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寻求共同发展的民族共识

2013-05-14杨伟智

前线 2013年7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梦想

杨伟智

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个人之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它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愿,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共识,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具体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描绘出一个可望而又可即的中国梦。

近些年来,每当谈及中国的成功,西方世界总喜欢用“崛起”这个词。而在中国人的语境中,我们强调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中国梦。这种认知的差异,需要走进历史的深处去探寻。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梦,是因为它深深植根于历史,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梦想反映的是追求和抱负,梦想指引着现实的方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共同的梦想是伟大复兴的精神内核,只有铸造出全体中国人乃至世界公认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纽带,才能是真正的伟大复兴。没有共同的精神纽带,摆脱不了大国小民的“精神侏儒”状态,中国梦就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玩赏。中国梦,就是要确立共同的追求和抱负,铸就海内外中国人团结奋斗的共同精神纽带,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梦成为不同阶级阶层的共同梦想,并由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梦想的道路。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今天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百多年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为何在今天再次突显出来?

盘点“两个百年”的历史任务,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早已实现,在建国一百年的时候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任务行程已过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越是接近胜利的彼岸,越是要谨防险滩暗礁。通过“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缤纷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这样就可以汇集十三亿人的磅礴力量,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又到了更高的起点上。越是接近梦想,越要高扬中华民族共同的旗帜。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历史的关节点上,能否保持头脑清醒、有效应对机遇和挑战,关系到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我们要深化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我们要营造和平国际环境,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真抓实干,以优良党风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共圆中国梦。

当前中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社会转型分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阶层、群体也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往往各有诉求甚至大相径庭,凝聚共识的难度日益加大。什么是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什么是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共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某些西方人往往从个人主义价值观出发,把中国梦解读为一种要求中国民众为了民族大义而作出个人牺牲的集体承诺。这当然是一种误解。的确,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有着明确而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理解。中国社会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习惯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统一起来。我们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传承,也有“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的思辨。国家的安定富强与个人和家庭的安康幸福密不可分。在国家失去尊严,民族饱受屈辱的背景下,个人何敢言梦?国家强盛才能见证个人梦圆。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首先是十三億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中国梦的伟力出自人民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实现自己的家国之梦、民族之梦,中国梦才能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自觉行动。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住房梦、创业梦、宜居梦、小康梦……正是这些个体梦想的实现,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同志说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致力于提高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党的十八大作出明确的部署,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让人民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就是要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因此,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智慧和力量。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宋明晏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梦想
如此梦想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新著
小梦想
季札挂剑
梦想
梦想
热热闹闹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