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2013-06-08马建芳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马建芳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这种方法受到忽视,很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进行宣传和使用。本文以我党十八大召开之际,对我们党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进行反思,并结合在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正确应用,以更好地发挥这一方法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13-02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含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党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工作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们面临如下问题: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受到社会经济冲击

在新时期,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经济利益的作用使人们过多考虑个人、小团体的利益,一部分人的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金钱至上、惟利是图、享乐主义成为他们的人生信条。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大、涉及面广,给社会造成不良风气,尤其是对广大高校在读学生产生巨大的毒害作用。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低效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以忠诚、热爱和报效祖国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人生失去目标和方向,行动失去动力,只去追求眼前的一点物质利益,贪图物质享受。造成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低效,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3.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趋于形式化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在校园里热忠于搞各种活动、形象设计往往给人一种误导,似乎声势越大,所达到的效果越好。比如有的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往往在具有象征意义的某个纪念日到来之际,作几场专题报告,举行一些形式上的会议,组织一两次参观学习,出几期专刊等,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缺乏新意,并且显得简单死板,没有体现出自身的鲜明特点。实质上这些校方并没弄清楚的就是活动的核心是观念深入人心,其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最表层的才是各种活动的表现形式。如果表层的形式脱离了深层的基础,这样的活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贯彻团中央下达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搞的各种宣传活动不是一种形式主义,不是在作秀,更不能说活动过后就扔在一边就不管了。我们所需要的是接受这种爱国教育观念,并且能够在思想和行为上得以体现。

三.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爱国主义”当作一个专题来讲。要联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涵义: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紧密相联。并联系“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强调指出: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公民的一项神圣义务。通过系统教学,让他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历遭劫难,而仍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大法宝。同时,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观念扎根于学生心中。

2.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都有所不同。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虽然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但是也具有共同的内容和特点,这就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

3.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有了爱国主义的情愫,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位,才会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国主义教育既需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其本身也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只有有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才能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为在校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1990年5月4日。

[2] 田建国,《树立以人才为本大学德育新理念》,《中国高等教育》, 2004年第五期

[3] 黄志坚.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新探[J].教育评论.2008.(4).p26.

[4] 方增泉《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J〕.北京党史,2009,(4):34.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