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梁柱节点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2013-05-28姜梦霞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梁柱间距长度

姜梦霞

【摘 要】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因其整体的抗震性能好、稳定性强,而在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结构中梁柱节点的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笔者就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及技术要点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模板制作箍筋设置控制措施

1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时,因施工技术人员对现浇框架节点部位的施工操作不够重视,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导致节点部位常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1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存在的质量问题

(1)柱顶部位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未及时纠正,造成累计误差。

(2)支撑选配马虎、围檀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模板刚度差导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

(3)翻样有误,定型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不严。

(4)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1.2柱纵向钢筋位移的问题

施工中柱筋往往容易偏位,有的偏位达3cm~5cm,甚至更大。这多数是由于浇捣混凝土时定位措施不力或梁钢筋下沉就位时没有预防柱主筋位移的措施,从而导致柱钢筋被挤歪。对于错位的柱筋,若不正确处理,仅仅给予简单急弯到位,折曲的钢筋会使柱端受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框架结构受力状况与设计时不一样,如上端节点处梁柱弯矩值增大。这样柱端抗震能力会降低,难以保证结构安全度,从而留下隐患。

1.3梁柱节点加密区箍筋的设置不合要求

梁柱节点部位施工虽然是保证框架结构的重要方面,但施工人员往往对加密节点箍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这是因为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节点区纵横交叉的钢筋本来就很密集,按正常绑扎钢筋已感困难,要求加密难度就更大,所以也就很少能满足规范要求。在实际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施工图无明确标注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梁柱节点核心箍筋加密区的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符合要求,或者几个箍筋靠在一起,重叠堆放在纵横交叉的梁受力钢筋上面,或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等问题;二是纵筋可能会因弯钩被烧短、烧断导致锚固长度不足,箍筋被电焊从中间割开;三是箍筋闭合处未错开设置;四是梁受力筋端头锚入支座长度不足以及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当梁主筋为多排钢筋时,叠合在一起或多排钢筋净距太大。

2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2.1梁柱节点模板制作和安装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由于常规的在实际中梁柱节点模板宜采用工具式分节模板的做法。

2.1.1分节式模板的制作:首先,在模板裁制安装前,明确每个梁柱节点处、楼板的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做好标志。其次,将整个柱子分成上、下两节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制作。由于上节模板参与了柱模板、梁板模板的支模,因此它的制作支模是关键。一般上节模板为梁底板处梁柱节点施工缝以下500mm左右(长度为梁高+500mm),因此上节模板要正确留出比设计宽50mm的梁头位置,以便在支梁模板时可调节。下节模板为楼地面至上节模板底,上节模板、下节模板通过企口形状连接,做成凹凸形,企口长度要大于150mm。第三节点模板上、下节要用40mm×50mm方木做背楞,背楞间距为300mm固定牢固,采用钢管夹具和φ12mm圆钢紧固对拉螺杆,两部分模板拼缝处用泡沫条挤紧并在与混凝土接触面粘贴胶带。

2.1.2分节式模板安装施工程序:用铁钉将下节模板初步安装固定→安装上节模板→检查安装标高及垂直度→调整合适后对上节、下节模板安装夹具并初步收紧螺杆→用线锤控制上节、下节模板面的垂直度无误后用扳手收紧螺杆完成安装。在浇筑混凝土时还应边观察边校正,复查时用经纬仪控制其双向垂直度及安装标高,截面尺寸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并且阳角方正。

2.2混凝土梁柱节点浇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2.1在浇筑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时,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事中巡检工作,严禁人为掰开柱主筋。应避免混凝土下料斗及振捣时棒头碰撞柱主筋,如有发现碰撞柱主筋偏位,要及时调整复位重新绑扎固定好。

2.2.2严格控制受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规范要求受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允许偏差为±5mm,在施工中应严格遵守。传统的混凝土垫块预制时埋入的铁丝与柱纵筋绑扎而形成保护层,存在铁丝易脱落、绑扎不牢固、厚度不均匀等缺点。建议以PVC塑料垫块代替传统的混凝土垫块,PVC塑料垫块采用卡扣形式安装,具有规格统一、安装牢固、不易脱落的优点。一般沿框柱四面安装间距≤500mm的一个PVC塑料垫块。在实际施工中从局部破坏实测看,采用PVC塑料垫块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能够满足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

2.3梁柱节点加密区箍筋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2.3.1按目前对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其公式为: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箍筋调整值(HPB235级钢筋为18d,HRB335级钢筋为20d)。式中,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直径。下料制作箍筋,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立筋及箍筋。

2.3.2做好施工人员对节点箍筋的技术交底,严格按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安装绑扎,不能随意用电焊割断柱节点区的加密箍筋。在柱箍筋弯钩闭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套入柱且将柱筋拢入箍筋内,先不沉到节点底部,其做法为:按图纸要求的箍筋规格尺寸加工成型;用φ12㎜钢筋作为附加柱筋置于箍筋的每边中部;按要求的箍筋间距与附加柱筋点焊成箍筋笼;其箍筋笼高度应以每个节点最大的梁高为准。

2.3.3用方木做一个顶撑梁钢筋骨架的简易架在梁轴线位置上。在纵横梁中将上部标高最高的受力筋套入设计要求的梁箍放入梁位上,并将梁钢筋锚入所在位置对应的支座处,且长度应符合03G101-1图集钢筋构造要求;直锚水平段长度大于0.4laE只是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检验条件,而不是取定直锚水平长度为0.4laE。在计算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时候,首先是伸至柱远边,然后比较直锚水平长度≥0.4laE。当直锚水平段长度≥laE时,可以不弯15d的直钩;反之,则必须弯15d的直钩。应当注意保证水平长度≥0.4laE,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度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固长达laE的错误方法。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直钩长度到15d时,已经没有内力作用,把直钩长度加大,只是浪费钢筋而已。梁水平构造筋(腰筋)伸入所在位置支座中,并应绑扎到梁箍上,并将它的拉结筋套上,用扳手将拉结筋扳成S型,分别钩住梁箍的竖肢上。按梁底标高从低到高的顺序穿入梁下部钢筋,且伸入支座≥laE或≥0.5hc﹢5d。将梁箍筋按要求的箍筋间距均匀摊开,但先规划好箍筋弯钩位置放在梁的受压区或受拉区。如果梁受压区仅有一排钢筋,箍筋弯钩均与纵向钢筋便不抵触,为了避免箍筋接头被压开口,箍筋弯钩可放在梁受压区,但应特别绑牢,必要时用电焊点焊。对于梁纵向钢筋为两排或多排纵向钢筋设置时,则应将箍筋弯钩按要求处理,梁柱节点中梁受力筋的位置、间距要均匀安放,逐根核对规格、数量和尺寸。应在多排钢筋之间每隔2.5m~3m垫夹一根比梁宽窄50mm的φ25mm分隔钢筋,使钢筋的层距得到保证,并进行绑扎成梁钢筋骨架。每根梁两端按2m~2.5m间距在梁的四角设置主筋与箍筋,用16号铁丝加固绑扎,使梁钢筋骨架沉入模内不易变形,然后抽出顶撑梁钢筋骨架的方木简易架,使其沉入模内。

3结束语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梁柱节点处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整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学习、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03G101-1-200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Z].

[2]JGJ95—2003,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猜你喜欢

梁柱间距长度
平静地接受结束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柱的交接处理方法
多层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爱的长度
装配式建筑连接方式浅析
特殊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