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IS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2013-05-28廖德强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图斑土地信息

廖德强

【摘 要】地籍调查是我国土地的信息进行持续更新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数据的基本存储、数据动态的监测信息化、三维地籍信息的可视化方面、网页信息的GIS技术以及虚拟的现实技术上都对我们的地籍调查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让我们所采取的基本方式能够更好地服务地籍调查的需要,完成地籍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服务于我国地籍调查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GIS技术;地籍调查;应用

1、GIS技术在地籍调查应用中的必要性

在我们现有的用于地籍调查的方式软件中,许多都对基本的教育、国土、环境等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也在这些行业中得到了相对切实的应用。本文中所探讨的GIS技术主要是具有数据的采集及输入、数据的编辑与持续更新、数据空间的基本查询与分析处理、基本数据的显示以及输出分析、数据库的持续建立与不断更新等等。目前我国的GIS技术与GS、GPS技术都拥有较好的配合处理,这种处理可以直接帮助我们的信息从传统的单一、二维、封闭的方式向开放、网络化以及多维的方向延伸发展。

同时,在进行勘测、测量、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土地位置的选择等方面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使用。地籍的测量主要是为了判断土地以及其基本的附着物的权属问题,了解土地所处的准确位置、洞悉土地的质量、熟悉土地的基本利用状况等问题,这种调查研究是一项十分基础性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政府行为的相关测绘工作,也是我国的政府在进行土地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内的具有法律效益的行政性技术问题。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城市的整体动态发展以及我国土地利用各类信息的及时更新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城市的管理与决策、城市的具体分析等提供快速、准确以及直观高效的实时信息,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那种管理土地数据的基本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了,我们必须要尝试采用新型的更为快捷、高效并拥有现代化成分的技术系统来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式信息系统的处理,这种现代化的GIS技术无疑就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实时化的观测、我国土地的具体变更、以及土地地籍管理系统的深层次改变有着十分深刻的指导性意义。

2、GIS技术在地籍调查过程中的应用功能

(1)GIS技术存储功能应用

我国的地籍调查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土地以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性质、土地的质量以及我国土地的基本使用现状问题的全方位调查,当我们面对有着不同的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的各种相关测量比例尺不尽相同、路式的变化也不完全一样,格式的转变也是不尽相同的,当我们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转化与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对数据进行显示、储存、更新等方面的处理时,各种土地及其附属物的相关空间属性、地理属性等方面信息就要进行强大并准确的录入,这是一味的依靠传统的方式不仅很难实现、错误率也十分高,需要先进的GIS技术作为土地研究的技术支撑。

(2)GIS技术的动态监测应用

对土地资源信息的准确分析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我国土地数据的基本信息进行逻辑性上的划分,时刻认真的掌握土地信息在空间时间上的分类分层,从而更为详细的为分析人员展示我国被检测土地的基本利用状况,这块土地的原始使用记录,并对这两个方面的主要情况进行跟踪以及预测分析,从而更好地展示地籍信息系统的动态变化全过程。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也可以全天候的对我们航空像片及卫星的相互融合方面产生许多复合多元化的遥感影像。

(3)GIS技术的三维地籍信息可视化应用

三维的GIS技术是我国当今GIS平台结合我国的计算机处理发展的较为成熟的技术,三维的GIS技术所研究的重点对象是我们的三维空间,这种研究方式可以很好地对我们的三维对象基本信息进行建模研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表示与管理、对各种具体的决策性操作进行提炼,我国的GIS技术在面向各种情况的过程中能够对不同对象的相关技术平台进行统计,从而转化成可视的三维空间演示。当前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就很好地为我国的地籍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发展进行研究,三维的GIS处理的主要对象发生了十分重要的转变,从之前的数据量的急剧增大到现在的还可以针对若干数据类型方面的加大。

3、GIS技术应用实例

本文以某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程为例,对GIS技术的应用情况了进行分析。该市位于东南沿海、闽江下游,辖区地形包括南北两部分。东边的鼓山至鼓岭一带,为最典型的断块山,而北部则是火山岩低山地,总面积大约在215平方公里左右。

在对该市实施图斑绘制时,经常会因人为的习惯、操作不同,而且造成地图的视野规格、曲线圆滑度以及绘制后的图斑面积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图斑绘制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误差通常都比较小,实践中可以看到,误差与图斑的大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即图斑越小,则其误差就会越大。基于此,在CAD矢量化时,应尽量避免图斑过小。采用GIS技术获得的地类图斑面积指标表面积可参照下表。

该类图斑依据实际状况,综合到相邻的图斑之中,其综合原则是先同类逐级综合,然后则后跨类就邻综合。

第一,属性字段处理。就对象属性字段确定而言,应当依据专题性质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参考基础图件,对不同的地物属性对应字段赋值,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实体均可能存在多个属性,根据其关联性确定不同属性字段的具体数据类型,同时还要确定字段的名称、数值以及应用默认值,确保域值数据的完整性 。

第二,检查土地分类编码是否存在着错误。处理土地分类编码存在错误时,应用GIS技术中的渲染工具,可快速查出错误编码。基Arc GIS平台,可将地类图斑的属性打开,在属性表中选Symbology“唯一”属性值选项。由于在这次调查中所要检查的主要是土地分类编码名称,因此在值域中应当选择图层名称,将确定去掉其它值的地类图斑,按照各类别要求进行分类,不 同地类所渲染的颜色也不尽相同。

第三,计算图斑净面积。图斑净面积的有效计算,关系着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正确与否。道路网、沟渠等以线状地物层为众,线状地物通常会叠加于面要素之上,而且计算机难以自动统计该面积,因此应当将该线状地物面积从图斑中扣除掉,这样才能得到图斑净面积。

第四,更新线状地物面积。更新线状地物层与更新面状地物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因面状地物没有缝隙,某种类型的面状地物增加时,必然有相应的其它一些类型的面状地物在减少。基于此,直接通过叠加拓扑,便可以使之得以更新。由于线状地物间没有这样的关系,因此不仅要将原线状地物和更新之后新增加的线状地物层,予以有效的叠加,而且还要消除原线状地物。

结语:总而言之,我国的土地的地籍调查管理研究时我国在进行更为科学的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土地资源集约化应用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进行相关的国土资源整合、国家土地的勘测的重要基础,这些都将直接帮助我国的土地进行相关的专业研究,因而,GIS技术作为一门先进技术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也从技术的高度更好地为我国土地的地籍测量、地籍信息的持续更新提供了十分先进的辅助手段以及工具,这些都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城市建设力度的增强而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国辉;杨堂堂;基于GIS的城镇地籍和土地利用设计方案【J】;湖绘通报;2007(8)

【2】 潘宝玉;范存国;多维时代GIS在城镇地籍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地矿测绘;2005,,2(01)

【3】 张东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13)

猜你喜欢

图斑土地信息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基于模型构建器的三调地类变化类型标注方法研究
全国三调办印发通知要求:做好统一时点更新调查国家级核查发现疑问图斑整改
辽阳市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复核的思考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技术与方法
订阅信息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展会信息
分土地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