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模式下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3-05-28周宝玉孙玉梅

实践新课程 2013年6期
关键词:纲要导学历史

周宝玉 孙玉梅

学校的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初步总结了经验和理论。本文主要想探究五步导学模式下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高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厌恶教师的“满堂灌”,希望能发挥自己的潜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历史,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其中的问题和规律。

所以,为了完成历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上课之前要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导学纲要

这个导学纲要,既要体现教学目标,又要有血有肉、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到达知识的彼岸。导学纲要的设计要依据“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同所有问题提出一样,导学纲要的提出前提也是“问题”。例如我在讲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这一课时,主要就是通过自主学习导学纲要,让学生来自主学习。首先导学纲要要设问: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那其他几项发明像印刷术、火药又是怎样发明的呢?2.雕版印刷术的原理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介绍,进行复述,并模拟雕版印刷的制作和印刷过程。3.火药何时开始用于军事上?想一想古代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

通过设计这样的导学纲要,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呈现出“接受史实——理解史论——掌握历史方法”的梯次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氛围中,自主思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把握,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创新,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学习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所设计的自主探究问题,一要适度,即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二是多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三是要有梯度,不能是一问一答的简易交流,而是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四是探究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避免产生畏惧情绪,以维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确保学生思维和知识的正向迁移;同时提出与选择问题时,要注重思维含量,问题要有思考价值。

二、上课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聆听

利用导学纲要上课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争取深入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并及时给予点拨引导,直到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向既定教学目标迈进。比如,在学生学习“授时历”时,它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会这么精确?它为什么会指导农业生产?如何指导?在进一步解释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拓展知识面。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合作讨论积极发言,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对历史事物的见解和认识。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发言中有好的创意,就予以赞扬,发现错误就加以启发、引导、纠正。教师更要发现学生发言背后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思考历史问题、怎样学习历史,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通过“导”,引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导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是一种内在的对知识需要的行为表现。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上,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做的:

1.通过导学纲要中的课标要求,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为何要学习历史。历史的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理解学习历史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初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上,我让学生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历史?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然后,我从人类个体、人类社会、哲学等方面介绍了学习历史的目的与意义。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更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讲,如在学习文化知识内容时,就联系语文课中学生学过的文学作品,使学生明白文史不分家的道理,要想去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真谛,离不开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同样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作品,也只有结合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个人经历才能深入地理解各个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像《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它的产生就是那个时代环境下艺术发展的结果。再就是,我还常根据时事热点进行启发诱导,因为政史不分家,时事热点不仅为公众关注,学生也极感兴趣,把握一定的时事热点,结合历史知识向学生展示学习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时事热点的产生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总是同某些历史事件相联系,以此通过分析时事热点的因果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导学中的师生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不只是“授业、解惑”,还必须投入情感。其实,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尊重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方面我是这做的:一是避免采用引起学生反感的做法,如上课过于严肃,对待学生的回答错误没有正确理解,挖苦学生。这样其结果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性。二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每一位学生充当课堂教学的主角,鼓励学生参加小组合作,讨论,对每一次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历史中的困难。

四、通过导学纲要要让学生学会自读教材

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导”的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通过导学设计指导学习方法,就是教师要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及时告诉学生各种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培养学生按导学纲要的要求提升自学能力,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指导常用的自读教材的方法。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的:

1.结合导学纲要的目标要求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缩影和提纲,是一根“链条”,抓住这根“链条”就能掌握全书的主要内容、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

2.根据导学纲要中的问题设计自读正文。阅读教科书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在阅读课文时,一是要让学生注意课文内的历史名词和概念、历史时间,二是要学生把课文中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出来;三是进一步指导学生根据导学纲要学会整理提纲,不断巩固提高所学知识。

3.根据导学纲要读懂地图、插图。新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地图和插图。地图是通过简明的符号,显示历史发生的空间位置,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空间概念。插图包括人物画像、人物活动、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它们生动地、具体地补充和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内容。通过导学纲要中针对地图和插图的问题设计去读图,首先要识图,即识别地图的类别,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还要把课文和地图有机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总之,在五步导学模式下的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走出传统的“讲授”历史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和目标,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出发,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根据导学纲要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长春市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纲要导学历史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新历史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我是小导游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