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浇箱涵施工工艺及应用实例

2013-06-08张金龙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

张金龙

【摘 要】本文介绍了辽开高速K72+309现浇箱涵施工过程,阐述了现浇箱涵的施工工艺,该工艺施工速度快,且能保证箱涵的质量。

【关键词】辽开高速 现浇箱涵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23-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高速项目投入建设,旧工艺、旧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公路建设的施工要求,现浇箱涵具有整体性好、耐久性强等优良特点,在许多高速公路工程中被采用,本文通过辽开高速第5合同段K72+309现浇箱涵施工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对从现浇箱涵的施工工艺作出了介绍。

二、工程概况

K72+309箱涵中心桩号为K72+309,为1-7m钢筋混凝土箱涵,涵长38.43m,与主线交角90°,桥型结构: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箱涵。

三、箱涵施工工艺

1. 前期工作准备:(1) 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寇河砂。其中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小于25%,0. 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在70%--92%范围内,最大杂质含量小于2%。(2)粗集料选用级配良好的关山碎石,碎石质地坚硬,杂质含量不大于2%。(3)水泥:现浇混凝土采用铁新水泥,标号为42.5级,初凝时间不早于2.5h。每批水泥进到均需有厂家试验证明、质量报告,水泥进场后,均进行取样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坚决不使用于工程中。水泥进场后按规定存放,以防止受潮。(4) 箱涵C30砼坍落度控制在70~90mm范围内,水泥用量为438㎏/m3,水灰比为0.48,砂率为35%。(5) 钢筋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

2. 基坑施工:(1) 施工放样:用全站仪导出涵台专用控制点,再根据控制点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放样合格后开始挖基。测量时要先测出地面标高,以便确定开挖深度,按设计基础平面尺寸每边加50cm作为基础底尺寸,按土质情况放出基坑上尺寸线,并洒白灰标出。(2) 挖基:施工放样合格后,视地质情况,采用挖掘机清除表土至基底标高以上10~20cm处,机械配合人工清理基坑至设计标高,注意不得超挖。开挖时应做好排水设施,在基础周围设集水沟,并在一角设集水池,用水泵向外抽水,基础开挖后,换填砂砾垫层(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被雨水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

3. 支架的设计与施工

支架采用脚手架拼制,形式为满堂式支架,支架横竖杆间距都为90cm,支架搭设前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地基沉降、变形,支架底脚铺设道木。为了加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要在已搭设好的支架上沿桥纵、横两个方向加设剪力撑,剪力撑用钢管来做,与地平面成45?角,剪力撑与脚手架必须用碗扣扣紧。基础排水必须做好,支架基础防止水浸降低承载能力,支架找平通过上下托架调平。

支架搭设后,为验证其承载力、消除支架的塑性变形及部分弹性变形的不利影响,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陷,应对支架进行预压处理,预压荷载为箱涵顶板重量,预压应分级进行,每级荷载为单位面积上箱涵顶板的重量,最后一级荷载维持在24h以上,安排专人每隔2~4h进行观测一次,最后将观测的数值做为搭设支架的预拱度,观测值即是要预留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变形量之和,然后再逐级卸载。在脚手架中应设有合适的千斤顶或楔块,以便调整在浇筑混凝土前或浇筑混凝土时脚手架的沉降,脚手架的预计沉降值不应超过20mm,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应逐级进行观测。测量支架变形值,如沉降及变形值满足规范要求,则认定支架合格。支架支立牢固后在脚手架顶面横桥向铺设I18工字钢,间距为1m,然后在其上顺桥向铺设10cm×10cm方木,间距为0.5m,方木上铺设底模板,底模板的标高用碰头楔调整。

4. 钢筋加工及支立模板

(1) 钢筋的加工及制作

a 钢筋的保护及贮存: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应贮存于地面以上0.5m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上,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b 钢筋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应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 c 钢筋的加工:① 所有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工作均应在钢筋场内进行。② 钢筋应按图纸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③ 钢筋的焊缝长度应满足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

(2) 支立模板

钢筋绑扎完毕后即可进行模板拼装,模板采用1.2m×1.5m厚5mm钢模板,拼装前模板先用角磨机进行清理,清理完再刷模板油,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条粘贴密封,以防止漏浆。模板加固采用拉杆加钢管支顶的方式,在模板里使用间距50cm、直径16mm的圆钢拉杆(外套直径18mm的PVC管),在模板外使用横纵间隔50cm双排钢管加固,模板支顶使用钢管加托架支顶。本涵内四角及台后两侧均设有倒角,为保证整体线形美观,倒角模板采用木模板。木模和钢模接触面按倒角角度把木模切面,并在钢木结合接触处面用双面胶条堵缝,以减少钢木结合处漏浆。模板安装前进行试拼,尺寸、接缝、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侧模拼装后在四个耳墙边角上进行施工平面放样,放样后挂线以确定0#、1#耳墙模板在一条直线上。模板需按线支立,逐节拼装,以保证箱涵整体线性顺畅。

5. 砼施工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搅拌,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施工时分段分层浇筑,整个箱涵现浇分为2次浇筑,先浇筑基础部分(浇筑至涵内下面两个倒角顶面),再浇筑涵身和顶板。在砼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砼施工。基础完成后再次浇筑上部时,应先浇筑腹板,最后浇筑顶板(分段、分层的目的在于减少一次浇筑砼的数量,减少新浇砼对已初凝砼的影响,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也使支架得到预压,避免不均匀沉降)。两侧腹板应同步、均匀、分层浇筑,分层厚度300mm,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结合振捣,振捣要均匀,防止漏振或过振。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检查支架、模板是否有变形,模板接缝是否漏浆,发现问题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为保证箱涵顶板的平整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人工用抹子抹平。

当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模,拆模时要小心,保证砼表面不损坏,在混凝土拆模后,如混凝土表面需要修补时,应及时进行外观修补,在拆模后1小时内(常温情况下)用1:1白水泥与灰水泥之比,不加水干粉状抹至混凝土表面上蜂窝处可清除蜂窝现象,修补过后的混凝土不可立即浇水养护。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混凝土整体颜色一致,缺点是缺乏光洁度,如是大面积蜂窝且蜂窝的直径较大或有麻面情况此种修补方法不适应(按以上方法施工一般不会出现此现象),在低温情况下混凝土拆模后也不可使用此种修补方法。混凝土养生用高压泵喷水雾并覆盖养护,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箱涵混凝土应制作标养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

6. 沉降逢施工

在箱涵施工中,沉降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沉降缝要上下竖直,基础、涵身、顶板沉降缝要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当箱涵不均匀沉降时,箱涵整体造成挤压)。沉降缝设计为2cm宽,缝内填塞沥青麻絮,在填塞沥青麻絮时,应先把沥青麻絮原材料控制成绳状,然后浸泡液体沥青,取出预留在沉降缝的木板,把沥青麻絮置入沉降缝防水层处,置入后不可立即施作防水层,应待沥青麻絮即将风干时把沥青麻絮压实紧密,如有出入,在加入沥青麻絮用相同方法做到沥青麻絮密实,然后再施作防水层从而使防水层起到防水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辽开高速的K72+309现浇箱涵施工中我们采用了上述工艺,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现浇箱涵施工做出的一点总结,有不足之处恳请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使之完善。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泡沫混凝土结合小方桩软基拼宽路基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探讨
浅谈SMA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研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