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讨

2013-05-28王楠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摘 要】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基本上都是大班型授课,这给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大大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大班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

一、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理念方面

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自身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课程定位不准确;偏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较少地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实效。

2. 教学内容方面

因为学时数较少,很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在课堂上深入展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都是大班型上课,相较于小班型,难于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3. 教学方法方面

理论课教学仍较多运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教学的方法单一;受大班型教学的限制,师生互动难;大班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形式需要优化创新。

4. 教学手段方面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其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实用性需要加强;另外多数高校只是利用网络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但通过网络为教学服务,建立网络教学网站的任务,目前还没有完成。

5. 教学管理方面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规定:高等学校要按照本通知要求,“主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学分,32-36学时。”但多数高校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执行的教学时数达不到相关文件规定;

(2)课程缺少连贯性: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就结束了,但一个学生在校时间共有6~8个学期,其他几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都是空白,这样不利于学生连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授课班型大,给课堂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在超过150人的大班型课堂上,由于教师的监控能力有限,对一些学生的违纪行为却无法一一纠正;而且,大班型教学的教室空间大,干扰多,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信息损失多,这些因素都使得听课质量难以保证。

二、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应实现五个转变

(一)教学理念应实从现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心理成长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目标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导向性,而是更强调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体悟,从而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知情意行的恰当模式。

(二)教学内容应实现从注重知识体系到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转变

教学内容的设置要选择与大学生成长、成材密切相关的内容,注重解决学生当下最困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教学方法应实现从注重单纯讲授到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突出体验性和实践性,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问答法、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测验法、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实现自我成长。

(四)教学手段应实现从注重课堂教学到注重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让教学网站同步教学,将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或者没有时间完成的任务通过教学网站来完成,发挥课堂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

(五)教学管理应实现课程设置从阶段性到连贯性的转变

按照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文件的要求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满足文件规定的学时要求,并将这些学时分布在学生整个在校的各个学期,从而使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各个阶段的心理困惑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

三、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讨

(一)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准确定位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转变学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误解,端正学生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在助人、自助的实践中,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完善自我、和谐身心、健全人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保证

1. 从课程设置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

根据科生在校时间长短,将总学时数平均分配在各个学期,然后根据学期不同,学生心理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制订授课计划,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方案,这样既解决了课程连贯性的问题,也让在不同时期遇到不同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从课堂上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以及老师的及时辅导。

2. 从课堂管理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

在大班型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强课堂管理:

一是将学生班级划块就坐法:学生按照老师划定的班级区域就坐,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各班级的听课状况,班级间也可以互相了解监督听课情况;

二是随堂上交作业法:课堂随机写对本节课的认识,下课上交,即可提高学生听课兴趣,也可达到掌握学生出席率的作用;

三是对加强师生互动的设想。我们不妨可以借鉴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在解决“大班型”教学问题上,利用电子表决系统(Digital Voting Systems, DVS)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的经验,这样,课堂上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

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与理论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呼应,让实践课对理论课起到一种补充的作用。

(四)采用科学教学方法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应突出体验性和实践性,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问答法、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测验法、角色扮演、心理电影赏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实现自我成长。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教学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

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应用网络的热爱和使用频率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相关资料上传到网上,上传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关的、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指导性材料,包括视频小片、心理小测试、心理拓展阅读、心理行为训练活动指导等资料,让学生在课后仍可以对课上没有消化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另外,通过网络平台,老师还可以回答一些学生不愿意当面询问的问题,以解决学生内心困惑,这些方法的使用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凌冰,姜文学:电子表决系统在大班型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英国萨里大学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9.1.

[2] 徐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初探,成功(教育版),2009.5.

[3] 薛香: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兼谈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11.

课题:

本文为辽宁科技学院2012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教学改革项目: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改革建议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2012SZZX08。

作者简介:

王楠(1969.7—),副教授,辽宁科技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