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瑞蚨祥:穿过烟雨 遗世独立

2013-07-02

城色in生活 2013年3期
关键词:洛川寿衣老店

提到济南老字号,就无法避开瑞蚨祥绸布店这个代表旧时济南商业文明高峰的符号。1821年,一家名为“万蚨祥”的布店在周村大街正式挂牌成立,这即为瑞蚨祥绸布店的前身,创始人是孟子后裔孟鸿生。没有人会预知这家在当时看来毫不起眼的布店,将在此后的时光隧道中产生山呼海啸的回响。

1868年,年仅18岁的孟洛川(孟鸿生的孙子)接掌家族企业,就是他后来缔造了—个名贯四海的商业帝国,演绎了一段东方商人的传奇故事。接管大权后,他首先将店号万蚨祥改为瑞蚨祥,取其吉祥富贵之意。从1903年起,孟洛川又以更大的魄力,在北京、青岛、天津等地相继开设了瑞蚨祥分店。至此,孟洛川在商业经营与发展的道路上可谓春风得意,一马平川。

1924年,孟洛川遇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挑战。济南自1904年开商埠以后,商业中心逐渐从古城转向了商埠,时任济南商会协理的孟洛川自然不会错过良机,1924年,在济南商埠最繁华的经二纬三路上,瑞蚨祥鸿记开张了。

百年老铺 昔日风韵

位于经二路215号的“瑞蚨祥”老店,建筑风格有些独特,既有中国的青瓦红砖,也有欧式风格的设计,作为济南唯一一座现存较完整的老字号绸布店,它是济南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真实写照。

从门外望去,“瑞蚨祥”老店基本上分为三层,其中第三层是阁楼,另外两侧还有四层高的塔楼。站在近百年店史绸布店中,已经很难找到曾为繁盛商号时的辉煌了,但是布料的货真价实,对待客人的童叟无欺,算账用的算盘,又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瑞蚨祥曾经的模样。

瑞蚨祥当年的货场分为前柜、二柜和楼上三大部分,前柜卖青、蓝、白布,二柜卖中高档布匹。楼上卖丝绸、皮货等高档商品。人们仍然记得在济南商埠的瑞蚨祥老店,一进门就能看到专为顾客设立的茶座,顾客可以在这里一边聊天,一边享用免费的茶水。茶的质量决不含糊,哪怕做的是一笔小买卖,赚不到一壶茶钱也绝不敷衍。在价格不稳定的年景,如果当天有顾客以8分一尺的价格买回了绸布,第二天又回来买同样的布,但这时的价格已经涨到了8.5分,那么瑞蚨祥宁肯赔本儿,仍会以每尺8分的价格卖给这位顾客,让老主顾满意。

济南瑞蚨祥是公元1862年于院西大街(今泉城路260叼远达文具店为其旧址)经营绸布零售,兼批发业务。由于业务不断发展,先后又开设了瑞蚨祥昌记布店(四海香商场为其旧址)和瑞蚨祥鸿记绸布店(即现在本店)。而直至现在,穿越烟雨,历经沧桑,只有瑞蚨祥鸿记还在济南这座古老的城市中遗世独立。

推陈出新 精神犹存

在过去老北京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意思是戴马聚源的帽子,穿瑞蚨祥的绸缎、内联升的鞋,腰缠东四牌楼四大恒字号钱庄出的钱票。这是那时最光彩、最体面的事了。这首民谣道出了瑞蚨祥在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

而在济南的经二纬三路上,瑞蚨祥鸿记虽依然保留了当年的模样,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时尚的变化,到这里买布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与新的商业区东移、老商业区遇冷有一定的关系;另外,随着大型购物场所的建设,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消费场所,而不愿来这种消费功能比较单一的老店。

现在瑞蚨祥的消费主体主要是一些“老主顾”,大都是中老年人来瑞蚨祥定制衣裳,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准备结婚的新人定做结婚礼服和旗袍。前些年,瑞蚨祥推出了“寿衣制作”,并在店铺东侧打通一间屋子专门经营寿衣。1998年,瑞蚨祥注册了青牌寿衣,自己生产销售,选料考究,做工精细,深受顾客的欢迎。但即便如此,由于消费群体有限,寿衣经营对总体状况的改善也只是“杯水车薪”,瑞蚨祥的生意再难呈现昔日的繁荣景象。

近几年,瑞蚨祥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出了一些特色服务,如量体算料、来料加工服装的业务,还按照季节推出不同类型的服装定制,夏天主推旗袍定做,冬天则主要制作唐装。如今的瑞蚨祥虽比不上往日的辉煌,但是它却始终坚守传统裁衣技艺,坚守文化传承的信念,每一单生意都认真对待,在历史的演进中,“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宗旨始终存在。

猜你喜欢

洛川寿衣老店
老店的生命
寿衣模特任赛男:为人们的终极告别做点不一样的事
探访“寿衣产业第一村”给予生命最后的体面
洛川苹果红了产业富了老乡
吃掉遗体的蘑菇
陌上谁家年少
美国铝业认领洛川苹果树
“百年老店就像一栋大楼”
如今这招牌
“试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