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思考

2013-05-28李晓霞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主体

李晓霞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不浓是导致学生上课态度消极;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满意直接原因。那么,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兴趣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兴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从事过多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后,使我清晰的意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整体不佳,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上课态度消极、精力不集中,在科技发达的环境下,人手一部触摸屏手机,时不时地划两下,更是学生不认真听讲的直接理由;其次是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是专业课,可学可不学;最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满意,觉的自己很失败,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价值。总之,“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教学情绪低落”。个人认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不浓是造成上述种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那么,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讲清学习课程和具体模块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如果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学习了这门课后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什么用,那么学生就会丧失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动力,就会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必须在第一堂课中给学生讲清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就是讲清楚学习具体模块知识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到即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如下:它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信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学习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内容,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学生今后作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必备技能的基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在课堂上要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教学理念”,并在每堂课中认真贯彻执行,把它变为自己的教学习惯。这是一个难点,因为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是主体”的现象,这时教师会发现学生出现精力不集中、烦躁、犯困等现象。

教师的主导主要包含两个意思:第一是引导,引导学生去学什么内容;第二是启发,在关键时候启发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关的实例作为教学案例,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体现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在每部分知识的讲授前都要分析学情,由于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简单性、难易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创新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必须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不断巡视,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遇到“集体”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教师端演示讲解。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应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设问式、任务驱动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或几种方法相结合的直观性教学。

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学。所以这决定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一定要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个人认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具体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练习,练习后互评,沟通思路,总结方法。2、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让学生发现、总结知识点的学习规律,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3、给学生留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严格执行课堂管理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课堂的管理也是这样。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仅仅用教师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布置任务来调动是远远不够的。在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标准是: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50%。对一门课程来讲,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表现应该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应该更高一点才合理。基于这个考虑,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我院制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标准。这一考核标准主要从学生上课出勤、课堂学习表现和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等3个方面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例如,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以及对问题的探究情况,在一学期我们会安排三次让学生填写评价表的活动,让他们从知识掌握情况,课堂表现,问题探究与其他同学沟通方面分别作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最后以具体的分数体现。实践证明,这个制度切实可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用情感感染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榜样和模范,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化身和行为的典范。首先,教师要爱学生,不管是调皮的学生,自控力差的学生、还是内向的学生,都要时刻观察他们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去感染他们,去鼓励他们。如果教师漠视不管放任自流,那么他们就会彻底放弃自己。要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在关心他,在意他,他们便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其次,教师要不断钻研,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再次,教师要博览群书,以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折服学生。一个面带笑容、积极乐观、饱含激情、以身作则的教师非常受学生欢迎,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五、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一说到“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会想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因此望而却步,兴致索然,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兴趣等实例,然后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具体的知识。例如在讲到word模块排版时,会让学生做相关专业的电子小报(主要练习学生的编辑排版能力),在讲到excel模块时,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接触到的学生信息表或成绩登记表通过excel电子表格完成相应的数据输入、数据表格格式化、数据计算、数据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当然这些表是教师设计好的,融汇整个excel模块的知识,在讲到powerpoint模块时,会让学生做一个关于景点的宣传片。学生觉得这些案例任务与他们很接近,在做中学,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提升课堂学习氛围。

总之,要改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枯燥无味和消极态度,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兴趣的措施都可以大胆地尝试。只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便会改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林 吕雅君. 计算机应用技能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2]曲池峰 殷泽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0.

[3]叶林 吕雅君. 计算机应用技能基础教程.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8.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主体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