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油在线乳化技术应用分析

2013-06-12马晶晶蔡爱国

船海工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重油氮氧化物乳化

刘 安,马晶晶,蔡爱国

(1.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武汉430022;2.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63;3.泰州中航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225327)

燃油乳化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发动机油耗,同时也可以降低氮氧化物(NOx)和颗粒(PM)等废气排放。对于提高柴油的品质及利用效率,降低柴油机械的比油耗,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减少污染以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鉴于该技术的诸多优点,不少科研单位将其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技术进行研究,但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在线乳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乳化技术及其分类

船用柴油机废气中有害排放物主要有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以及碳烟等颗粒物(PM)等,其中SOx目前主要是通过燃油含硫量进行控制。PM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组成,其产生和组分会随着发动机的工况特征、技术水平和燃油品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NOx的生成受可燃混合物组成、燃料在反应区停留时间、燃烧温度和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燃油乳化技术就是通过降低气缸温度等来降低NOx的产生。

燃油乳化技术是将燃油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喷入高温燃烧室。理论上,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水将减少一个百分点的NOx。此技术主要优点是:设计上无需特别改变;对燃烧的稳定性无影响;水消耗量低,投资费用低。燃油乳化技术分为:机外合成乳化油技术和在线乳化技术两种。

20世纪70年代出现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由此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油掺水乳化燃烧技术,但早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外合成乳化油技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主要是NOx)和碳烟微粒PM,但是,混合的乳化油也同时降低了燃烧室的温度,而燃烧室过早的低温容易导致加大点火延迟和加重发动机噪声。而且,乳化剂的价格比较贵,配制的乳化油也很不稳定,长久放置容易分层。另外,使用乳化油对冷启动和瞬态变换环境下的操作也不太有利。

在线乳化较机外合成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国内有不少单位对此有所研究,并开始实船应用。

2 在线乳化应用的基本情况

2.1 船舶基本情况及设备构成

1)船舶基本情况。

船舶类型 货

载重吨/t 8 036

总(净)吨位 4 852(3 110)

建造年月 1991

总长(宽)/m 109.58(18.3)

满吃水/m 7.25

国籍 巴拿马

船级 CCS

2)在线乳化设备特点。该套设备采用了加压方式精确控制油水的比例从而实现燃油的乳化。通过这一方式省去了昂贵的乳化剂,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也避免了机外合成技术中出现的乳化油分层和破乳、不能长期储存的弊病。具体的在线乳化过程见图1。

图1 重油在线乳化过程示意

在柴油机燃油系统管路中并联一个水路和乳化系统,使用转换阀在原管路与乳化装置之间进行切换。水管与水箱连接,经掺水电磁阀接到计量泵的吸入口。进油管与油箱连接,油箱中装有加热器,使180 mm2/s重油加热到125℃。重油经油路电磁阀与从稳压器出来的水在均质器中混和,混和均匀的重油和水在乳化器的旋涡加压乳化下,实现初步乳化。乳化重油通过齿轮泵、然后进入乳化器进行二次乳化形成均匀的乳化液。

该设备有三种运行模式:①一般运行模式,此时单片机控制通水电磁阀关闭,计量泵和乳化器电机等元件停止工作。油箱电磁阀开启后,油液直接送入柴油机,柴油机正常工作;②在线乳化运行模式,此时通水电磁阀开启控制水箱,同时将由转速传感器检测到柴油机主轴转速(或转矩)送入单片机程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的数据结果来控制计量泵将水箱中水注入乳化器,生成乳化油;③停用模式,该模式只在船舶进出港口时使用。当船舶进出港时,柴油机改用柴油燃烧时,转换开关至停用模式。此时装置处于停用状态,当柴油清洗乳化装置管路后关闭相应阀门,保护传感器等精密件。

2.2 实验数据

整套设备由以下装置组成:运行控制及指示器、柴油机烟度测试仪、乳化装置和一台电脑。设备均布置在集控室附近,整个设备的安放不会影响机舱原有的布置,同时船舶的管路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改进。在实际操作中,船员只需要掌握简单的开关切换就可以对该套设备进行操作。

对于节油率的试验,在实验室的台架上已经进行过,试验结果如下。

1)试验用柴油机基本参数。

柴油机型号 C6300ZC18B

标定功率/kW 1 323

缸径×行程/mm 330×380

气缸数 6

活塞总排量/L 161

额定转速/(r·min-1) 550

压缩比 12.5∶1

喷油压力/MPa 22.5

喷油提前角(顺车)/(°) 16~18

生产厂家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

2)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柴油机试验结果 %

从试验结果来看:在船舶常用的功率范围内(额定功率的85%~90%),使用乳化燃料能较大程度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也可以降低油耗。

3 局限性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1)设备稳定性。该套设备在设计时总共提供了5种掺水率以适应船舶运行状况,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船舶运行工况与实验室有着较大的区别,设备一直处于调试状态,故设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待提高。

2)动力损失。实船运行状况表明,在柴油机相同转速的情况下,掺水率为5%工况下使用乳化燃料时喷油量有所增加,动力影响并未得以明显降低。如果该套设备能正常实现五种工作状态,掺水率达到了21%的极限,动力损失情况有待验证。理论上,NOx排放量随着掺水率的增大逐渐减少,但掺水量增加过大时,由于油品热值过低,将影响柴油机燃烧的稳定性,最终也将会影响动力输出,如何平衡节能与动力影响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航运企业。

3)安全性问题。乳化燃料的使用意味着同等情况下进入气缸内的水分将猛然增加,而气缸内的水分与燃油中的硫分结合必然生成硫酸。随着掺水率的增加,将严重腐蚀活塞、缸套、气缸头等零部件,增加维修工作量,长时间的积累会对主机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缩短整机的使用寿命,这是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节能减排而言,船舶及航行安全是最重要的。

4)对NOx减排率的影响。从实验数据来看,该技术对NOx排放的降低率约为15%,与其它诸多文献的数据吻合。根据MARPOL公约附则Ⅵ的要求。已于2011年生效的柴油机氮氧化物TieⅡ排放要求较TieⅠ的标准降低约20%,配合了机内技术的燃油乳化技术勉强能满足该要求,而将在2016年生效的TieⅢ排放要求将较TieⅠ的标准降低约80%,按此公约要求,不管是机外合成或在线乳化技术都已不能满足其排放限值要求。因此,将燃油乳化技术作为降低NOx排放的主要方式并不十分合适。

猜你喜欢

重油氮氧化物乳化
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级配方法和重油加氢处理方法
船用调质重油燃烧及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
船舶使用850cSt重油的设计研究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低温废气再循环及低压缩比对降低欧6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通过高压直接喷射实现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氢燃烧方式
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合排放控制系统用的先进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