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后出血的治疗及研究

2013-07-07李丽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前壁缝线剖宫产

李丽梅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妇幼保健院,湖南 常德 415600)

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后出血的治疗及研究

李丽梅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妇幼保健院,湖南 常德 415600)

目的分析研究对剖宫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4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止血,给予B组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与A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B组患者产后血红蛋白量也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时,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剖宫产;产后出血;改良B-Lynch缝合术

近年来,伴随着产妇实施剖宫产的概率增加,使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现象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就导致了产科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发生机率明显上升,据统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约占分娩产妇的2.5%左右。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常会导致其发生休克、希汉综合征等,更有甚者会导致死亡[1]。以往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以按摩子宫、宫缩素的注射、口服药物治疗等形式,在无效的情况下会对产妇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甚至实施子宫切除术,这就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此次我院利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对22例产妇实施了止血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合计收治住院分娩产妇3892例,其中实施剖宫产手术分娩的患者有1693例。选取实施剖宫产中4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产妇中年龄最大的为39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产妇平均年龄31.2岁,产妇孕周最长的为41周,最短的为36周,平均38.4周,入选产妇中属于初产妇的有18例,属于经产妇的有26例。将入选的44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后给予A组患者实施常规止血治疗,方法包括按摩患者子宫,应用盐水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同时给予宫缩素的注射治疗及米索前列醇的口服治疗,此外给予出血部位实施8字缝合法结扎。在此基础上给予B组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从腹腔内将产妇子宫托出,并用手托住并挤压子宫以观察产妇出血情况,利用1号可吸收线在子宫前壁距宫口下段切口右缘3cm、上缘2cm处进针,待针体穿过浆膜后出针,并从前壁切口向子宫底部进行垂直的褥式缝合4针左右,并将缝线固定于子宫,同时将缝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子宫后壁,并在距子宫角3cm处进行4针左右的垂直褥式缝合。缝合完毕后在距切口下缘2cm处从后壁进针穿过宫腔,并与子宫前壁下缘2cm处取出针体。同法对另一侧进行缝合。两侧均缝合完毕后可在助手协助加压时收紧两侧缝线,并观察止血效果,若止血良好,可先行关闭子宫切口,对B-Lynch缝线进行打结,再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若无异常可关闭腹腔。

1.3 临床观察

观察并记录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产后血红蛋白情况,以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5对数据进行处理,均数采用(χ—±s)表示,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B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产后血红蛋白量也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在术后均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子宫复旧治疗,并积极的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A、B两组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分别为(93.5±10.2)d、(91.7±11.6)d,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表1 表示A、B两组患者在术后相关数据方面的对比情况(χ—±s)

3 讨 论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剖宫产率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剖宫产产后易引发出血,临床医师若对此处理不当,则极有可能引起产妇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产妇发生死亡。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多数采用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失败后边采用填充止血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但填塞止血的治疗时间较长,且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因失血过多而导致贫血的发生[2];而子宫动脉栓塞术虽能有效的止血,但此种治疗方式受到严格的条件限制,因此不能广泛开展。此外对于出血难以控制的患者,为挽救其生命不得不进行子宫切除术。

B-Lynch缝合术式在20世纪90年代由英国学者B-Lynch等报道的,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等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且经过常规治疗无效并需实施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此次我院实施的改良B-Lynch缝合术,是在B-Lynch缝合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已缝合完毕的子宫两侧进行褥式缝合加压,来达到使子宫保持压缩状态,从而使交织在子宫肌壁间的血管关闭,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与传统的B-Lynch缝合术相比,其更能良好的保持子宫的完整性[4]。笔者也对此次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时的体会进行了如下总结:①在进行子宫下段前壁绕行至子宫下段后壁的过程中,应在子宫前壁进行至少2针的缝合,以免缝线脱落[5]。同时也避免了子宫收缩时缝线套和其他器官而引起梗阻的发生。②在缝合过程中若遇胎盘位置较低且合并粘连的患者,应将下缘切口缝合的位置适当下移,这样便可达到只捆绑挤压而不直接闭合子宫的目的。③在进行缝合时,应注意保持子宫承力点间的距离,并注意使子宫表面压力均匀分布,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缝合粘连,从而也有效的降低了宫腔引流受阻及宫腔粘连的机率。④在对子宫浆膜进行缝合时,要注意避免针体穿透子宫内膜,这样可以在有效缩小宫腔的同时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临床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治疗时,是可以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及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魏嵬.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宫缩乏力大出血20例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4):230-231.

[2] 王志群,胡娅莉,李洁,等.B-Lynch缝合在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作用[J].江苏医药,2004,30(11):857.

[3] Ei-Hamany E,B-Lynch C.A worldwide review of the uses of uterinecompression suture techniq ues as alternative to hysterectomy in the managementof severe post-partum haemorrhage[J].Obstet Gynaecol,2005,25(2):143-149.

[4] 李秀,刘翠明.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82-83.

[5] 李庆文,李星华,刘龙江.改良B-lynch 缝合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6):467-468.

R714.46+1

B

1671-8194(2013)18-0184-02

猜你喜欢

前壁缝线剖宫产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缝线抗议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