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及问题解析

2013-05-09

山西水利 2013年1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山西省移民

刘 涛

(1.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概况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直是山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08年,山西省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731座,总库容达到46亿m3;大中型灌区172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0万hm2;建成近4000km的河道堤防,部分县城的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而太原、大同等重点城市达到“100年一遇”[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更是成效显著,改革开放30年以来,山西省境内开工建设或竣工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共有69座,包括大型工程12座,其中4座(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和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为中央直属,4座(汾河水库、漳泽水库、汾河二库、张峰水库)为省属,4座(文峪河水库、册田水库、后湾水库、关河水库)为市属;中型工程57座均为市县所属。这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为保证全省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建设和作用的特殊性,其发展程度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较远,仍然面临着重大难题和挑战。

2 主要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工业、企业等建设项目不同,其设计范围更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显著,对施工管理要求更严格,这是由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决定的。

复杂性:水利水电工程通常通过复杂的工程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较大区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整体利用和调控,使之合理、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涵盖的范围广、投资大、周期长,往往兼顾发电、灌溉、防洪、养殖、旅游等多项功能,整体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非常复杂。

永久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永久性的特点,一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一般可以达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且每隔一段时期都会进行维护、改造、扩建等工程,使其更好、更久地发挥效益[2]。

区域性: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区域性与我国水资源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当地气候、地质情况的差异等自然因素密不可分。例如,长江、黄河上中游的水利水电工程多集中在水力发电方面,而下游的水利水电工程多兼顾航运功能。由于我国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常常出现“北旱南涝”的情况,因此,北方的水利水电工程往往突出蓄水、防沙等功能,而南方多集中在防洪、排涝、防淤等方面。

环境影响性: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受气候的季节性与随机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区域内水文、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 问题解析

3.1 移民安置问题

由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往往覆盖较大的区域范围,占用大量的农田和村镇,首要的难题就是移民安置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移民安置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国家、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农民个体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各方面的利益目标不一致,移民安置各相关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发生了变化;二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主体已由单一的国家投资向国家、地方、集体、个人等多元化投资转变;三是占用的大量耕地已经影响到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避免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牺牲农民利益和影响农业基础的情况;四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移民安置难度愈来愈大;五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移民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都给移民安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环境影响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占地面积一般达到数平方公里,影响范围从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往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甚至淹没村庄、城镇等环境敏感区域,对生态环境、水环境及社会经济等都会产生多方面、较严重的影响,其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3]。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使得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上游往往由原来的陆生生态环境变为水生生态环境,下游由水生生态环境变为陆生生态环境,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项目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供给进行再分配,而水资源的供给率和保证率是区域内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是否完好的基础。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梯级建设将影响整个流域,其中土著、特有、洄游性鱼类和水生野生动物受到的影响最大,物种和基因受损最严重。

3.3 工程测量问题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0.8万km2,占总面积的69%,平均年输入黄河泥沙达2.5亿t[4]。同时,由于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道路的修建以及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发展过程中监督不力,人为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给地质环境带来了新的隐患。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建在山区峡谷等偏远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属于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地形、通视条件不好,高差相应较大,工程区域狭长,基础测绘资料薄弱,建设周期长。为满足工程要求,节约成本,又省时省力,结合“3S技术”替代常规作业手段,对水利水电工程不同阶段测量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测量工作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建立与国家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一致的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并遵循“先高级、后加密,逐级布设、分层建立,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5]。

3.4 工程安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期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施工存在更大的风险:一是规模较大,施工单位多,现场工地分散,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二是涉及施工的对象复杂,单项管理多样,存在爆破安全问题、洪水和潮汐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问题、基坑开挖处理时边坡的安全支撑问题等;三是施工难度大,复杂的技术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四是施工现场多数是“敞开式”施工,很难有效封闭隔离,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难度;五是施工人员文化层次整体不高,安全应变能力较差,安全隐患更加明显。

4 结语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生命线之一。如何克服现阶段面临的各种难题,合理、有效地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实现对全省有限水资源的宏观开发、利用和调控,对全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李晋军.山西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调查报告 [J].山西水利科技,2006,4:77-80.

[2] 王伟.简析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及评价内容 [J].山西水利,2007,23( 3):100-104.

[3] 王伟.论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 [J].山西水利,2006,22( 6):127-128.

[4] 程芳,李倩,孙丽颖.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1,37( 1):254-255.

[5] 樊甲忍,武华昌,李志强.浅谈水利项目经济评价中应考虑的因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 6):199.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山西省移民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农村水利水电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