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与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3-07-07韩雪盈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回顾性

韩雪盈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螺旋CT与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韩雪盈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目的观察探讨螺旋CT与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46例,对其螺旋CT与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T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42例,符合率为91.3%,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部软组织肿块;MRI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有46例,符合率为100%,皆检查可见有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包块,所有患者经动态增强扫描皆可见包块呈现出逐渐强化。结论CT与MRI皆能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而MRI在显示肝门区肿块范围、大小,门静脉受累、胆管壁浸润的程度,淋巴结肿大等方面优势更为突出,并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螺旋CT;MRI;肝门部胆管癌;增强扫描

肝门部胆管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外胆管癌,约占60%以上,包括范围较广,如汇合部的胆管、肝总管或左右肝管一级分支等。该癌变位于胆囊管开口处水平以上直到左右肝管的二级分支开口处,因其生长部位较为特殊,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而特殊,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一直较为困难,多依赖于影像学的辅助性诊断[1]。而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对其预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这也一直是肝胆外科影像学诊断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的螺旋CT与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这两项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46例,对其基本情况及螺旋CT与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4.28±5.64)岁。所有患者均具有以下临床症状及体征:间歇性的出现皮肤及功能的黄染、黄疸,中上腹部的胀痛或不适感,且有进行性加重,体重下降。所有患者AFP检查为阴性,均进行病理检查,且以病理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2]。

1.2 检测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螺旋CT扫描:应用GE公司提供的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上腹部的扫描。嘱患者于检查前的4~6h内禁食,在扫描前30min快速饮水800mL,并在检查前进行10mg的654-2肌内注射,再次快速饮水500mL[3]。扫描范围为患者膈顶部到肾脏的下极;扫描参数为120kV,250mA,层厚为1.0~5.0mm,螺距为0.875:1,进床速度为17.5mm/rot;造影剂:非离子型碘比醇,300mgI/mL,80~100mL,推注速度3.0mL/s。可以先进行5mm层厚的常规扫描,对发现胆总管扩张的患者进行1~3mm的薄层扫描,并加做增强扫描。MRI检查:应用GE公司提供的1.5T核磁共振扫描仪,线圈使用体部相阵控列,造影剂使用Gd-DTPA,15~20mL,推注速度为3mL/s,患者呈仰卧位,足先进,在一次屏气时间内完成全肝部的扫描。对所得数据进行MIP重建。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CT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42例,符合率为91.3%,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部软组织肿块;MRI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有46例,符合率为100%,皆检查可见有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包块,所有患者经动态增强扫描皆可见包块呈现出逐渐强化。见表1。

表1 螺旋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

3 讨 论

肝门部胆管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胆管细胞癌,属于由类胆管上皮癌细胞所构成的肿瘤,其临床发病较少,多发生于50~70岁,但恶性度较高,以乳头状腺癌较为多见[4]。该病病灶位置较为特殊,肿瘤瘤体较小而且隐秘,周围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临床症状亦复杂多变,包括临床触诊均不易查出。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基本围绕手术切除展开,而对于恶性肿瘤越早切除越容易控制病情的扩散,对患者的预后越好。因此在临床上提倡“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也因此对该病的诊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5]。

随着影像学检验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其相配套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现代化的高技术检验方式越来越多的推广普及到临床应用中。其中多层螺旋CT和MRI已经逐步的开始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辅助诊断中。本文通过对我院部分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CT与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其CT表现多为低密度的占位性病变,亦有单纯的胆管扩张,可见有分叶征象,肝门部的结构增加等表现;MRI表现多可见肝门部的孤立肿块、胆管扩张或管壁出现不均匀的增厚等,T1W1上瘤体表现为低、稍低信号,T2W1上瘤体表现为高、等高信号,边界不清、不锐利,瘤体周围的胆管呈现放射状,可在截断处见到鸟嘴样、杯口状改变。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CT与MRI皆能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而MRI在显示肝门区肿块范围、大小,门静脉受累、胆管壁浸润的程度,淋巴结肿大等方面优势更为突出,并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孔瑞明.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9):129-129.

[2] 许刚,张建淮,郭莉莉,等.MSCT和MRI术前评估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1,37(5):534-537.

[3] 唐子东,王芳,刘大鹏,等.肝门部胆管细胞的CT和MRI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93-94.

[4] 陈文娟.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价的对照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5] 于金芬.超声、螺旋CT与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泰安:泰山医学院,2010.

R735.8

B

1671-8194(2013)18-0207-02

猜你喜欢

肝门胆管癌回顾性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自制新型腹腔镜肝门阻断设备在腹腔镜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