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减六神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7-07曾令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
关键词:六神结肠镜溃疡性

曾令香

(民乐县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500)

加减六神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曾令香

(民乐县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500)

目的观察加减六神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下肠黏膜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六神汤配合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口服配合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患者治疗后腹痛、便血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六神汤配合中药灌肠可有效缓解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肠黏膜病变。

加减六神汤;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主要侵犯结肠、直肠和黏膜下层的炎症。不足10%者病变可累及末端回肠[1]。该病临床多表现为反复腹泻、大便带泡沫、溏薄伴腹痛,有黏液脓血,腹部下坠感或腹胀,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常因饮食不洁,七情内伤,劳倦过度加之素体脾虚所致。依据其主要表现可归于中医的“肠癖”、“泄泻”“腹痛”等范畴。采用健脾渗湿温阳止泻法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

1.2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并排外其他疾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六神汤口服配合中药灌肠)和对照组(肠炎宁胶囊配合西药灌肠)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6岁,平均34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5.2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7~54岁,平均32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5.6年。两组临床治疗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加减六神汤疗效如下:薏苡仁30g、扁豆10g、茯苓15g、山药20g、橘红、10g、党参15g、白术20g、 胡黄连10g。湿重者加苍术、佩兰;热重者加蚤休;食滞者加神曲、麦芽;腹痛而冷者加干姜、乌药。每天1剂,水煎取300mL,早晚分服。同时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药用肉桂、乌梅、胡黄连、赤芍各30g,焦地榆、茜草各20g加水400mL,煎至120mL,每日保留灌肠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肠炎宁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口服,10d为1个疗程。灌肠:每次庆大霉素8万单位、思密达一袋、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8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有关标准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恢复正常,停药后6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示黏膜轻度炎性反应和少量假息肉。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结肠镜示肠黏膜病变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等检查均无变化。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便血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为优。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便血消失时间比较(d,χ—±s)

2.4 两组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率25%,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皮疹等,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3 讨 论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病变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发病机制不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为特点。本病属于中医“泄泻”“休息痢”与“久痢”“肠风”等范畴。其本为脾虚,标为湿盛,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从整体看,湿邪和脾虚是病理过程中的两大要素,主要为正虚邪恋、运化失健,其本虚多呈脾虚,亦有兼肾亏。正如《景岳全书.泄泻篇》所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肾。”又曰“但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在中焦者,湿由脾胃而分于小肠,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分利。……”。六神汤出自《证治准绳》方中茯苓用量亦大,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效,薏苡仁、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且兼固涩作用。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扁豆性温宜炒而用量少,橘红辛温,具有化食积的功效,胡黄连清湿热,如《新修本草》:“主骨蒸劳热、利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厚肠胃”之功效,故能收到标本兼治,消除症状,修复肠黏膜的功效。内服中药加减六神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可起到内病外治,药物直接到达肠黏膜,有助于局部的吸收而消除病邪。运用中药治疗该病,具有药效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3],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1] 郑芝田.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5-794.

[2]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13):354.

[3] 叶萍.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J].中医杂志,2008,49(11):1001-1002.

R574.62

B

1671-8194(2013)15-0273-02

猜你喜欢

六神结肠镜溃疡性
侠之大者.微微一笑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上神请节制
富硒温泉水浸足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看图猜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