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3-07-07韩秋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汉密尔顿焦虑症满意率

韩秋丽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内科,广东 揭西 515400)

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韩秋丽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内科,广东 揭西 515400)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探讨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对照组的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随访跟踪。结果经过护理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改变情况,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6.7%,对照组的总满意率5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随访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上推广。

冠心病;焦虑症;护理干预;满意度

现阶段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病例在临床上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多。 大多数此类患者经药物治疗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症状无法被完全缓解,尤其以不典型心绞痛表现突出,这极大地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医从性[1]。本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了多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本次实验选取了其中60例典型病例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作以报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之间所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典型患者60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合冠心病的西医诊断国际标准[2]。患者均接受了相同的药物治疗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1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分布在31~65岁,平均年龄(55±6.7)岁。平均病程为(27 ±4.5)个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分布在13~40分,平均为(22.7±4.3)分;对照组中1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分布在30~63岁,平均年龄为(55±5.3)岁。平均病程为(26±6.7)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分布在12~38分,平均为(23.1± 5.2)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情况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营养支持,适当针对焦虑症状进行药物治疗。②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对照组的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随访跟踪。心理干预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使患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与鼓励,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适当在病房中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以辅助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按摩理疗,消除紧张,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药物治疗随访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种类的抗焦虑药物,并进行跟踪随访以确定其疗效。本院使用的抗焦虑药物主要有巴比妥类,罗布麻叶片,苯二氮 类,β受体阻滞剂类以及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患者在服药后一般需2周以上才能见效,密切跟踪随访,以考虑减小剂量或适当加量[3]。

1.3 治疗标准

主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根据疗效指数来判定。疗效指数为护理前后积分变化情况占护理前的积分百分比,≥70%计为疗效显著,25%~69%计为有效,<25%计为无效[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的比较方法:观察组护理后评分分别与观察组护理前评分和对照组护理后评分进行比较;此外,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统计调查护理后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取α=0.05,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护理后,观察组疗效显著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疗效显著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经过护理,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为(10.6 ±5.3)分,对照组为(20.7±6.7)分。护理前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变化明显(P<0.05),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表2 两组HAMA评分比较

调查问卷的满意度调查,观察组十分满意23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6.7%;对照组十分满意10例,满意7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率56.7%;两组之间的总满意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情况对比

3 讨 论

冠心病具有多种的危险因素,它对人类的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在临床上十分受重视。患者在住院期间,普遍都具有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隐藏在其中的焦虑症往往被忽视,这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极为不利。这就要求入院的同时对可疑病例请神经内科专家会诊,早期诊断出焦虑症[5]。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也更加严格。护理此类患者必须更加耐心,细致。

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机制与遗传、环境、行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至今尚未明确[6]。因此对于合并有焦虑症的患者,常规的心内科基础护理往往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心理干预与药物随访治疗。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随访,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改变情况,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6.7%,对照组的总满意率56.7%,观察组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运用加强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随访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更加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医从性和冠心病的治疗与康复,应该在临床上推广。

[1] 董会奕,衣为民,张斌,等.合并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抗焦虑干预的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23-25.

[2]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定[J].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 9(1):75.

[3] 夏丽娜,翟春梅,陆海燕,等.焦虑症在心血管疾病中测评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0,29(25):146-148.

[4] 焦红娟,程志清.中药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3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20(2):93-94.

[5] 胡莉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一例[J].中国医药,2012,7(6):781.

[6] 代华磊,杨蓓,李建美,等.冠心病与焦虑症[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29(1):71-73.

R473.5

B

1671-8194(2013)18-0368-02

猜你喜欢

汉密尔顿焦虑症满意率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为称呼上诉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
梦境追踪
波伊斯和汉密尔顿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