇文化站的脸。看一个人漂不漂亮,第一眼是看她的脸,其次看她的身材,再看她的言行举止,从言行举止中观察她的气质,如果得出的结论是才貌俱佳,秀外慧中,这个人肯定会得到许多人的爱慕,或者说是“大众情人”。单位也一样,乡镇文化站要想成为所在地的“大众情人”,让当地老百姓都喜欢你、让当地党委政府都离不开你,你就要把宣传橱窗这张脸打扮得清爽、靓丽。让当地群众从宣传橱窗来认识文化站、知晓文化站,文化站要让自己的的精神风貌在这里展示出来,吸引更多群众的注意力,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从而扩大文化站的影响力。

《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编办文化宣传橱窗不少于12期。这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的一项硬指标,也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一项具体工作。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乡镇文化站都建有宣传橱窗,但很多文化站没有把橱窗宣传放在重要位置,有的不知道出什么、怎么出,有的是交给广告公司打理,有的一年出一两期,敷衍一下,有的甚至成了广告栏或牛皮癣集聚地。文化站宣传橱窗大多建在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弄得好就是乡镇街头的一道风景,弄不好就成了一块疮疤。

首先,要给文化站宣传橱窗定好位。宣传橱窗是文化站发挥教育功能的平台。人们常说“宣传阵地”,阵地是什么?阵地就是脚下这块土地,人在阵地在,守住了阵地就守住根基。我们文化工作者不来坚守这块阵地,腐朽的、落后的东西就要来占领这块阵地。用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来宣传和引导人民、教育人民是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职责之一。宣传橱窗正好承载着乡镇文化站履行这项职责的功能,它是文化站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平台和载体。同时,宣传橱窗也可以说是是文化站的自留地(或小菜园)。乡镇一些直属事业直接面向群众,同样肩负着宣传教育群众的职责。比如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等等都需要宣传载体,但这些单位常常又拘于人手、场地等因素限制,达不到理想的宣传效果。文化站宣传橱窗就可以承接下这些部门的宣传业务,适当收取一点成本费用,达到双赢。所收费用要设立专账,除笔墨纸张、制作等支出外,其余用于宣传橱窗养护,解决工作经费不足。笔者认为,这种适当收取成本费与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的要求并不相悖。

其次,要给乡镇文化站宣传橱窗定好性。乡镇综合文化站是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乡镇文化站宣传橱窗不同于企业、学校、机关的内设宣传栏,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主体和客体决定了其基本属性,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政治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是乡镇文化站宣传橱窗的灵魂。文化站是官方的文化站,不是民间社团,所发出的声音、所表达的观点、所传播的信息要与当地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乡镇党委政府的机关报。要把“宣传政策,报道新闻,讴歌先进,展现人文,传播科技,服务大众,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作为宣传橱窗的宗旨。要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二是文化性。文化展站办的宣传橱窗在栏目设置、版面设计、色彩基调上要体现出文化艺术特色。栏目设置要符合乡镇实际、便于更新操作,可设置《本镇消息》《政策解读》《法制视窗》《为民服务》《地方文史》《文艺副刊》等栏目。版面设计要新颖,有时代气息;要大气,留有空间不要充版充格,显得太实;要灵活,板块上可横可竖,字体尤其是标题字体要多变少雷同。色彩基调要简朴、统一,不要太花哨。节假日或重要时段专刊色彩可热烈一些,其余一般用中间色调,标题用彩色,但要注意搭配。三是地方性。乡镇文化站宣传橱窗的主要读者当地群众,因此地方性显得尤为重要。要设置本地特色栏目,如《地方文史》栏目,可写本县范围内的文史,重点要放在本乡镇,包括历史沿革、历史名人、地方习俗、民间故事等等,资料可从乡镇志中选取;《文艺副刊》栏目主要刊载本乡镇人员作品,包括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四是可读性。 可读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趣味,可在空白处开设小笑话、小幽默、漫画等小栏目;二是长知识,如《为民服务》栏目中除农业科技知识外,还可以增设一些生活小常识;三是能记住,在版式上要图文并茂,标题上要简洁易懂。千万切记的是,不要一味为了追求趣味性、为了吸人眼球,刊载一些黄段荤段子。五是时效性。及时快速报道本地消息,板面常换常新。有的固定栏目如《地方文史》《文艺副刊》20天左右换一次,《为民服务》栏目要唱好四季歌。《本镇消息》栏目可用两个版面,内设重要新闻、村组传真、部门动态等子栏目。

再次,要给乡镇文化站宣传橱窗定好型。这里所说的“型”,就是采取什么样的制作模式。一般说来,宣传橱窗有三种制作模式:一是手工制作——有张贴式、装裱式两种,这是最原始的方式,也是最经济实惠、便于更新的方式。张贴式就是用白纸抄录好后,用大图钉别上去,特点是方便、灵活、易于更换,缺点是板面不平服、不美观。装裱式是用面粉糊将白纸裱在背板上,风干后,根据文稿字数画好小方格、标题框,再用毛笔抄录。所用材料是白报纸、毛笔、墨汁、广告颜料、油画笔,还要准备面粉、小盆和两把毛刷。特点是美观大方,虽耗时费力但能锻炼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美术字、毛笔字书写能力和版面设计能力,提高综合审美能力。二是半手工制作——所有文稿用电脑打印。装裱好背板,画好版面,然后剪贴,标题可用即时贴粘贴或用广告颜料书写。优点是能省去毛笔抄录这一环节,板面清爽、平服,花钱不多。现在多使用这种制作方法。三是电脑制作——将文稿内容确定好交给广告公司,采取全电脑设计制作。这种方式省事但耗钱,最大弊端是不利于板面更新,也不利于提高文化干部自身业务水平。

文化站宣传橱窗亮起来了,好处多多,其社会效果不言自明。这项工作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只要有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做下去,小小的宣传橱窗里可以做出大文章来。

猜你喜欢

文化站橱窗栏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风景图
Baa, Baa, Black Sheep
文化站如何开展对广场舞的推广
《zoo coffee 橱窗展示设计》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栏目主持人语
橱窗风景
好梦幻!伦敦各大百货商店点亮精美圣诞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