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2013-07-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纳洛酮酒精

李 云

(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李 云

(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目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以来,于我院急诊科收集的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B组仅予以常规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予以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与症状减轻的时间和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A组患者经治疗后,不仅意识清醒的起效较快,而且症状减轻也较快,同时症状消失的时间也较短,其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B组(P<0.01)。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既不具有毒副作用,而且催醒较快,同时其催醒作用也较迅速,患者血中的酒精浓度也显著下降,能够帮助患者加快恢复,应予推广。

毒副作用;恢复时间;纳洛酮;酒精中毒;急性

目前,急性的酒精中毒为急诊科的常见病,主要由于患者饮入过量的酒精以及酒精饮料所致,基于其超过患者肝脏代偿,往往导致出现中枢系统的兴奋症状[1,2]。达到抑制状态时,多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甚至精神症状,如严重中毒则能够发生呼吸中枢以及心血管中枢的抑制,最终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以来,于我院急诊科收集的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以来,于急诊科收治的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其中A组有男性患者25例,有女性患者9例,其年龄最大为55岁,最小为17岁;有7例处于中兴奋期,有18例处于共济失调期,有9例处于昏迷期,饮酒至入院时间为0.7~5h,平均2.5h;B组有男性患者29例,有女性患者5例,其年龄最大为57岁,最小为21岁;有11例处于中兴奋期,有19例处于共济失调期,有4例处于昏迷期。饮酒至入院时间为0.7~5h,平均2.5h;上述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仅予以常规内科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予以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与症状减轻的时间和症状消失的时间。首先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予以吸氧并维持其生命体征达到稳定状态。如轻度中毒则予以催吐处理,如重度中毒则予以洗胃处理。两组均常规予以利尿剂与胃黏膜保护类药物,并静脉补液(包括①辅酶A;②三磷酸腺苷;③维生素B6;④维生素B1;⑤维生素C)。A组于此基础上予以纳洛酮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χ—±s)来表示数据,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以χ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将P<0.05做为其差异标准。

2 结 果

A组患者经治疗后,不仅意识清醒的起效较快,而且症状减轻也较快,同时症状消失的时间也较短,其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B组(P<0.01)。现将结果列表1如下。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清醒时间比较(min,χ—±s)

3 讨 论

3.1 通常饮酒后,患者体内乙醇90%+可于0.5~1h通过胃肠道被完全吸收入血,而1~2h能够达到高峰,有80%于小肠的上段吸收,有90至95%于门静脉被吸收入肝,经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将其氧化为乙醛,再经醛脱氢酶的进一步氧化后,由三羧酸循环最终生成CO2以及H2O,通常的代谢速度是每小时7~10g,其2%~10%由肺与肾排出[3,4]。

3.2 由于人体对酒精通常耐受量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别,一般成人的致死量是200g 96%的乙醇,患者血浓度将在600mg/dL以上;而血浓度在每升1000mg以上时,患者往往出现昏迷。当过量酒精于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往往超过患者肝脏正常氧化以及代谢的能力,并且酒精还能够迅速的通过患者血脑屏障直接进入到脑组织,导致内啡肽的系统活性不断增加,最终引起大脑皮质的功能受到抑制。伴随着其血浓度不断增加,抑制也不断增强,开始自患者大脑皮质逐渐向下影响到边缘系统与小脑,以及网状结构直至延髓。其作用在患者小脑能够导致共济失调,其作用在网状结构则能够导致昏睡以及昏迷。如极高浓度的乙醇则可抑制患者延髓中枢导致呼吸以及循环功能的衰竭[5]。

3.3 而纳洛酮则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不仅能够迅速的透过患者大脑的神经细胞膜,同时能够作用到其膜上相关的酶,最终影响细胞的一部分功能。临床上采取纳洛酮静脉给药,不仅能够迅速的逆转其阿片样物质,而且起效也较快,其血药浓度于1~2min内就能够达到峰值,并且可以持续约1~4h,同时还能够消除其半衰期。与此同时,纳洛酮还能够有效的解除患者急性中毒的相关症状,不仅催醒的作用较迅速,而且患者血中酒精的浓度也能够明显下降,还具有加快患者的恢复,以及副作用较少等特点。应用纳络酮对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够显著的缩短其病程,同时能够明显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能够对伴有循环以及呼吸抑制者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高,以及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则能够作为目前对急性的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首选药物。而纳洛酮本身也并不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予以较低剂量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应用24g予以注入时往往仅出现轻微的困倦。

3.4 本文对我院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予以纳洛酮治疗后,不仅意识清醒的起效较快,而且症状减轻也较快,同时症状消失的时间也较短,其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一般治疗。综上所述,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既不具有毒副作用,而且催醒较快,同时其催醒作用也较迅速,患者血中的酒精浓度也显著下降,能够帮助患者加快恢复,应予推广。

[1] 周翠英.葛花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53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0):1512-1513.

[2] 姚志娟,李彦红,徐志彦.间苯三酚联合奥美拉唑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04.

[3] 崔延清.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0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920.

[4] 张雪峰.纳洛酮联合不同中药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4):732-733.

[5] 罗自宜.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732-733.

R595.4

B

1671-8194(2013)18-0271-02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纳洛酮酒精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连翘提取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IMP-1、HIF-1α水平的影响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跟踪导练(一)(2)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