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敬明:历史的孤儿,物质的病人

2013-05-30黄平

新民周刊 2013年26期
关键词:双学位郭敬明韩寒

黄平

关于《小时代》的争论,正在发酵为一起文化事件。郭敬明自出道以来由于“抄袭”等一直被争议不断,这次从小说到电影,争议溢出了文学界,演变成社会公共话题。《小时代》6月27日首映后,这场论战首先在短兵相接的微博上爆发,影评人周黎明、史航发表微博批评《小时代》故事虚假、演技拙劣、价值观拜金。而一贯回避争议、闷声发大财的郭敬明,这次高调地在微博上回击,指责周黎明等不理解青春与奋斗,伤害了少女们的价值观。郭敬明的粉丝们回应的方式更直接,他们认为凡是批评《小时代》的人无非三点:你老了、你嫉妒、你是枪手。在各种涉及生理器官的山呼海啸中,这些粉丝们簇拥着郭敬明得胜回营。

以郭敬明為代表的《小时代》团队,这次格外在意《小时代》的口碑,这是一桩几个亿的生意。在电影深度依赖口碑营销的当下,《小时代》的毁誉对于票房十分重要。郭敬明在上映前用尽心思炒作,比如以巧妙的“日韩”调戏老对手韩寒,不断刺激舆论对于他本人的关注。然而,最终泄露了郭敬明内心真实想法的,是郭敬明本人。郭敬明不是一直表示他讲的是青春与奋斗么,那就请看《小时代2.0》第205页:“两个街角的拐弯,顾里搞得头昏脑涨。宫洺此刻仿佛有点儿清醒了过来,他终于会说话了,虽然他只会说那么一句:‘千万别吐在车上,这车是我爸的!——由此可见,这句话绝对来自他理性的最深处的恐惧,也许就算他整个人已经昏迷了,他依然会在昏迷中高喊:‘这车是我爸的!”

“这车是我爸的”戳穿了顾里、宫洺以及《小时代》中一切“富二代”的假面具,尽管宫洺们摆出一副精明能干的冰雪王爵的样子,骨子里不过是可怜的寄生虫。《小时代》之中的俊男美女们大肆购买名牌,但试问哪一个包、哪一双靴子是自己凭本事赚的,连顾源的妈妈都知道,教训儿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停掉他的信用卡。郭敬明一直强调顾里很努力,靠的是自己的奋斗,选修双学位等等。这是在装傻,顾里如果不是出身豪门,不必说双学位,再修十个学位也不能过上她的生活!

同样是青春,郭敬明的青春无法面对韩寒笔下的青春,韩寒为自己的郊区兄弟们算着生活账,收入多少,房价若干,他哀悼着富士康宿舍楼下的鲜血:“在未来的十年里,这些年轻人都是无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本该在心中的热血,它涂在地上。”

韩寒的“热血”,被郭敬明的《小时代》置换为“热雪”(该片插曲),变成一种“柔软而无邪”的存在。可悲的是,居然有大量粉丝认同这种软体动物般的生活方式。诚然有比《小时代》远为恶劣的作品,但很少有像《小时代》这样精明而自觉地争夺对于青春与时代的定义。在这个意义上,正在发生的这场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对于郭敬明的批评,是“大时代”与“小时代”的较量。处在历史转型关头的当代中国,不能接受郭敬明“小时代”的定义;面临生活危机的一代青年,不能接受郭敬明式的奋斗与梦想。我们必须直面自己真实的生活与命运。

笔者承认,和真实的自我相遇是艰难的。郭敬明的畅销不衰,暴露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病灶。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和郭敬明相似:既是历史的孤儿,也是物质的病人。伴随着90年代的巨大转型,青年一代面临着价值观的真空与虚无,一切宏大的意义言说都暴露出不可信的一面,最终能够清晰感知到的只有自我。郭敬明的作品很好地迎合着这个膨胀而孤独的自我,不断地用物质的幻觉、用不经推敲的梦想予以慰藉。从郭敬明到郭美美,普遍陷入分裂而虚空的处境,偏执而痴迷地用外在的奢侈品,掩饰自己灵魂的虚弱。刚刚过完三十岁生日的郭敬明,不知道是否还记得自己处女作《孤独》的结尾: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十多年过去了,郭敬明依然不知道。他最终只能无法抵抗地让大时代闯入小时代,由真实的大火,将小时代焚烧得干干净净。

猜你喜欢

双学位郭敬明韩寒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双学位教育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分析
我国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政策研究
The Fall of Han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中原工学院双学位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