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13-05-07陈青春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国家政策认定学生家长

陈青春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問题日益突出,成为学生工作中一个非常棘手而又无法回避的問题,首要問题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要从加强诚信教育,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严格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制度,认定工作要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才能很好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国家政策、学生家长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收费制度改革,我国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费水平也相应提高。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而且数量已占高校学生的相当比例,贫困生問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問题之一。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对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和认定程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大多高校是以学生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来评定标准的,不同学校的标准也各有差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根据工作经验和体会,觉得需从几个方面着手加以完善。

一、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品格

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是由学生本人自行提供,这样就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向学校提供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会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不愿暴露自己家庭经济困难的事实,不愿如实填写,提供虚假资料;也可能存在一部分学生原本家庭经济不是太困难,而故意捏造自己的困难甚至有的家长让子女把自己写成重病、车祸等等理由,因此学生影响家庭经济状况信息里写着五花八门什么爷爷常年吃药、奶奶卧床不起、父亲不能干体力活等等,以此来获取老师的同情和学校的资助。这种失诚信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相关对困难学生的审核评定工作,导致评定结果的偏差。所以要通过加强诚信教育,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信心,通过参加勤工俭学等多种方式减轻生活负担,鼓励他们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二、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情况,较为全面地做出认定。

一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可以反映家庭经济情况,可以作为重要的评定标准,但如果作为唯一标准还是有些片面和单一,除了家庭人均月收入,还需要考虑农村和城市的差异,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差异,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异,子女的多与少的差异,家里有几个学生,父母的工作单位等等,同时,还要注意,家庭人员的动向,如父母亲患病、发生意外,家庭所在区有没有遭受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虫灾等等。家庭所在地区分配情况也很重要,比如:我有一次评定家庭经济困难生时有一个城市的学生在影响家庭经济状况信息里写到“因为房价上涨”而导致他家困难,还有一个牧区的学生写到“我家穷的就剩下十几头牛、三百多只羊”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在的区域里他们是最穷的,但是比较内蒙古东部区农业为主的地区他们都是富豪。

二是了解学生,同学们的监督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力量,因为他们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为亲密,相对比较了解他们的日常情况。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监督作用:健全、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加强保密措施,保护反映意见的学生的利益,接到学生举报后,要及时进行摸底调查,既时解决实际問题又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合法利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得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工作,以免发生不愉快。

三是要平时注意学生的穿着打扮,学生的消费情况,观察他们所使用的手机,有没有电脑等等信息。以前评定家庭经济困难生时使用手机者不考虑,但是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没有手机如同汽车没有汽油似的,手机是生活的必备品,所以只能看学生使用的手机的价钱,贫困生买不起高档手机,用高档手机者不贫困,使用电脑来说看看学生所学的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因为专业需求各个都想办法买电脑,对别的专业学生来说拥有电脑者是奢侈,学生平时穿着打扮来看学生,看看他们穿的是不是名牌,穿名牌者免评定,但是还看看他们的家庭所在地,比如就按我院来说内蒙古西部地区(锡林郭勒盟以西)的孩子喜欢打扮,及时他们家庭不富裕,穿的是廉价衣服但百分之八十的女孩都浓妆艳抹,东部区(赤峰以东)的孩子没有浓妆艳抹地的习惯,所以只能看服装不能只看脸。

四是因为内蒙古地区主要是农业和牧业为主,大多数靠天吃饭,所以评定家庭经济困难生时考虑考虑自然灾害情况,东部区来说干旱不是問题因为东部区水利比较健全,但西部来说干旱时致命的评定时这也是重要依据。

三、建立严格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制度

一是除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加强管理和控制外,认定后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工作也不可忽视。学校应形成上至学校领导,下至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的一个监督群体。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可通过問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甚至直接到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通过对其家庭的直接感观认识,或通过其街坊邻居的评价,能够较为准确地对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做出判断。但在实际中,这种方式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高校往往承担不起这样的认定成本,因而这种方式缺乏可操作性。但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个别重点对象进行实地走访,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家长及学生在当地的评价,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家庭实际经济状况,此外,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资助情况和消费情况反馈给家长,联合家长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对于试图通过弄虚作假来获得困难补助的学生,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情况严重的,取消该学生的评优、入党资格并记录个人档案,同时收回困难补助。

二是只靠学校来监督是不够的,政府也加大对底层相关部门等部门的监督,家庭经济困难生首先从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村里认定盖章应该加大这些部门的监督,杜绝类似坐上奥迪车拿着贷款受理证明报到现象。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题,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方法和体系。一方面使国家助学政策能够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教育权,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此外,健全的认定机制也使假冒特困生的学生无处遁形,使学校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原则,形成一个诚信、和谐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国家政策认定学生家长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浅论赣州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在与未来
浅析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认定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浅析我国交通事故认定和交通肇事罪之间的关系
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
从A股市场暴跌谈国家政策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