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

2013-05-15徐迅雷

检察风云 2013年3期
关键词:户口贪腐宪法

文/徐迅雷

以研究“腐败征候群”而著称的美国权威学者迈克尔·约翰斯顿,反对任何孤立地看待腐败问题的做法,他认为,对腐败问题,如果不与政治、经济、制度及其所发生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就无法真正地予以了解和理解。

一段时间来,我们忽然发现贪腐官员的“房子问题”多了起来。“房叔”手上的一套房,可是比“表叔”腕上的一只表厉害多了。一说到官员财产的公布,最难逃走的就是房子这个“不动产”,所以最近有传言说,官员们开始悄悄地抛售房子了,它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腐败与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环境相关,反腐败同样与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环境相关。反腐高压,“压”出房子——这难道是贪腐官员的“房囧”乎?

2012年12月底,有媒体人士实名爆料:一个90后女孩翟家慧在郑州有11套经济适用房,被称为“房妹”,其父是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郑州市房管局澄清“这11套房源决非经适房”后,事件继续发酵:“房妹”及父母各有两个户口、翟振锋及妻子还各有两套房产;而且,“房妹”的哥哥翟政宏被爆也有两个户口、14套房产!至此,翟家4口人,一共有29套房产,每人两个户口。

这个事情真够“房囧”的。当然,要完全搞清、尘埃落定,还有待时日。而公众其实早已“搞清”的是:贪腐无孔不入,日益值钱的房子早已成为贪官们的“王的盛宴”,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改革似乎尚未达成高度的共识,而权力的内部分赃却早已成为“权力共识”。

官场上所有的腐败,都是权力带来的。权力管着土地出让、城市建设、住房保障等等,通过审批这个权力实现模式,使权力有了寻租空间,最后轻易实现“变现”。世界上审批项目最多的国家就是我国,审批制权力在政府手上,批不批都由官员来决定。审批制强化了政府的权力,不仅是政府对市场的不公平,不仅是限制了市场的效率,而且滋生了大量的腐败。

权力最容易自大、自胀、自肥。“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这是一种传统理想,而在巨大的权钱面前,“理想”立刻就变成了一根“芦柴棒”。看看我国的香港地区,官员的房子若是有一点违章扩建,那可是被媒体与公众大批特批的——立刻让你陷入僭建被揭露的“房囧”;在德国,一旦官员在房子问题上的违规行为被发现,往往意味着十分严重的后果。2012年2月,时任德国总统武尔夫发表声明辞职,起因就是房子:德国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图片报》爆出重磅新闻,披露武尔夫2008年任下萨克森州州长期间获得了一大笔低息贷款用于购房,后果更为严重的是据称武尔夫还威胁媒体不要报道其财务交易,最后导致其不得不辞职。受制衡的权力,想自大自肥,连门都没有。

依法治国,依宪执政——这是限制权力的必经之途。宪法是在总体上分配权力,并在根本上限制权力。而在落实层面,宪法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虚置”。把宪法变成权力的一件摆设,这很容易;而想要把宪法“变现”,这太难了。宪政不张、权力不束,结果就是——虽然清除了腐败分子,却没有消除腐败机会,这就是腐败现象“生生不息”的主因。

官员财产的“申报、公示、监督、问责”,是一条绕不过去的道。具象层面的反腐防腐,可从公示房产入手,而宏观层面则须从“依宪执政”开始。

猜你喜欢

户口贪腐宪法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户口
隐性贪腐不“隐”,仅是违法犯罪性质不“显”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