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源安装板振动试验研究

2013-04-25张姗姗

电子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有源正弦控制点

王 梅,张姗姗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 工程技术部,安徽 合肥230031;2.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振动试验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激振设备使试件经受预先规定的振动,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战斗机和多种军用设备因受振动造成损坏,这一现象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为更好地模拟产品真实的振动环境,对产品进行可靠性检验,20世纪40年代,便引入了振动试验[1-2]。

有源安装板在工作时处于振动状态。加速减速、磨损以及环境等因素使得有源安装板在纵向、垂向和横向都有振动发生。安装在有源安装板上的部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振动的影响,但是必须承受振动而不致破损,并发挥其性能,达到预定寿命。振动试验可模拟实际运用时的振动环境,分析部件在不同振动状态下的振动模态,测试产品的极限强度。通过试验可以发现诸如固定件松脱、裂纹和断裂、非正常磨损及功能异常失效等由振动而引起的故障,从而帮助工程师在设计、制造、定型过程中进行失效分析与改善。因此对有源安装板进行振动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产品或设备,特别是一些军用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的不断提高[3],振动试验也显得尤为重要。

1 有源安装板及振动控制方法

1.1 有源安装板

某有源安装板由铝合金面板、透气铝蜂窝、铝合金预埋件和热管等组成,外形尺寸为600 mm×400 mm×20 mm。

1.2 振动控制方法

试验控制利用振动控制系统,采用平均控制方法,控制点位置在夹具和产品连接面上。试验时,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出驱动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入振动台,在台面上产生振动,振动台作用力由夹具传到产品。振动控制点上的响应由加速度传感器反馈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和修正,使驱动信号在控制点上产生的加速度响应符合试验条件的要求。振动试验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振动试验控制原理示意图

2 有源安装板振动试验

2.1 试验允差

试验误差是试验观测值与观测对象真值间之差。在试验的设计阶段、准备阶段以及实施阶段均会出现各种产生误差的原因,只有了解了试验误差的范围,才有可能正确评价试验所得到的结果[4]。

表1 试验条件允差

2.2 试验实施

(1)试验采用多点平均控制,控制点选在夹具和产品的连接点附近。振动试验X、Y、Z向的安装图分别如图2~图4所示。

图2 振动试验X向安装图

图3 振动试验Y向安装图

图4 振动试验Z向安装图

(2)在正式试验前先进行预振,预振条件取为正式试验条件的1/3。试验条件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随机振动试验条件

表3 正弦振动试验条件

预试验是指在正式试验前,用标准产品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试验,以便模拟出最佳的试验条件,为正式试验打下基础[5]。通过预试验,可为正式试验选择最佳试验材料,也能准确地控制无关变量。这样可为进一步的试验摸索条件,也可检验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避免因设计不周,盲目开展试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预振结果确认后,开始正式振动试验。设计振动试验顺序如下:X向正弦振动试验(验收级)—X向正弦振动试验(鉴定级)—Y向正弦振动试验(验收级)—Y向正弦振动试验(鉴定级)—Z向正弦振动试验(验收级)—Z向正弦振动试验(鉴定级)—X向随机振动试验—Y向随机振动试验—Z向随机振动试验。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分别得到X、Y、Z 3向第一次试验后与最后一次试验后的特征级曲线对比图,如图5~图7所示。其中横坐标代表频率,单位Hz,纵坐标代表加速度,单位是g(m/s2);A代表第一次试验后的特征级曲线;B代表最后一次试验后的特征级曲线。

图5 X向前后特征级对比

图6 Y向前后特征级对比

图7 Z向前后特征级对比

分析以上3图可知,在X向和Y向,前后试验特征级曲线的基础频率基本吻合,说明产品的动态特性并未发生变化,而在Z向,前后特征级试验曲线对比,频率移动了7 Hz,但并没有超出试验条件允许的偏差±2%。经试验验证,该有源安装板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

4 结束语

有源安装板作为主承力结构件,在雷达上的应用非常重要。文中通过设计试验方法及步骤,对某型号有源安装板进行了振动试验,得到了3方向第一次与最后一次试验后特征级曲线对比图。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雷达有源安装板的结构设计合理。与此同时,该方法也给予同类型产品的振动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1] 陈章位,于慧军.振动控制技术现状与进展[J].振动与冲击,2009,28(3):73-77.

[2]MCCONNELL K G.Vibration test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york:Wiley-Interscience,1995.

[3] 朱银龙,陈怀海,贺旭东,等.多输入多输出正弦振动试验控制系统算法研究及实现[J].振动工程学报,2008(1):62-65.

[4] 周莉桦.混凝土柱试验误差综合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9.

[5] 陈维,高勍.谈预实验与探索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12(2):35-36.

猜你喜欢

有源正弦控制点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美”在二倍角正弦公式中的应用
基于移相控制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回流功率分析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利用正弦定理解决拓展问题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正弦、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相似材料模型中控制点像点坐标定位研究
基于有源箝位的开关电源设计
邱有源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