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刍议:基于员工福利计划视角

2013-07-13李灿

上海保险 2013年5期
关键词:员工福利福利团体

李灿

一、员工福利计划与团体保险的关系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员工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非工资收入福利的“一揽子”计划。它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法定计划;企业出资的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人寿保险、意外及伤残保险等商业保险计划;股权、期权计划;住房、交通、教育培训、带薪休假等其他福利计划。

团体保险是由保险公司用一份保险合同为团体内的成员提供保险保障的一种保险业务。在团体保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团体”为投保人,团体内的成员为被保险人,保险公司签发一张总保单给投保人,为其成员因疾病、伤残、死亡以及离职退休等提供补助医疗费用、给付抚恤金和养老保障计划。

团体保险是实现员工福利计划的主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团体保险被称为员工福利计划,由雇主和雇员共同参加,为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以外的补充性福利计划。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随着员工福利计划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团体保险几乎等同于员工福利计划,商业保险公司则是员工福利计划的主要提供者。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风险,如果选择了团体保险,雇主可以从容、有序地转移风险。例如,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养老、健康、伤残、死亡等多方面的团体保障,在有效转移财务风险的同时,让员工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根据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保险计划,包括将员工的配偶和子女纳入保障计划中,进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维护员工的健康,保证员工的生活品质,并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此外,企业通过购买团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税收优惠。

对于员工来说,这些险种可以分别用来抵御养老风险、长寿风险、意外风险和健康风险,而这些又都是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基本风险,因而保障需求巨大。同时,从团险的费率优势考虑,以团体形式购买保险,相比员工个人分别投保,可以降低整体保险成本。团体保险由于其大批销售的方式减少了保险公司的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费率一般都较低,外加承保条件比较宽松,投保比较简便,所以员工采取集体投保方式比分别投保更加划算。

因此,团体保险是一份让雇主和员工“双赢”的保障计划。

二、我国企业员工福利现状

员工福利(Employee Benefits),是企业对员工生活(食、住、医疗等)的照顾,是员工因其被组织雇佣及其在组织中的职位而获得的间接报酬,通常表现为延期支付的非现金收入,它与基本工资、奖金并称为现在薪酬体系的三大支柱,是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福利的基本目的是为员工提供各种必需的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从而使其能安心的工作。但是在中国,企业的员工福利体系是企业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许多企业员工福利体系很不健全。

(一)人均保费低,保障内容较狭窄

2010 年,美世(中国)咨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对700 多家企业开展员工福利市场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保险福利上,尤其是补充医疗保险,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平均保费为700~800 元左右。由表1 可以看出,从1998 年开始,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上的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额虽有较小幅度的上涨,但基本上还是两万元左右,赔付范围和保障内容仍然受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限制,只是开放了部分社保外药品。过去的15年,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保费规模大幅提升,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我国企业的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却停滞不前,没有大的改善。

表1 我国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对比(1998 VS 2012)

日前,中意人寿发布了最新一期《员工福利保险计划及就诊疾病报告》,显示当前在金融、化工、医疗和IT 四个行业的重大疾病发病率攀升,员工福利管理呈现新趋势。据中意人寿团险事业部副总经理朱绪松介绍,调研数据显示,上述四个行业员工的主要保险福利基本普及,员工福利保险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员工的风险保障缺口仍然很大,员工重疾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企业为员工购买的保障型险种的保额却总体不高。

(二)员工福利需求强劲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健康险产品,即高端医疗保险,其购买人群主要是在华的外国人、港澳台人士和一些企业高管等。该高端医疗保险的赔付范围不受医保的限制,而且不考虑员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保障,美世咨询2011 年“有关外籍员工加入中国社保后企业的应对策略”报告表明,全国475 家企业中,16%的企业在外籍员工加入社保后就调整了员工的补充养老和医疗福利,44%的企业会进行新的评估,考虑是否进行调整,可见多数公司正在考虑以更适合的补充养老和医疗福利来应对日益增加的企业成本。另外,鼎源万家《2010 企业福利计划市场调研报告》指出,在未来1~3 年内,有69%的公司会对福利体系进行优化或创新。在未来3~5 年内,有18%的企业将优化其员工福利体系。可见,在未来几年内我国企业的员工福利需求十分强劲。

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作支撑,这意味着更加注重个人的知识内涵,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在注重工资性收入的同时,重视员工自身的发展理应是人力资源管理首当其冲的重要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平台上、公司氛围上都应做好有效引导和职业规划,满足员工职业诉求,同时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更加重视员工队伍建设。这就意味着企业须为员工设计一个比较完善的员工福利体系,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对员工福利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虽然企业员工福利需求强劲,而团体保险作为员工福利的实现手段,并没有随着员工福利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现逐年萎缩的趋势。

三、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现状及瓶颈

(一)发展现状

团体保险直销、个人营销和银行代理销售共同构成了寿险业务的三大主要来源。1992 年,我国引入个人营销制度后,个险营销业务飞速发展。2000 年以来银行与保险紧密合作,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异军突起。相比之下,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由于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缴费比较困难;许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由于更注重短期效益,不愿为员工投保,所以尽管团体保险在以往的业务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保险统计年鉴指出,1999 年之前的团体保险占比均在50%以上,1996 年团险保费收入在寿险行业的占比为88.8%,但近几年形势却不容乐观。从图1 中可以看到,除了由于受到2007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有所下降之外,我国寿险行业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趋势,2011 年保费收入达9699.8亿元。而团险保费收入在2001~2006 年虽有微小增幅,2007 年以来却一直处于下滑状态,2010 年团险保费收入仅为109.65 亿元。

从图2 可以看出,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从2001 年的24.74% 下降到2010 年的1.13%,在寿险业保持平稳增长的大格局下,团体保险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低成本和低风险的业务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个人寿险相比,团体保险业务处于相对萎缩的状态,曾在保险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团险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

(二)发展瓶颈

我国团体保险业务逐渐萎缩,其低成本的优势并未发挥出来。从员工福利角度来看,其发展瓶颈可以概括为:

1.福利成本居高不下

福利的成本问题几乎是每一家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美国,福利开支相当于员工直接薪酬的30%~40%。由于福利开支对企业的人工成本影响非常大,许多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压缩福利成本和预算。为此,不少企业都在用招聘临时工或兼职员工的做法来减少福利的成本压力。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险保障法制尚不健全,不少企业采取虚报、瞒报工资的方法来减少自己所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而有的企业则根本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数据显示,自2006 年以来,几乎全球各个市场的健康和医疗成本都在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国家的健康和医疗成本上涨幅度高达两位数。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涨幅超过了总体通货膨胀率。

图1 2001~2010 年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与团险保费收入的比较

图2 团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重

2012 年5 月25 日,中意人寿发布的《员工福利保险计划及就诊疾病报告》显示,随着医疗通胀的不断上升,员工每年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在保证员工福利水平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企业福利成本已成为企业和保险公司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2.劳动力过剩,企业对员工福利意识淡薄

2011 年下半年至今,我国有些企业利润下降,导致就业难。这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又新增高等教育应届毕业生2600 万人。在人才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愿为员工提供较为全面的福利计划,以致员工留存率不断下降,企业只得通过招聘新员工来填补人才的空缺。但是,往往招募新员工所耗费的人力成本更为高昂。大多数企业只看到市场上人才供给过多,劳动力过剩,认为走了一批还有另一拨新人可以招募,而并未意识到只有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帮助企业不断地节省开支,最终使企业持续实现成本效益。

四、我国发展团体保险员工福利计划的建议

(一)提高企业投保员工福利保险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将员工福利计划的概念带入中国。不少大中型企业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而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及乡镇企业仍在按照传统的做法行事。目前,企业投保团体员工福利的比例不足10%,因此,团体保险的市场潜力巨大。针对企业对于员工福利计划的认识不足,政府及保险公司应该通过各种有效传媒与沟通等途径(召开产品说明会、印刷宣传资料等)加强相关宣传工作,使企业认识到员工福利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员工福利可以作为企业吸引并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这无疑为团体保险的发展孕育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加强与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层出不穷,大大繁荣了保险市场。截至2011 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4 家。2011 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909.82 亿元,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业务收入150.65亿元。由于中介渠道具有节约成本、客户乐于接受等优势,依靠中介渠道销售在团险销售渠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新型小公司可以凭借中介渠道迅速打开市场。同时,通过保险经纪公司开发大型客户,能够为企业提供员工福利的专业服务,有利于设计更加全面、更富竞争力的员工综合福利保险计划。通过与保险代理公司的合作,致力于中小客户的开发,将拓宽团体保险的发展渠道。

(三)加快团体保险业务创新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保险公司需要对团体保险进行业务创新,应在充分考虑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正如“高端医疗保险”产品一样,保险公司可以推出介于普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高端医疗保险之间的“中端保险产品”,以团体保险的方式进行销售,既考虑与社保的衔接,也要注重直接付费网络医院、社保以外费用的保障,同时也要满足员工及家属的个性化保险需求,拓宽团体保险的业务范围。

(四)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截至2011 年底,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仅为4.5 万家,参与职工数量为1500 万人,规模为3500亿元,参与人数在全部就业人口中占比不到1%。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加紧拟定针对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关于税收递延型方案,有望在年内出台,该方案的实施,将显著减轻投保人的税负,并将激励公众更多参与企业年金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热情。可以预计,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将会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员工福利福利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现代电力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员工福利建设的分析
最后要价仲裁博弈行为下企业员工福利问题的纳什均衡分析
“奇葩”员工福利成就知名企业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