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影响效果分析

2013-07-07曾志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妇状态

曾志芳

(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四川 威远 642450)

心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影响效果分析

曾志芳

(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四川 威远 642450)

目的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相关产妇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实施心理干预前后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本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组常模,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本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均显著降低,干预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初产妇;自然分娩;心理问题

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心理问题,会给产妇生产过程已经产后恢复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有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1]: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心理问题的有效缓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影响效果,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相关产妇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实施心理干预前后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产妇中自然分娩总人数620例,其中初产妇320例,占比例为51.61%。320例初产妇中,年龄最大的是31岁,年龄最小的是21岁,平均年龄为(27.13±4.11)岁。从产妇的文化水平上分析,小学15例,初中30例,高中及中专152例,大专及以上123例。

1.2 心理干预方法

①支持疗法: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劝导产妇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开展家庭性支持的指导,让产妇能及时得到家人的支持,内容包括家庭谈话技巧、家庭支持因子、应激事件的处理与应对技术,形式主要为讲座[2]。②认知疗法:及时列举认知歪曲,纠正错误的认知,安排一名妇产科医师对产妇和家属进行自然分娩相关知识的讲解,利用图解的方式让其有直观的感受。组织情况较为相似的产妇进行集体讨论和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互相鼓励的目的[3]。③行为疗法:播放轻快的音乐,轻快的音乐可以对产妇的紧张心情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相关医护人员要指导产妇掌握放松训练技术并自行练习,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4]。

1.3 研究方法

产妇自行填写我院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评分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本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评分与正常人群水平比较结果

本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评分与正常人群水平比较结果如下:在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上,观察组产妇的得分水平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群组常模,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本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评分与正常人群水平比较结果一览表

2.2 本组初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结果

本组初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结果如下:在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上,干预后本组初产妇两项评分结果均显著降低,干预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本组初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结果一览表

3 讨 论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殖生理过程,是人类种族繁衍的本能行为,同时从医学角度来分析,分娩属于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产妇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相关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从而在心理上和精神上产生相关的波动现象。从目前的相关研究和临床报道结果上看,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缺乏生产的实际经验,对于病房的环境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对于胎儿的健康存在过多的担心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得初产妇在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抑郁和担心。产妇的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因素有关外,产时的精神心理状态对分娩起着重要的作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和产痛引起的心理应激对产妇和胎儿都非常不利。

上述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导致产妇神经过度紧张,从而对自然分娩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情况较为严重的产妇甚至会导致难产情况的发生,从而严重的威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由此可见,针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5-6]。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我们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从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上来看,临床工作中心理因素对产妇的影响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临床护理研究的焦点。因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从目前的临床护理实践和相关报道结果上看[7-8]:针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法,并根据初产妇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和缓解初产妇的相关心理问题。

从我院采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上看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的观点:本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组常模,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本组初产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均显著降低,干预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1] 王晓红.预见性心理干预在高危妊娠产妇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77-2378.

[2] 史孟艳,冷瑞梅,孙秀艳.有效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12(1):90-91.

[3] 黄宇,张继荣,郑栋华.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7):539-541.

[4] 魏爱环,王雪梅,李六一.百忧解联合心理干预及电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4):287-289.

[5] 李征,张洁,李晶,等.心理干预对HIV感染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27-3229.

[6] 王惠,孙美玲.产妇精神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其心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07.

R714.1

B

1671-8194(2013)18-0177-02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妇状态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状态联想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