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3-07-01孙福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1期
关键词:诊断法创口呼吸衰竭

孙福东

(吉林省长岭县中医院,吉林 长岭 131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孙福东

(吉林省长岭县中医院,吉林 长岭 131500)

目的 对同时患有慢性以及阻塞性的肺疾病和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临床中的病症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1年1月31日到2013年1月31日之间选取了80位在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状况作为分析资料。在这80位既有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又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中,男性数量是42,女性数量是38年龄处于45~77岁。随机并且同等的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参考组,一组为探索组,二者都是40人。之后,对参考组的临床治疗使用的是常规模式,对探索组的临床治疗使用的是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最后,察访参考组和探索组人员在临床以及治疗中的整个阶段,并对该阶段的测量数据进行具体的记录。结果 在参考组之中的40位慢性以及阻塞性的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人员在临床中疗效明显的有16位,有一定疗效的有14位,剩下的10位没有任何疗效;在探索组之中的40位慢性以及阻塞性的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人员在临床中疗效明显的有20位,有一定疗效的有17位,剩下的3位没有任何疗效。结论 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有助于有慢性的阻塞性的肺疾病以及并发呼吸衰竭病症在临床中的治疗,能使病症日渐消退,进而提升患者的健康程度,使患者的生活逐步的正常化。因此在治疗有慢性以及阻塞性的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之时,要多使用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呼吸衰竭

通过常规模式以及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参考组和探索组患者的所有病症都有恢复,对参考组的临床治疗使用常规模式时,能显现出疗效的概率是75%,对探索组的临床治疗使用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时,能显现出疗效的概率是92.5%。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从2011年1月31日到2013年1月31日之间选取了80位在我院治疗慢性以及阻塞性的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状况作为分析资料。在这80位既有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又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中,男性数量是42,年龄处于45~72岁,女性数量是38,年龄处于49~77岁。经过专家的诊断,80位人员的病症均是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并且还带有呼吸衰竭。在临床中所观察到的病症情况为:咳痰、胸闷、呼吸不顺、咳嗽、气喘、发热等。之后根据上述内容,随机并且同等的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参考组,一组为探索组,两者都是40人。在治疗时,对参考组的临床治疗使用的是常规模式,对探索组的临床治疗使用的是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最后,察访参考组和探索组人员在临床以及治疗中的整个阶段,并对该阶段的测量数据进行具体的一一记录。

1.2 治疗方法

对参考组以及探索组中的所有成员都实施吸氧诊治,使每一位患者在呼吸时都能感到畅通无阻,之后再给每一位患者实施感染的抵抗性诊治,使患者对细菌的抵抗性以及免疫性能够强化,最后再对每一位患者实施止咳、解痉、平喘以及水电解质、祛痰等的相应诊治,使患者体内的各项指标,通过这一系列诊治能够变得平稳并且合格。之后再相应的给予补液诊治、呼吸诊治等。对于探索组中的成员要在使用完常规模式的诊治后,实施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即让患者带上面罩,之后使他们在呼吸时的频率数值处于11~17次/min,氧气中的饱和度要高于89%,吸收气体之时在水中的压力表现数值要变到11~19cm。以此种诊治模式,每日对探索组成员实施2次,时间为2.9~3.9h。

2 结 果

通过这种常规模式以及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参考组和探索组患者的所有病症都有恢复,在参考组之中的40位慢性以及阻塞性的肺疾病并且并发呼吸衰竭的人员在临床中按照疗效是否明显以及有无疗效进行划分,其中疗效明显者有16位,有些许疗效的有14位,剩下的10位疗效数值为0;在探索组之中的40位慢性以及阻塞性的肺疾病并且并发呼吸衰竭的人员在临床中也是按照疗效是否明显以及有无疗效进行划分,其中疗效明显者有20位,有些许疗效的有17位,剩下的3位疗效数值为0。详细状况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

3 讨 论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对参考组的临床治疗使用常规模式时,能显现出疗效的概率经过计算后是75%,对探索组的临床治疗使用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时,能显现出疗效的概率经过计算后是92.5%。因此,常规模式加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有助于有慢性的阻塞性的肺疾病以及并发呼吸衰竭病症在临床中的治疗,能使病症日渐消退,进而使患者的健康程度得到提升,使患者的生活渐渐的趋于正常化。因此在治疗有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以及并发呼吸衰竭之时,要多使用没有创口的正压通气诊断法。

[1] 乔建群,李德光,钟建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36例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35-1636.

[2] 贺玉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320-321.

[3] 热西汗·依不拉音,夏迪亚·夏木西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3): 1059-1060.

[4] 刘新茹,贾红光,付爱双,等.三种呼吸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8):3261-3263.

[5] 韩仰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9):6460-6480.

[6] 夏志伟,刘凯,李飞,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 1231-1231.

R563.8

B

1671-8194(2013)21-0175-02

猜你喜欢

诊断法创口呼吸衰竭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心灵创口贴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卡车液压故障诊断法的应用研究
改良型创口贴
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藏医试探性诊断法探讨
车型漏水的预防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