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文撷英

2013-04-19

中国科技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科普科学课堂

思考

育人还是育计算机?

有报纸近日载文《初中“史地生”变成“打酱油”?》,窃以为,这题目要用叹号,因为现时中学教学就是如此局面。应试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考什么,学什么。因为中考不考历史、地理、生物,所以很多初中会有意无意淡化这些科目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休息时间就这么多,若“数理化”减负了,“史地生”的空间自然有了。作为中学多年的课程组合,“史地生”与“数理化”有着不可互相替代的功能。为何学着学着,就剩X+Y呢?这是不是我们的教育部门导向出了问题?这是育人还是育计算机?

科学精神与游戏精神

科学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界永不枯竭的好奇之心。就此而言,我们可以把科学看作是一场智力游戏,一场破译自然之谜的智力竞赛。而科学精神,就是游戏精神。然而,令人悲哀的却是,眼下我们的教育及其科研激励机制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是鼓励好奇心的生长,而是催生唯利是图甚至贪婪之心的膨胀。当科学被经济和政治利益绑架时,科研激情因遭到阉割而趋于枯竭,所谓的原创力,则因失去源头活水的滋润而同时干涸。

该如何应对某些“科学成果”和某些颠覆性理论呢?

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科学素养的提高有赖于经济发展、科普设施以及公民总体受教育的程度等诸多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绝大多数公众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在今天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速度超级强大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某些“科学成果”、某些“最新发现”、某些爆炸性信息或某些颠覆性理论呢?其实,只要掌握3个原则就可以了:第一,在获取上述信息时一定要“全面”,不要只关注那些新奇的、耸人的内容,忽略了比较和鉴别;第二,要看成熟的研究结论,不是小样本的实验结果;第三,不要单看个人专家的意见,而应该听取群体专家的见解。

观点

对科学常识缺乏基本的认识,会成为诸多流言的受害者

在有关政府部门的眼中,科学普及教育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不必过分看重;在社会大众的眼中,改善生活质量才是生活的重心;在有关媒体的眼中,科学常识远不如娱乐新闻、负面报道能够吸引眼球。于是,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科普教育成为冷门,从而导致社会大众对于科学常识缺乏基本的认识,成为诸多流言的受害者。为此,我们应该高度普及科学教育。有关部门要把科普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有关媒体要加大对于科学常识的普及工作,社会大众也应自发地从博物馆、图书馆等地学习科学常识,提高对于流言的识别能力。

北京某小学副校长:学生压力大政府应承担责任来源

北京市一所小学的副校长表示,就学习压力过大来说,首先承担责任的应该是政府和管理部门。“最近很多媒体关注中小学生书包过重问题,孩子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我认为最关键是管理部门评价机制的问题,如果管理部门不改变评价机制,那压力大的肯定是学生。”这位小学副校长说,就他任职的学校所在的区来说,每次召集各个学校开会的时候,单项成绩是有的。“虽然不表扬谁批评谁,但是前面大屏幕放了第一名是哪个学校,最后一名是哪个学校,当然校长就有压力,那最后压力最大的肯定是学生。”

“精致教学”:为培育“智慧的人”助力

精致教学,为培育“智慧的人”助力,在上海市开元学校,有着科学探索和显著成效。学校积极开展《基于视频案例的初中精致化教学的行动研究》,即“有效教学”的研究。3个教研组还对已有的视频寻找切入点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取最大的效益,达到“规范教学、追求卓越”的根本目标。

用iPad上课,男生更起劲了

一年前,上海市卢湾第一中心小学启动“云课堂”项目,尝试在四年级数学、英语、科学学科的部分教学内容,用iPad授课。最近,该校举行了“云课堂”教学展示。校长吴蓉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使用iPad的课堂上,男孩们的上课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这提醒我们,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男孩创造更多成长空间。”吴蓉瑾说。数学老师袁秉一年实践下来,明显感到男孩们的课堂参与度、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都有明显提高。袁秉觉得,这或许和男生较强的人机对话能力有关。

异域传真

新一代科学标准第二稿将出台

由美国26个州教育官员努力在全美国推动的新一代科学标准将于2013年1月进入第2轮也是最后一次面向公众的征求意见阶段。旨在提升K-12科学教育水平的该标准将于2013年3月最终修订完成,发布之后各州将自愿实施。这套标准特别强调:提高科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不同年级学习之间的一致性,跨越不同领域的重要概念所具有的交叉属性,以及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过程将所学付诸应用。2012年5月发布第1轮征求意见稿以来,已收到上万条建议,项目组织者将这些反馈意见汇编成报告,与第2轮讨论稿一同发布。

教育者涉足网络社交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自2009年以来加入社交网络的教育者数量增加了34%,其中图书馆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教师和校长。这份标题为《2012年K-12教育者参与社交网站、在线社区和Web 2.0工具调查》的报告收集了694位教育者的情况反馈。他们参与最多的社交网站是Facebook,许多加入了教育主题社交网站如edmodo、Class2.0和edWeb.net等。尽管加入社交网络时他们大都对个人隐私比较谨慎,但普遍认为这些网站对加强人际交往、促进同行间联系和共享教育资源很有益处。调查发现,教育者不仅参与社交网站,他们还活跃于许多由教育产品和服务商、非营利组织建立的网络社区中,如Discover Education Network、BrainPOP Educators和Edutopia等。Web 2.0工具如博客、wiki、webinar(网络研讨会)等在线工具也得到广泛使用,其中webinar普遍被用于职业目的,而文件共享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活动中。

亚洲地区在数学科学测试中再次领先

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The Trends in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简称TI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和组织的国际教育评价研究和评测活动。2011年在对67个国家和地区高中学生的评测中,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4年级和8年级学生成绩遥遥领先。测试组织者认为,东亚地区的学生之所以能领先他国,与其不断完善教育体制的能力有关。效果卓越的教育改革往往发生在教育体制相对集权化的地区,提升教育水平的新思想能较快地付诸实现。如新加坡经常性地修订课程,帮助教师把新的思想和技能融入课堂。而美国却把太多时间花费在对课程内容和方法的讨论上,各州对教育的松散管控和巨大差异使得在全国进行教改难度颇大。

未来的科学课是什么样子的?

多年以前的化学课可能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写分子式,学生阅读课本,靠看图来理解电子之间的化学键是怎么回事。但是在2013年的高中课堂就会是新的面貌了,学生可以摆弄电子模型或在电脑屏幕上拖拽观察电子的动态。当2013年新一代科学标准颁布、全美约26个州付诸实施时,科学课堂的学习方式将会出现巨大变化。学生将通过制作模型、解决问题增进对科学和工程的理解,在未来更具全球竞争力。这意味着教师教课的方式将发生变化。学生不再依靠单一记忆,而必须利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建立和演示模型。在科学和数学仍保持重要地位的同时,新课标将更多地整合技术和工程。同时,与原先各州自行设计课程不同,新课标首次在全国施行了教学的统一标准。即便新课标在各州得到通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挑战,如教师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学校需要增添新设备、经费需求可能增加等。

大家之言

丁肇中:考试不要争第一,科研才要争第一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12月12日在哈尔滨表示,考试不要争第一,科研才要争第一。丁肇中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的交流中,就自己的5个实验谈了几点体会。例如,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要对自己有信心,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研究;对意料之外的现象要有充分准备等等。丁肇中认为,做研究的人要把研究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要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调查

76.5%受访者直言身边有很多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雅虎和民意中国网,对3 32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人表示身边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多,其中32.4%的人认为“非常多”。59.3%的人认为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的原因是由于“望子成龙”等传统观念的影响;57.7%的人认为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性;55,4%的人指出一些父母自身成就感缺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我国科普的多与少

科技部发布了201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科普人员和科普经费投入显著增加,虽然科普发展仍存在不均衡性,但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统计显示:每万人拥有科普人员增多,专职创作人员稀少;科普经费政府拨款最多,社会捐赠大幅减少;西部地区科普经费筹集比例最多,占有科普资源最少。

读书

《有趣的科学》系列丛书等6部图书被评为“2011—201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经中国科协推荐,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编译、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有趣的科学》系列从书,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跟着达尔文去旅行(1-3)》《驾着太阳去追风——22个超级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疯狂科学》,希望出版社出版的《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南》等6部图书,被评选为“2011-201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科学是一种“冷浪漫”

最近,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出版了新书《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一书。这书中内容是“科学松鼠会”中的“Dr.You”栏目的内容合集。本书的策划之一陈复加在序言中写道:“我们的真正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读者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探索兴趣。科学方法与逻辑能力可以通过科研职业培训而获得,但思考与想象的能力则可能在‘遍读圣贤书后逐渐枯萎。”陈复加说:“其实科学并不是冷冰的,那只是因为人们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科研一点也不高深,只要愿意花时间去思考,科学也可以呆萌、可以浪漫。”据说,《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还将有一个姊妹篇——《再热闹的问题也有最冷门的答案》。

还有什么比柏油路更环保?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其新著《城市的胜利》中质疑了一种流行的观点:城市有害于环境。当梭罗的名著《瓦尔登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田园隐逸之时,格莱泽却呼吁:“如果你真心热爱自然,就远离瓦尔登湖,到拥挤的市中心去定居。”通过列举一系列事实和数据,作者试图向读者证明:还有什么比柏油路更环保?

本栏目内容均取自互联网,旨在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栏目编辑将尽可能选取来自知名网站的链接,但互联网规模庞大、变化快速,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链接今后不合非法内容,敬请读者提高防范、辨识意识。

猜你喜欢

科普科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