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拓展迁移之我见

2013-06-25吴景明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语文

吴景明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中学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异化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使拓展迁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轨道。笔者认为拓展迁移应紧扣文本、围绕目标、适时适度的在课前、课始、课中、课后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火花,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积极性

最近听了很多语文阅读教学的观摩课、示范课,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拓展迁移无一例外的成为了这些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可否认,拓展迁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热点,因其形式的灵活多样、课内课外的广泛联系,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学习语文,对学生获取信息、丰富阅历、陶冶情操、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缺乏对拓展迁移教学的正确认识,因环节而拓展,不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方法不合理,时效性低,异化现象非常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拓展迁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轨道。为此,笔者认为:

1、拓展迁移应紧扣文本。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根基,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环的拓展迁移,更应以文本为源,并以此为立足点,实现对文本的拓展,对文本的超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拓展迁移对文本阅读的实际作用。

2、拓展迁移应根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它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一切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所以,拓展迁移教学,应是在深入理解和领会文本的基础上,以深化教学目标为中心,进行多层面和多角度的拓展。

3、拓展迁移应注意“三度”。“三度”指课堂拓展延伸的适度、深度和广度。若拓展迁移时间过长,势必影响文本的深入解读;若不切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展拓展,一味求深求广,学生势必难以掌握、无所适从。试想评价人物时不着边际,情节续写时一味求奇求新,拓展想象时荒诞可笑,将人格人性的评价演变为思想教育,语文课上成思想课、地理课等。这样的拓展迁移,只会失却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更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拓展迁移应灵活适时。文本的拓展迁移应该是融合在语文教学和每个环节中的,该不该拓展,何时拓展,都必须服务于文本;同时在服务于文本下,拓展迁移的出现又是随机的,拓展迁移的方式也是灵活的。文本的拓展不能仅是局囿于预设性的拓展,对于那种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的拓展迁移才是最高的境界。

那么又怎样落实阅读教学中拓展迁移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拓展: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对相关写作背景、文学常识、相关人物事件进行资料收集或是类似文章的阅读了解,这样的课前拓展,必会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轻松学习于课堂。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中,指导学生课前拓展阅读鲁迅与藤野交往及鲁迅先生思想转变的相关资料,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轻易地叫把握了本文中显性和隐形两条线索。

2、课始拓展:新课伊始,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制造阅读期待,无疑给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创造绝佳的学习氛围和时机。因此,课始应针对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课堂阅读教学目标,积极进行拓展迁移的导入。课始的拓展有:适当补充背景和作者经历、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利用相关故事和诗文、铺设新旧知识桥梁等方式。

3、课中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教学重点的突破时、教学难点的引导时及教学疑点的生成时,此时适时进行拓展,让学生对拓展内容和文本材料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整合,让相关信息进行渗透和补充,有助于学生深入而准确地理解文本,固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课中拓展面广且灵活:可抓妙词佳句进行意义延伸或仿写拓展、可对精彩文段进行类比阅读或读写拓展、可对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训练拓展、可对选用事例的换例拓展、可对文章相关情节和场面的想象拓展、可对对话质疑中生成资源的拓展等。

4、结课拓展:不容质疑的是,在阅读教学结课时,充分利用拓展迁移,会营造阅读教学的又一高潮,让学生在知识层面、语言层面、读写层面、情感层面和思维层面得到强化和升华。鉴于大家的普遍运用,在此不妄加赘述。

5、课后拓展:一课结束之后,相信学生会有意犹未尽之趣和悬而未决之时,此时教师应有大语文观之理念和强烈的课程意识,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让阅读向课外、向生活延伸,促进学生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课后拓展可采取扩展阅读方式,如节选课文拓展至整部作品、课文拓展至作者的其它文章等,也可是举办讲座、办手抄报对课文作者的生平生活及情操进行深入了解,对文章风格评论的赏析,或是朗诵作者作品等多种形式。如我在教完《芦花荡》后组织学生阅读《荷花淀》;在学完《桃花源记》后组织学生收集陶渊明资料,办“陶渊明的隐者情怀”手抄报,学完《马说》组织学生开展“人才不受重用谁之过”辩论会等。这些拓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对作者、作品的理解,更积累了更多的语文学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想法仅作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不过我想说,在我们欣喜的接纳拓展迁移教学之时,也请对拓展迁移多作理性的思考和实践。为使拓展教学充分发挥它的实效性,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火花,那就让我们对拓展迁移多一点实在,少一些作秀,多一点思考,少一些盲目吧!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