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志军的脱轨人生

2013-07-04王丽平荆剑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3期
关键词:窝案情节严重

王丽平 荆剑

被外媒称为中国铁道部“一哥”的刘志军,2011年初旋即落马,成为当年一个最具爆炸性的新闻。刘志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而被免去铁道部党组书记职位,并接受中纪委调查,成为自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在2003年因贪污去职之后,第二个丢官的部长。

2013年“两会”后,铁道部被撤销,行政管理职能并入交通部,企业职能不变,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

尽管刘志军案案发已经两年多了,如今连铁道部都不复存在了,但有关他的消息依然牵动着人们的目光。

自2003年起,刘志军安然度过了他八年的铁道部部长任职期,国内高铁建设成绩斐然,但风光背后却暗藏隐患。调查显示,刘志军的主要违纪违法和犯罪事实都与高铁工程相关。正所谓“成也高铁,败也高铁”。

2011年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情况汇报。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其中,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原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2012年5月28日,新华社报道刘志军被开除党籍的消息。经查,刘志军滥用职权帮助北京博宥投资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丁羽心(丁书苗)获取巨额非法利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和贵重物品;道德败坏;对铁路系统出现的严重腐败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2013年4月10日,原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受贿和滥用职权一案,已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方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刘志军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从起诉书上,我们不难读到刘志军案的几个关键词:受贿、滥用职权、窝案、贪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新例证

刘志军案的被调查始于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此外,两年多以来,监察部先后三次收到审计署审计移送处理书,反映的都是相关民营企业通过铁路建设项目招投标收取巨额中介费等问题。这个相关民营企业就是博宥集团。丁书苗则是博宥集团的董事长。审计署方面认定,丁书苗等人未提供任何服务,通过幕后操纵,干预招标结果,违反了《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行为违法,其获取的利益,均属非法利益。

经多方证实,刘志军利用职权接受丁书苗请托,内定多家企业中标8个铁路建设项目。丁书苗等人向中标企业收取项目标定额2.5%~4%的中介费,共计8.22亿元人民币。丁书苗个人从中获利4.22亿元。

初步调查显示,自2007年底以来,刘志军就伙同丁书苗等民营企业主,以帮助企业中标铁路建设项目,获取非法利益,给国有资产造成巨额损失。高速铁路上的很多材料都是由丁书苗的博宥集团提供的,价格要比市场高出许多,在2~3倍左右。比如,高速铁路两边的屏障、环岛音屏,实际国内其他企业也能生产,但刘志军为了捞钱,就要指定用料。

有人认为,刘志军从一个铁路小工最后登上了中国铁路系统权力的顶峰是个奇迹;也有人认为他搞家族政治使铁路系统怨声载道;还有人觉得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贪占受贿数额巨大并拥有情妇多人却迟迟不倒,定有过人智慧……

其实刘志军也并非什么超人,和许多腐败分子一样,他行之有效的武器是官场“潜规则”。刘志军案暴露出来的触目惊心的权钱交易,正是“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沉痛例证。

被彻底毁掉的系统风气

刘志军案之所以一直牵动着人们的目光,是因为刘志军官高,因为刘志军受贿数额巨大,因为刘志军牵涉的人多,因为刘志军生活腐化透顶,因为刘志军腐败信息总在不断地“更新”……

尤其是被广为关注、不断曝光的刘志军“花花事”。随着细节越来越清晰,我们看到的是被彻底毁掉的行业风气。

据知情人透露,“刘志军爱熬夜,张曙光夜里就陪着;刘志军好美色,张曙光就给他找女人。无论刘志军提出什么要求,张曙光都能想出些办法。加上张曙光和刘志军一样,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来事,两人很对脾气。”但事实证明,他们这种“对脾气”的“友谊”,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坑害,一旦出事就互相推诿,互相揭露争取立功的关系。

原铁道部长刘志军与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本是上下属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战争年代叫战友、首长,在建国后叫革命同志,现在叫同事等。这种所属关系,正常情况下是工作上互相配合,上级关怀下级,下级努力工作报答上级领导关怀。这种友谊,是工作友谊。正常情况下刘志军与张曙光也该是这种关系。

没想到,这两个高官的关系竟然成了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共同腐败的关系;竟然成了投其所好,有求必应的“皇帝”与“太监”的关系。刘志军当政,张曙光扶摇直上,一路顺风,钱和权“捆绑”着增多和上升。这种上下级“对脾气”,铁道部还能好吗?

刘志军落马揭开了铁道部的腐败窝案。刘志军出事,张曙光也好不了。刘志军被免职后15天,张曙光也被停职调查,两人的交往真应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

而曾经的独立王国内部竞争惨烈,同一集团的子公司为了业务竞争,竞相向铁道部官员行贿。单位行贿犹如毒瘤在铁道部内盛行,最终演变成为行业的潜规则。在刘志军任期,铁道系统高管为方便行贿,甚至随身带大面额欧元。

李汝军,系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下称“中铁电气化”)副总经理。2011年7月14日,李汝军因涉嫌贪污罪、单位受贿罪,被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李汝军所在的中铁电气化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建”)的下属子公司,中国铁建在2011年“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中排名第一位,并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7位。中国铁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

这样一个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其公司的高管以行贿拿项目的事实,已在刘志军窝案系列中多次上榜。为承接铁道部的工程,中国铁建下属的几十家子公司都成了竞争对手,在铁道部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这些公司为了承接项目,也同样遵循着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我真的不能说,希望你们能理解。”请求不要继续追问的李汝军,此时并非在接受记者采访,坐在他对面的是铁道部窝案专案组。面对专案组的询问,李汝军说,工程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行贿拿项目是潜规则,他因此给很多人送过红包,“真的不能说出这些人是谁,说了我就没法做人了,以后谁还敢和我们企业打交道。”

自2011年2月11日,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纪委带走之后,同年内铁道部前后约有15名副局级以上的官员被查处。其中,中铁电气化公司总经理刘志远也因刘志军窝案而案发。

另类启示:底层出身的高官须过好三关

从近年频发的高官腐败案,可以清晰地看出:教育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缺失、家族意识浓厚等不利因素,制约着出身底层的贪官们,使他们在身居高位时难以把持自己,最终沦为贪腐分子。

把好信念关,守住为官的底线。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地位观等方面的教育和锤炼,确有成效。但也应看到,党员干部包括高级领导也是社会人、经济人,也受社会环境和个人阅历的制约和影响。近年来,官员职务犯罪案件多发的背后也显示出这样一个事实:越是出身贫困的官员,涉足贪腐的可能性越高,涉及贪腐的金额越大。这该如何解释?或许可归结为两点:其一是幼年的贫困经历让他们对贫困怀有深深的畏惧,对金钱怀揣着深深的渴望,这种心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演变为对金钱的狂热攫取。其二是“高投入应该换取高回报”的成本心理在作祟。出身底层的贪官,在一路艰难跋涉的过程中,他们忍辱负重,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汗水,这种巨大的成本付出,让他们产生应该获取回报的心理。一旦这种心理根深蒂固,依靠权力寻租,获取各种人生享受便成为应有之义。

把好亲情关,管好身边人。出身底层的贪官之所以东窗事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家属犯罪牵连。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一人得道,鸡犬飞升”的传统,当出身底层的贪官好不容易爬到高位时,他的家人和家族理所当然地认为要沾点光。刘志军在铁道部门工作期间,他不断地提拔自己的亲戚朋友在铁路部门当官,如他的胞弟刘志祥,很快便由一个普通工人当上了汉口火车站站长和铁路分局副局长。刘志祥在汉口火车站任上,完全搞家长式管理,贪污受贿,打击报复,为非作歹,乱搞男女关系,以致职工私下称汉口站为“刘家大湾”。要不是最后因买凶杀人被抓及4000万巨额财产不明罪,刘志祥依然会逍遥法外。从某方面来说,正是刘志军的长期纵容庇护,才使得刘志祥如此飞扬跋扈,无法无天。

把好生活作风关,洁身自爱。善良的人们或许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几乎每一个贪官背后都站着一个或N个女人。对女色的贪恋与放肆,让很多贪官失去理性,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最终堕入为追求女人而疯狂敛财,疯狂敛财为满足女人的恶性循环中——在巴掌大的地方犯天大的错误!这一定律在底层出身的贪官身上自然也无法避免。虽然刘志军贪腐案的最终结论尚未出炉,但民间关于他包养多少个情妇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从刘志军贪腐案中,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底层出身贪官的落马轨迹。他们自幼勤奋好学,努力上进,再加上绝佳的机遇,使得他们能迅速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然而一旦身居高位,则往往因为心理扭曲或个人素质等原因,导致他们难过信念、亲情和作风关,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最终东窗事发,身败名裂,落得个举国唾弃的下场。这一中国式贪官落马轨迹,难道不值得那些出身底层而身居权位的官员们警惕、反思吗?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猜你喜欢

窝案情节严重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 思考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困境及出路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理解与适用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理解与适用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案的审查批捕要点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电子数据锁定煤矿瞒报事故渎职窝案
中石油老虎窝案行为分析及其治理
“贪官七兄弟”结成攻守同盟对抗组织
张力军落马会否牵出环保“窝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