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

2013-05-28陈旭波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陈旭波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说明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就工程建设项目而言,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它贯穿于工程的各个阶段,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促进施工工程各个单位的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某项建筑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的政策存在着联系。正确的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编制水平,正确的反映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合理的节约资源,获取最大利益。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几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越来越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不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有些中介组织不按规矩办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

2.建筑工程行业垄断严重,因为建筑市场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管理,某些建筑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将工程交由多方共同管理,垄断严重,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建筑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

3.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市场竞争规范不合理影响合理定价,近几年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固定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队伍也不断增加,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本来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条件,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也只能压低价格承包工程,长此下去企业就会失去活力,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却没有相应的政策约束。这样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4.缺乏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监控,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系统的定位,缺乏对工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较为薄弱,从而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超支的问题。

5.对业主的不规范行为缺乏约束,现阶段我国的投资机制还不完善,责任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市场供求失衡使得业主在建筑工程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业主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建筑市场能否规范运行,直接取决于业主的行为是否规范,某些业主方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在建设工程中部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随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干扰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见,建筑市场混乱的原因,首先的就是业主的行为。

二、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1.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建筑工程造价进入完全的市场化阶段,政府要行使协调监督的职能。通过健全的法规制度,完善建筑工程的招标规范,规范工程承包商的行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各种不正当竞争,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制完善法规,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法可依,创造合法安全的环境。

2.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系统,并建立工程造价咨询,建筑工程造价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因此,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非常重要。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应遵循标准化有效性等原则,由建筑工程的各个相关公司合作建立完善快捷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及时准确的捕捉建筑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能否保持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为市场服务,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为企业及时的提供材料和信息。要逐步确立咨询业公正中立的社会地位,发挥咨询业咨询顾问的作用。

建筑工程市场目前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靠的是各个部门的自律,在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局限。建筑工程咨询企业要依法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活动,不能超出法律法规的范围。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盈亏功能完备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

3.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中介机构是建筑市场不可缺少的服务主体,在现在我们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中介组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工程的承包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对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不合格的要清除,要自觉的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作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更好的处理工程造价的工作。

4.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业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业主的参与,因此业主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大的作用,政府的各个相关部门应对业主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总承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工程建设的材料设备应主要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加强验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要求承包单位购买其指定厂家生产的材料和设备,要严格审查合同,对违反规定的不合理的条款应予以取消。

5.加强各方之间的互相配合,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筑造价管理部门侧重于工程造价计价的管理,而根据政府的职能要求,工程造价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所以在工程建筑时必须要理顺关系,各负其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要把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设计阶段,加强和规范总概算的编制管理,各个建设施工管理单位都要认真执行造价部门的规定,造价部门应对执行工作的单位进行抽查监督,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

6.要提高企业的素质,规范承包行为。承包单位承揽施工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我们要规范招标市场,要建立联合办公制度,对招标活动进行规范,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招标行为,做好工程清单报价与招标文件的衔接。要严格对概算进行审核,提高概算审核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考核,把考核和日常管理结合提高办事效率。

总结:

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都是为了提高工程收益。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两者达到有效的配合和补充,才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我们要勇于探索,主动改变以前的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的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业的发展,为开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局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振.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J].建筑科学研究,2008(1)

[2]程琳珊.浅谈建设单位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J].城市经济,2011(2)

[3]何子干.建设工程成本控制[J].社会科学,2010(2)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