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档案走近百姓——靖江市档案馆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纪实

2013-06-10马莲娜靖江市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靖江214500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0期
关键词:靖江市靖江档案资料

马莲娜(靖江市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靖江,214500)

如何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民生发展?靖江市档案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实现档案基础建设现代化、编研体系化、宣传教育社会化、服务方式多样化,让档案离百姓更近。

加强基础建设 让档案更利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靖江市档案馆始终坚持一手抓硬件设施建设,一手抓基础业务建设,以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倾力打造档案馆软、硬环境,不断适应百姓需求。

2006年5月,靖江市档案馆新馆作为靖江市行政中心五大主体建筑之一,与市行政中心同时开工建设,2010年1月正式启用。新馆建筑面积7353 平方米,新大楼的设计与建设不仅造型独特、别具匠心,而且设施优越、功能齐全。新馆大小库房7 个,配有阅档室、检索室、陈列室、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保管利用中心、消毒室、过渡室、接待大厅等业务和技术用房。特别是一楼查档接待大厅有450 平方米,配备了现代化的查询设备。坐在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翻阅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档案,查档者好不惬意!

设施完善了,馆内各项基础业务建设也在扎实推进。近年来,靖江市档案馆不断拓宽档案接收渠道,接收范围从机关事业单位扩大到各有关企业,接收门类由单一的文书档案拓展到专门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等。截止到2012年6月,该市106 家应进馆单位的到期文书档案已全部接收进馆;同时,还有重点地接收了婚姻、司法公证、工商注销、工业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纪检案件、科技等专门档案进馆,其中婚姻档案已接收至2011年;市档案馆还积极参与该市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将其接收进馆,已接收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档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档案、清房工作档案等共计六千三百余卷(件);积极稳妥处置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已接收19 家企业的25000 卷档案进馆。档案征集工作也颇有成效。从2008年起,该办在全市范围内全方位开展档案史料的征集活动,至2012年底,共征集到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一万两千余卷(件、张),其中包括:著名实业家刘国钧故居珍贵字画,江泽民、迟浩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靖江的珍贵照片,各种宗谱、家谱、族谱,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夏东元捐赠的珍贵资料、靖江籍两院院士刘守仁、卢锡城、盛金章等个人档案。

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该馆还进一步强化了馆藏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与保管保护。制定并完善了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编目、保密、利用、统计、鉴定、安全保卫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档案馆灾害应急预案。定期对馆藏所有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清查。2011~2012年,共计对馆藏档案五千六百余卷、五千余件,奖牌、证书等一百余件,馆藏资料29236 卷(册)重新进行了整理,对破损、褪变的档案、资料4570 张、照片271 张进行了抢救和修复,对馆藏106 件珍贵字画重新进行了修裱。另外,对馆内清理出的零散文件2210 卷、1168 件进行了鉴定、整理。馆藏所有全宗均建立了全宗卷,全宗卷内材料齐全。为了方便查阅利用,提高服务质量,靖江市档案馆建立了较为齐全、系统的检索体系,编制了包括《靖江市档案馆指南》、案卷目录、案卷文件目录、专题目录等9 种检索工具,建立了馆藏档案案卷级手检式目录449 册,文件级手检式目录1028 册,馆藏资料手检式目录14册。同时,更换了所有的检索工具装具,共计六千余盒。编制了馆藏档案数量状况统计表、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数量统计表等11 种统计台账。

拓宽编研范围 让档案更惠民

靖江市档案馆清醒地认识到,档案工作只有积极顺应时势,转变观念,将重心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对档案内容及知识的管理,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努力拓宽编研范围,注重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百姓需求,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近年来,靖江城镇化步伐加快,拆迁安置成了城乡居民讨论最多的话题,不少人对有关政策不甚了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靖江市档案馆立即着手,根据档案资料编制了《靖江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政策文件选编》《靖江市住房保障政策文件汇编》等,并向社会公布。有需要的市民可到市档案馆接待大厅翻阅查看。

《靖江年鉴》从首鉴编纂、出版、发行,至今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已成为该馆一个编研品牌。作为展示每一年靖江经济社会发展新成果、汇辑市情信息的资料性文献,《靖江年鉴》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百姓中很受欢迎。从2010年起,为充分发挥年鉴的资政、存史、育人功能,该馆开始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乡镇农家书屋免费赠送《靖江年鉴》。

像这样惠民的例子还有很多。从2008年至2012年,该馆按照社会和公众需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利用馆藏档案资料共编制了二十余种约500 万字的专题资料和文件汇编,其中包括:《历史的脚步——靖江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选》《竹林枪声集》《烙痕集》《奋斗的足迹——靖江市省级以上劳模先进事迹材料汇编》《靖江“文化大革命”史纲》《我是靖江人》等,市民在市档案馆一楼查档大厅休闲区可自行翻阅学习。这些档案汇编资料为领导决策和全市中心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靖江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有关领导还在编研资料上作了亲笔批示。

放大宣传效应 让档案更亲民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档案馆是一个严肃而又神秘的场所,缺乏亲和力。为了打破这种隔阂和偏见,近年来,靖江市档案馆充分放大宣传教育功能,利用自身优势精心打造宣传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各类档案展览教育活动,拓展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逐步揭开档案的神秘面纱,让现代靖江人跨越锈迹斑驳的历史时空,与历史进行近距离对话,感受靖江的百年巨变,消除与档案之间的距离感,进而不断增强档案意识,让百姓体会到档案就在你我身边,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使档案与百姓更亲近。

在靖江市档案馆内,建有展出面积200 平方米的靖江档案史料陈列馆。这里是靖江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经常来光顾的地方。该陈列馆紧扣“知我靖江、爱我靖江、兴我靖江”这一爱乡爱国教育主题,突出“窗口”与“名片”这一功能,整个展览主体内容分为沧桑掠影、红色记忆、亲切关怀、人杰地灵和发展新篇5 个部分,全面介绍了靖江自开埠以来至1978年的发展历程。

由靖江市史志档案办承办的“改革开放,科学发展——靖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览馆”已于近日开展。该展览馆主要展示靖江市1978年至2012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面积约1000 平方米。该展馆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将单调古板的档案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将与靖江市档案馆已建成的“靖江档案史料陈列馆”共同构成靖江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对外宣传推介靖江的崭新窗口。

除固定的陈列馆外,在靖江市档案馆一楼、二楼还设有开放式活动展厅,作为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开展宣传教育的场所,面积约800 平方米。2008年,靖江市史志档案办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精心编排,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建国60 周年辉煌成就图片展,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11年,靖江市史志档案办又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建党90 周年大型书画展,同样好评如潮,参观人数众多。2008~2012年,该办先后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8 次专题展览,参观人数达3 万余人次。该办还积极参与泰州市与靖江市组织的各类宣传活动,如:配合泰州电视台一台《辉煌足迹》革命历史事件系列片、二台《直播生活》栏目、泰州晚报《打过长江去》专栏等完成十余篇专门报道;与靖江市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联合制作《马洲档案》《兰台新姿》《马洲英烈》等专题节目;制作宣传专题片《柳溥庆》;在《靖江日报》开辟《靖江英烈》《红色记忆》系列专栏,提供专题报道二十余篇等等。2012年上半年,在泰州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等六部门举办的“忆光荣历史,讲革命故事”征文比赛中,该办利用档案资料撰写宣传文章4 篇,其中有2 篇分获二、三等奖。2012年5月,靖江市档案馆被泰州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转变服务方式 让档案更便民

走进靖江市档案馆查档接待大厅,迎面而来的是工作人员的一张张笑脸,报出想要查阅的劳动人事档案后,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不到一分钟就找到了查档者所需的数字化版本的档案。查档者惊喜:“现在查阅档案变得如此快捷,真是太方便了。”

近年来,靖江市档案馆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思路,加快转变服务方式,使老百姓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2009年8月,靖江市在泰州地区率先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当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并被作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程,以及“数字靖江”建设和靖江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市财政预算逐年投入。目前,市档案馆已完成馆藏利用率高,涉及民生的劳动、人事、婚姻等档案约500 万页的数字化加工;馆藏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县志档案等珍贵重要档案已建立了全文数据库;馆藏照片档案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同时对馆藏部分音视频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已建立一百九十余万条的馆藏文书档案、资料的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针对社会各界对档案资源的不同需求,建立了民国档案、第二次人口普查档案、劳动人事档案等18 个专题数据库;档案查询实现了电子登陆、身份证识别、原文打印等全文数字化查档。

2006年11月,靖江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在靖江市档案馆设立。作为靖江市政务信息公开场所,目前,该中心面积达200 平方米,配备了计算机、复印机、书柜等查询设施设备。全市相关单位都能及时将应主动公开的信息报送至市档案馆。市档案馆按照要求及时将各部门上报的政府公开信息的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进行整理、编目,并上传至现行文件查询利用系统,便于群众及时查阅。开放式的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为市民百姓及时了解政务信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场所。

2009年8月,靖江史志档案信息网正式开通。2012年7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靖江史志档案信息网进行了改版重建,改建后的网站包含12 个一级类目、25 个二级类目,具有网上档案资料查阅、咨询、预约、投诉、互动等办事功能,条理更清晰,功能更强大,界面更友好。靖江史志档案信息网已成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档案服务的又一个新平台。

为方便市民查阅,靖江市档案馆及时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解密划控和开放鉴定,并将应开放的档案资料及时向社会开放。部分开放档案目录、已公开信息目录、开放资料目录还可实现网上查询。目前,馆内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档案划控工作已全部完成,对社会开放档案共计99 个全宗18143 卷、资料22889 册。

为保障服务质量,市档案馆建立健全了各项服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努力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在日常接待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熟练的服务技能、文明的礼仪举止、良好的职业形象,做到一腔热情迎客、一片诚心服务、一声再见相送,同时还开通了电话、传真、信函、预约查档等服务,让百姓查档更舒心。

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精细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为市民百姓查阅利用档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市档案馆一改过去“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象,查档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靖江市档案馆自2010年元月搬迁至新馆后,接待查档人数和利用档案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到2012年,共接待查阅利用者一万两千余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五万余卷次,复制档案资料两万余张。大多数查档者都能满怀期待而来,满意而归。

靖江市档案馆以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抓手,带动了档案馆综合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市档案馆继2011年11月7日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测评后,2012年11月14日又以高分成功晋升成为苏中、苏北地区首家市(县)级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靖江市史志档案办也在2012年度靖江市市级机关综合考评中首次获评先进单位。

猜你喜欢

靖江市靖江档案资料
靖江市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路探讨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靖江市用“铁脚板”跑出“安全感”
靖江市行刑衔接严处买卖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
桂林靖江王陵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