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宁黄鸡在不同饲养条件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研究

2013-05-30邬恩荣何大勇王宗沛张才乔

浙江畜牧兽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黄鸡放养密度血样

邬恩荣,李 莎,何大勇,王宗沛 ,张才乔

(1.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8;2.宁海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3.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

禽流感(AI)侵袭多种禽类的呼吸道、消化道或神经系统,在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 或低致病性禽流感H7 后,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1]。研究表明,禽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病规律与当地当时的气温、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环境因素相关。中国大陆禽流感疫情大都发生在各省的省会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并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一级河流和湖泊周边,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2]。此外,不同禽类品种之间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也有差异[3]。鉴于养殖环境和禽类品种对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本研究对宁海县振宁黄鸡养殖场户开展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监测,研究不同饲养条件对振宁黄鸡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从养殖场环境因素考虑来提高禽类抵抗力,降低养殖户损失的具体措施,同时也为振宁黄鸡免疫功能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研究提供生产层面的数据,特进行本试验,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按照国家动物防疫要求,对振宁黄鸡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具体免疫程序如下:商品鸡分别在18日龄和48日龄实施禽流感疫苗免疫,皮下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Re-5+Re-4,辽宁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172 个振宁黄鸡商品鸡场的免疫鸡群进行随机采血,每羽翅下静脉采血3 ml,分离血清,共采集血样3573 份。

1.2 抗体检测 禽流感病毒抗体测定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18936-2003)“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

1.3 统计分析 按照养鸡场地理位置将养殖场粗略分为道路旁、居民区、偏远区三类;按放养场地类型分为耕地、草林地、沙滩地三类;按照活动场放养密度分为低(>667 m2/千羽)、中(333~667 m2/千羽)和高(<333 m2/千羽)三类。抗体水平值所占比例% =抗体水平值所占统计数/该类型样本检测总份数× 100% 。用GraphPad Prism 5 软件的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Wilcoxon 符号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季节禽流感抗体水平比较 详见表1。

表1 不同季节90日龄振宁黄鸡禽流感抗体滴度分布

由表1可见,3~5月振宁黄鸡禽流感抗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可能与当地气温转暖,冷应激逐步减轻有关;6~8月为高温高湿季节,抗体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9~10月天气逐渐转凉,鸡群抗体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此后气温转冷,抗体水平有所下降。5月是振宁黄鸡禽流感免疫水平最好时期。

2.2 不同放养密度禽流感抗体水平比较 详见表2。

表2 不同饲养条件90日龄鸡禽流感疫苗抗体滴度的分布

由表2可见,采自活动场放养密度较低的振宁黄鸡(血样1865 份)和采自放养密度中等的振宁黄鸡(血样1338 份)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相近,前者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来自活动场放养密度较高的振宁黄鸡(血样110 份,P <0.05)。

2.3 不同地理位置禽流感抗体水平比较 详见表2。

由表2可见,禽流感疫苗抗体水平较高的采自道路附近的鸡场,309 份血样的平均滴度为7.5log2,其次为采自偏远地带养鸡场,其2661 份血样的平均滴度为7.2log2,较差的为位于居民生活区鸡场,其110 份血样的抗体平均滴度为7.0log2。道路旁鸡场的鸡群禽流感抗体水平曲线顶峰出现在8.0log2 处,偏远地区和居民生活区的顶峰都出现在7.0log2 处。来自道路附近、偏远区和居民区的鸡群免疫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 <0.05)。

2.4 不同类型放养场地禽流感抗体水平比较 详见表2。

由表2可见,禽流感抗体水平较高的采自耕地放养鸡场,1364 份血样的平均值为7.3log2,其次为草林地放养鸡场,1580 份血样的平均值为7.12log2,较差的为沙滩地放养鸡场,369 份血样的禽流感抗体平均值为7.09log2。耕地、草林地、沙滩地3 条曲线的峰值均出现在7.0log2 处、且出现频率比例相当,在8.0log2 处出现频率比例差异明显。放养耕地的振宁黄鸡血样中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和草林地及沙滩地的差异显著(P <0.05),放养草林地和放养沙滩地之间差异不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气候对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日光和干燥对多数病原体具有致死作用。反之,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则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鸡群的免疫系统,影响免疫效果[4]。牛爱军等(2006)[5]研究表明,高温环境下肉仔鸡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常温环境;黄炎坤等(2012)[6]研究表明,低温季节鸡群死淘率显著高于常温季节。本研究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气温适宜的季节,振宁黄鸡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处于最佳水平。

生产实践表明,放养有助于恢复鸡群原始的栖息习性,放养密度大小是动物福利的重要指标。放养密度越小,通风、自然光照良好,场内相对湿度较低,动物粪便病原无害化处理效果增强,霉菌、球虫等病原微生物繁衍能得到有效抑制。从鸡群自身来看,放养密度越小,活动空间越大,运动量和青饲料、野外昆虫随机采食量增大,机体营养水平和免疫水平就越高[7]。但有文献报道,15 羽/m2、20 羽/m2或25 羽/m2的放养密度之间鸡群免疫抗体水平变化不显著[8],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外界环境因素对禽类机体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环境中的噪声、人类日常生活及微生物气溶胶等各类应激因素都会对鸡体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产生影响,重者引发疫病甚至死亡[9]。居民生活区周围饲养的家禽与人类毗邻而居,鸡群受人类日常生活近距离影响较大,燥声、震动等都可能给鸡体造成惊吓,所以免疫效果较差。道路附近交通带来的噪声、过往畜禽散发的微生物气溶胶对鸡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本研究表明偏远地区鸡群抗体水平不如道路附近,其原因可能是偏远地区养殖场野鸟活动较多,而野鸟与放养鸡之间的疫病传播机率比道路附近养殖场要高。有研究表明,迁徙的鸟类在新病原生物的引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0]。鸡白天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放养场地自由活动、采食,作为放养场的耕地、草林地、沙滩地的土壤松软程度、地表植被覆盖等均有较大差异。耕地松软,地力最为肥沃,各类生物容易繁衍;沙滩地坚硬,土地贫瘠,植物生长困难,环境中昆虫等活物较少;草林地则居中;土地肥力越肥沃,植被就越丰富,青绿饲料采食量就越多,就越能提高鸡群的抗应激能力。

以上结果表明,环境条件可影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其中在气候适宜的季节、以较小或适中的放养密度、在道路附近且以耕地作为放养场地的饲养场都有利于明显提高振宁黄鸡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

[1]Chmielewski R,Swayne DE.Avian influenza:public health and food safety concerns [J].Annu.Rev.Food Sci.Technol.,2011,2:37-57.

[2]方立群,曹春香,陈国胜,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1):839-842.

[3]张根祥,刘晓瑛,戚一鸣,等.余姚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J].浙江畜牧兽医,2009,34(3):28.

[4]刘忠琛,逢金良,刘宝才.非疫苗因素对鸡免疫效果的影响[J].湖北畜牧兽医,2000(2):32.

[5]牛爱军.不同温度的高温环境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J].潍坊学院学报,2006,6(2):85-86.

[6]黄炎坤,刘 健,范佳英,等.鸡舍内环境季节性变化与鸡群死淘率的关联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6):57-60.

[7]Mustafa MY,Muneer MA,Anjum AA,et al.Influence of stocking density on immune response of broilers 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J].Pak.J.Life Soc.Sci.,2010,8(1):7-10.

[8]Turkyilmaz MK.The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stress reaction in broiler chickens during summer[J].Turk.J.Vet.Anim.Sci,2008,32(1):31-36.

[9]张红双,秦 梅,柴同杰,等.不同养殖环境对商品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1):34-38.

[10]Hoye BJ,Munster VJ,Nishiura H,et al.Reconstructing an annual cycle of interaction:natural infection and antibody dynamics to avian influenza along a migratory flyway[J].Oikos,2011,120:748-755.

猜你喜欢

黄鸡放养密度血样
血常规样本采集时间、分装时间及放置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乱用成语的忘忘熊
枫叶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淘气的小黄鸡
抢虫子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不同放养密度对有机稻株型塑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