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社团在我国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3-05-28王皓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王皓

【摘 要】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也是新形势下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方式。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本文从这一角度加以阐述。

【关键词】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1、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

1.1体育社团迅速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加快,体育消费和体育需求增强,追求体育健身与娱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尚,原来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等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因而,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应运而生。它一般是由学校团委、学生处、学生会牵头,学生自愿参加、自由活动、自己管理的一种群众性团体。拥有独立自主的决策权,不需要体育职能部门的干预,靠大学生的兴趣自发组织各种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并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

1.2体育社团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

由于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在学校体育中产生积极影响,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校体育社团都由学校领导、主任主管,建立了较系统的组织领导机构模式,加强社团及其会员管理,注重强调社团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提高,积极为社团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使社团得到良好的生存与发展。

2、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主阵地,对校园体育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1体育社团种类的多样性和社团成员的广泛性,扩大了校园体育的内涵。

目前,各高校都有种类众多的学生体育社团。不同的社团成员互相交叉重叠,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育社团。由于社团成员来源广、交流多,所以体育活动信息传播的对象多、速度快,因此,这些社团成员将成为大学生社团的二次媒介,把体育活动乃至其他先进文化的信息播撒在学校举办的各种体育活动的非社团成员的人群中。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培养了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健全的性格,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至关重要。

2.2社团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活动目的的多样性,繁荣了校园体育活动。

社团活动是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方面,丰富多彩的社团体育活动,如小型体育比赛、各种形式的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繁荣了校园体育活动生活。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动机、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有的学生是为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以达到调节精神、缓解紧张情绪、消除疲劳、体验体育娱乐之目的;有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的学生是为了扩大社交面想结交更多的朋友;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特长,他们参加社团活动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便参加比赛来为学校赢得荣誉。利用体育社团形式多样、层次多样的文化活动优势,可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生活具有非常积极、健康的作用和意义。

2.3参与体育社团的自主性和社团活动形式的灵活性,营造了和谐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

大学生在体育社团中进退自由,自主性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社团活动的内容、时间和频度,能够按个人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积极争取、创造各种满足个体需要的机会。体育社团组织开展活动是以各单项体育社团为群体,自筹自办,自我管理,具有形式多样、实施灵活的特点。由于体育项目的不同,社团活动规模大小不一,活动时间不定、形式自由、灵活多样等,体育社团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

2.4体育社团成员的高层次,提高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品位。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主体是文化素养较高的大学生群体,这就决定了校园体育活动有着较高的层次。具体表现在认识方面的科学理性,活动方式的有序高雅,情感追求的高尚纯洁,活动内容的丰富清新,活动设计的较高标准等,这些因素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走向。校园体育活动同样也强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3、结束语

在当今高校体育的发展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使高校体育工作走全面化、多样化的健康发展之路,同时,要针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特点和作用及现状,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资金支持,为社团活动筑牢经济基础。要系统的将体育社团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专业技术指导,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对社团成员的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健康观,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林波.福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2]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