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朝萧梁铸“两柱五铢”

2013-04-27周金科

收藏 2013年1期
关键词:币值星点铜钱

周金科

钱币界对于“两柱五铢”钱的归属有多种说法,或说源自南朝萧梁;或说为其后的陈朝铸行;或认为应归于出土量较多的蜀地。对此,笔者谈一些看法。

《隋书·食货志》:“武帝乃铸钱,肉好周廓,文日五铢,重如其文。而又别铸,除其内廓,谓之女钱,二品并行。”语中的“肉好周廓”是说钱身和穿孔的周围都有廓。据此。“肉好周廓”的五铢钱当始铸于南朝粱武帝萧衍天监元年(502年),后人多以粱五铢、天监五铢或大样五铢相称。

萧梁之所以能铸行如此好的钱币,首先是因为执政初期政局平稳,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从而带动商品经济的繁荣。足重的货币必然应运而生。其次是两晋混战永嘉南渡以后,北方大量的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当然也包括各种冶铸与加工工艺。这些因素使梁地铸制精美质优的钱币有了相当的基础。

由于地域割据及江南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萧粱铸钱所用铜材一直紧缺,虽采取回收民间铜器及熔销前朝铜钱等办法来多铸造钱币,但由于普品五铢币值低,影响了其在流通领域中的使用、兑换。于是官方为增加币值而铸行了“两柱五铢”铜钱,以一当五铢钱十文行用。以解货币量不足之困境。该钱的显著特点在于面背有精整挺拔且规矩的穿廓,面穿上下各有一颗凸起星点,形同柱石,故名之“两柱五铢”,是首次将“星”称为“柱”的官铸币。

出土和传世的内廓“两柱五铢”钱厚大精整,直径24毫米,穿7毫米见方,重量3.5克左右,正合“文日五铢,重如其文”的记载。其行用的大致年代,“至普通年中(523年),乃议尽罢铜钱更铸铁钱。”(《隋书·食货志》)说明此钱前后流通时间并不算短。至于铸行量的多少,史书无记载。后经萧粱的几次改铸以及各朝的大规模熔毁,自然遗存不多。

另一种“两柱五铢”是元帝萧绎承圣年间(552-555年)重启铜钱时所铸,其区别在于:1,径不超23毫米,重不过2.4克;无内廓,体薄,穿孔大;2,两颗星点偏小,多见于钱背穿上下或左右,也有在面穿上下者,不甚规矩;3,钱文平夷,笔画较细弱;4,铜色灰暗,工艺简单,制作较粗糙;5,币值仍当10枚“女钱”“鹅眼”钱行用,只是减重不足值。

是品“内廓两柱五铢”钱(见图),铜质细腻,制作规整,径24.5毫米,厚1.8毫米,重4.2克。钱文粗实、沉稳、有神,端庄典雅,书体类玉箸篆。穿郭上下居中有星柱,穿口干净整齐。地章光平,厚肉轮圆,形制符合粱天监五铢的制币风格。钱体大部表层附着牢固的黑褐墨绿硬锈,呈现熟旧自然的水坑陈色,像是出于江南潮土或河池之下。值得提及的是,“五”字下部和“铢”字的大部分及背廓等处似残存有鎏金。此钱铸制不多,一般流传于宫内和达官权贵等上层社会。笔者认为,该钱殆为萧梁早期所铸。

猜你喜欢

币值星点铜钱
铜钱
对人民币币值扭曲的研究与我国进行币值追赶的必要性
对人民币币值扭曲的研究与我国进行币值追赶的必要性
铜钱草上的小洞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雄黄乳膏剂的处方组成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星点提取方法
例析“汇率”一节难点的突破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止鼾颗粒成型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南瓜多糖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