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皖江城市非均衡发展

2013-06-10吴其旺

关键词:马鞍山皖江池州

李 颖,吴其旺

(1.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安徽 马鞍山243011;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马鞍山分校,安徽 马鞍山243011)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到过渡到均衡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是皖江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为了推动皖江城市在非均衡条件下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皖江城市带非均衡协调发展。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

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多是依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某种理论提出,目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主要有两种模式,一个是梯度推移发展模式,另一个是增长极发展模式,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每个地区由于资源、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必然存在客观的不平衡,而这种客观不平衡性终究形成了经济技术梯度转移。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把非均衡发展看作是区域经济发展最现实的存在方式,他认为,经济发展在不同地区不会同时出现,只能是在有条件的某些地方出现,区域经济增长将会形成空间集聚,我们应当优先发展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培育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使区域内优势资源集中到增长极地区,随后再通过增长极的不断发展扩大,通过扩散效应将资源和生产要素分散到落后地区,最终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邓小平理论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出发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思想,区域内就应该要优先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某一地区,在此树立起标杆,以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然后通过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辐射连带作用,促进不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

二、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现状

2006年,安徽省出台文件《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在此纲要中,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重点发展区域,这样就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2010年1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安徽省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再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此规划范围主要是指安徽省长江流域,具体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巢湖及六安的两个县。2011年行政区域重新调整后,巢湖市被划为三块,分别调整到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本文主要结合2011年底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皖江城市带非均衡发展。

(一)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从经济总量来看,2011年皖江城市带8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67.03%,其中,GDP总量超过千亿元的有合肥(3636.10亿元)、芜湖(1658.24亿元)、马鞍山(1144.18亿元)、安庆(1215.70亿元)四座城市,铜陵、池州、滁州、宣城GDP分别为579.40亿元、372.5亿元、850.49亿元、671.4亿元。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2011年皖江城市带八个城市的GDP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其中合肥、芜湖、宣城、滁州的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5%。

从人均GDP来看,皖江城市带八城市的人均GDP差异较大。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的人均GDP均超过40000元,铜陵高达78139元;而余下安庆、池州、宣城、滁州的人均GDP都比较低,最低不足20000元。

(二)人口规模、密度和经济密度比较

从人口规模、密度和经济密度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八城市的差距也较大(见表1)。

表1:2011年皖江城市带城市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统计表

(三)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2011年,皖江城市带八城市平均三次产业结构为:8.94%、58.78%、32.28%,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较高的有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均超过10%;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高的是铜陵,具体为74.7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高的有合肥、池州、宣城。

图1:2011年皖江城市带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图

(四)主要生产要素对比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1年皖江城市带八个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为73.4%。皖江城市带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达87.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0.25%。单个城市来看,马鞍山(114.58%)投资占GDP比重最高,安庆(68.29%)是最低的。从投资总量来看,2011年,合肥(3376.97亿元)、芜湖(1354.21亿元)、马鞍山(1311亿元)三市位居前列。

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分析,2011年末,在皖江城市带八个城市中,合肥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高达5256.93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突显出了中心城市的位置。其次,芜湖(1427.56亿元)也是相对比较高的,融资环境比较宽松。

从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来看,合肥、芜湖、铜陵相对比较高,分别是586人、365人、383人。其他城市就比较少,安庆仅仅达到70人。

(五)对外开放程度分析

城市的开放度、外向度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合肥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分别是123.09亿美元和14.56亿美元,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经济外向度也是位居第一。而池州、安庆的对外开放程度就明显较弱。(见表2)

表2:2011年皖江城市带对外开放程度主要指标比较表

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历史差异,从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区域经济总量靠前的有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其中合肥在教育、金融、对外开发程度也是位居首位,这体现出作为省会城市的综合特点,具有承接产业的优势。芜湖、马鞍山、铜陵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专业性城市,它们代表着整个皖江城市带的制造业水平,在产业承接上具有竞争性。安庆、池州、宣城、滁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城镇化水平和研发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皖江城市非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因为皖江城市带目前还处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可以采取非均衡发展的布局模式,简单说就是“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分布格局。与此同时,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地区优劣势各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建设中,不同的城市、地区应该有着自己定位和职能。

(一)强化合肥的核心主导地位,加快建成区域性特大城市

从前面的数据分析来看,在皖江城市带八城市中,合肥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开放水平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应该强化合肥在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地位,加速建成区域性特大城市。

之所以把合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城市,不仅仅是因为它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本身具备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更重要的还在于合肥有着自己的创新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坚持自主创新,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这点来看,合肥拥有皖江城市带最为集中的科技创新要素,2008年,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得了国家批准,合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优势,再结合自己本身的产业和经济优势,势必会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发挥带头作用。

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市场流通、产业辐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功能,加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其次通过城市极化效应的扩大,可以在更大空间里有效地集聚、整合生产要素,推动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再者通过城市结构、空间的优化布局,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强力支撑的承接与传递作用。为此,合肥应当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合作,扩大发展空间,尽早发展为安徽省特大城市,这样一来,便可实现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现代化。在维持城市综合实力优势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更好地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实现经济增长极,成为引领安徽加速崛起的核心动力源。

(二)提升芜湖次中心城市地位,打造“芜湖经济圈”

芜湖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港口城市,自身的交通体系完善,产业创新和配套能力比较强。从改革开放至今为止,芜湖已形成了以海螺型材、新兴铸管奇瑞汽车、美的等为代表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材料、汽车、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目前除了芜湖市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外,还在各县区建立了7个各具特色的省级开发区,现如今都已成为县区经济的主导力量。

皖江城市带“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中,“双核”是指合肥、芜湖,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外开放程度还是经济规模,芜湖均与合肥有一定的差距,这对芜湖的核心地位有所影响,因而在提升芜湖次中心城市核心地位的同时,要加强芜湖周边城市马鞍山、铜陵的区域合作,注重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打造以芜湖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圈。

芜湖与南京相隔不远,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使其自然地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领头羊。芜湖有三大支柱产业,马鞍山、铜陵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通过打造“芜湖经济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在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促进产业链的高效整合,进一步加快发展研发、物流等环节,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重点承接汽车、化工、钢铁、家电、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这样有利于芜湖发展成超大型滨江城市,成为皖江城市带中核心城市,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头作用。

(三)沿江轴城市,建立串联式优势产业群

“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中,“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考虑到各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高的因素,各市应围绕沿江产业轴的总体定位,立足本地的动态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各有侧重发挥各具特色、互补性强、联系紧密的优势,强力扩大主导产业;同时相邻城市之间的主导产业应该有紧密的产业关联,各市产业之间相互串联、联为一体、共同发展,整个产业轴发展逐步向产业集群化、区域一体化方向发展。另外,沿江主导产业群也要与长三角区域形成更大的产业协作关系,使得整个皖江城市带形成串联式优势产业群。

[1]张志海.浅论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3(1).

[2]马浩.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0,(8).

[3]彭春华、曹前程.从区域经济的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策略看广州从化市的发展[J].经济师,2009,(9).

[4]2011年安徽省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马鞍山皖江池州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小鲟”过皖江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