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3-07-07王维素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托拉溃疡有效率

王维素

(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宜宾 644064)

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王维素

(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宜宾 64406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7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药物治疗;临床价值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该疾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其中,最为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抑酸治疗。H2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然而,患者的长期疗效会对其受体耐受性的不良影响,现阶段,最为有效的抑酸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属于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且被广泛应用于胃泌素瘤、反流性食管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本次临床研究对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观察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50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0~50岁,平均年龄为(38.5±6.5)岁。其中,12例复合型溃疡,23例胃溃疡,45例十二指肠溃疡。全部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均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无肾、肝、肺、心系统疾病,血管畸形以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近期无抗酸剂和胃酸分泌药物服用史。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全部观察对象均禁食1~2d,按照患者病情适当接受补充血容量和补液治疗,对于严重失血的患者,需输注血浆或血球。对照组患者接受生理盐水加20mg法莫替丁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连续用药5d后变为口服药物。实验组患者接受生理盐水加40mg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连续用药5d后变为口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指患者治疗24h内成功止血,且患者大便潜血试验结果为(-)~(+),停止便血、呕吐;有效,指患者治疗48~72h内大便潜血试验结果从强阳性变为(+)~(+++),血压平稳,停止呕血,72h后停止黑便;无效,指患者治疗3d后合并症状未见任何改善,血红蛋白连续降低,大便OB为阳性,血压不稳定,各项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消化性溃疡是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且通常为自限性的。对于部分内镜检查显示有近期出血征象或活动性溃疡出血的患者,经过抑酸药物静脉途径给药治疗,辅以必要的内镜下治疗,通常能够显著降低溃疡面的手术率与出血量,提高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1]。抑制胃酸分泌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止血治疗,提高患者的胃内pH值,且在血小板聚集在pH>6.0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pH<5.0时,则会产生新的凝血块,并快速消化,因而对于止血过程不利[2]。同时,患者胃内pH值升高会对胃蛋白酶原向胃蛋白酶的转化产生抑制作用,提高已经形成的血痂的稳定性。所以,最为可靠的止血环境为胃内pH值高于6.0[3]。

泮托拉唑属于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在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发挥治疗作用,能够降低94%H+-K+-ATP活性,抑酸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的胃内pH值,同时,该药物的半衰期较差,对于高龄和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不会对患者体内其他药物的代谢造成影响,不会抑制或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4]。因此,泮托拉唑是一种最为有效且安全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药物。近年来,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一致认可[5]。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法莫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泮托拉唑治疗的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更高,能够达到95%左右,因而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仅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不良反应,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1] 陈丽萍.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172-173.

[2] 邵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08,31(6):31-32.

[3] 李征途.重症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双倍剂量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60-161.

[4] 祝青.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48-49.

[5] 李淑娟.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3):400-402.

R573.2

B

1671-8194(2013)18-0132-02

猜你喜欢

托拉溃疡有效率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青海托拉海冲洪积扇区水文地质及水质分析
都是“溃疡”惹的祸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4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