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治“庸懒散软”之病

2013-05-14顾利岗

前线 2013年7期
关键词:问责制公职人员防汛

顾利岗

一年一度的汛期又如约而至,不少地方下起了大到暴雨。纵观以往汛期中出现的灾情,既因“天公不作美”而成,也与人们防范应对不尽到位有关。今年为做好防汛工作,多地提前出台了防汛工作方案,并且毫无例外地实行防汛工作问责制,有的甚至设置督察组,督查防汛工作,以杜绝包括“庸懒散软”在内的工作不力现象,确保防汛工作落实到位,实现安全度汛。笔者以为此举甚好。

试想,如果防汛人员在汛期表现得“庸懒散软”—— 作风拖沓、松松垮垮、疲疲沓沓、失职失责,那落实防汛工作恐怕就难了。

不光防汛如斯,任何一项工作想落实,干工作之人都不能“庸懒散软”。

正是这一道理,使近年来很多地方对“庸懒散软”拿起了“手术刀”,不仅公布整治庸懒散软的投诉电话,且严厉查处当为却不作为、当快却慢作为、当好为却乱作为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工作效能。

不过,说实说,如今不少部门单位的“庸懒散软”之风并没有完全被刹住。君不见,一些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付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浑浑噩噩,软软绵绵。君不见,一些人“谋人”不谋事,业绩平庸,自由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君不见,一些人上班时间打游戏、炒股票、聊QQ、开小差,此前不就有媒体报道,某单位一公职人员网上聊天,以至暗访组站在其身后10多分钟他都未发现;而这种暗访视频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类情形也并非个例。

“庸懒散软”为何多年难除,与人们对其危害认识不足密不可分,总觉得它不过属于小节问题、小过错而已,故对其网开一面,惩治不力,出了问题“不打板子”,见怪不怪。

其实,“庸懒散软”小则碍事,大则碍政。它破坏部门单位的形象和公信力,降低工作效率,贻误事业发展,有鉴于此,对“庸懒散软”必除之而后快。

如何除之?笔者有言在此:

以制度的强大威慑和持续的高压态势,促使公职人员时刻绷紧“责任与效率”这根弦,形成摒弃“庸懒散软”的高度自觉,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集中精力干好工作,跑起来干事、跳起来摸高,提升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制定严格的问责制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对办事拖拉、该管不管、不负责、不担责者,问责到底,对“庸懒散软”问题进行监督,让“庸懒散软”无处遁形。要“刮大风”、“打大雷”、“下大雨”,对有原则不坚持、有规定不照办、有职责不尽责之人,坚决给予严肃处理。要么干好,要么“缴枪”,不能占着职务岗位不做事、不会做事、做不好事。敢用猛药,敢动手术,方可避免“庸懒散软”这种病蔓延。整治“庸懒散软”,不“狠”一点不行,非“零容忍”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换取各项工作的“零伤害”。

“庸懒散软”是常见的多发病,也是难治的慢性病,属“顽疾”一类,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几无可能,故當不懈地长期抓下去,绝不能只刮一阵风,只打一阵雷,只下一阵雨。

诚哉,此言。

责任编辑:戚本逊

猜你喜欢

问责制公职人员防汛
公职人员进修政策应该向基层倾斜吗?
泗张镇:代表严督防汛工作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村民参与、村干部监督与基层善治
公职人员结婚礼金不超600元
安徽天长:用防汛实践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
食品安全政绩考核:制度设计与地方实践
宋代县级官员问责制*
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