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综合技能竞赛的参赛策略

2013-04-19吕倩红

中国科技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练员竞赛程序

吕倩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有综合技能比赛、足球比赛、FLL工程挑战赛和VEX工程挑战赛等4项比赛。这些比赛大大激发了学生和教练员的参赛热情。其中最能锻炼学生的是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2012年我带领孙洪伟、张皓两位同学参加这项竞赛,虽然是初次参赛,但我们凭着稳定的巡线、熟练的操作技巧、灵活机动的处理方式,从潍坊市赛打到山东省赛再打到国赛,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终于不负众望,取得“三连冠”的好成绩。根据我们的参赛经验,写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是一项考核学生动手、编程、规划、制订策略和应变能力的比赛。这个比赛更像是一场闭卷考试,学生只能带着机器人套材进场,要在完全封闭的现场根据比赛题目要求装配机器人,并现场编程和调试程序,完成规定的任务。

2012年的综合技能比赛主题为“机器人嘉年华”。机器人需要在赛场上完成多米诺骨牌、点球大战、打保龄球、巧避障碍、采摘果子、跳街舞、健身长跑等7项任务。参赛队要在3个有不同任务的场地上运行自己的机器人,机器人从待命区出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各种技能,完成规定的任务,获取尽可能高的得分。如果没有规定健身长跑任务,机器人沿非十字形黑色引导线运动不再得分,因此,这次比赛更重视机器人的操作能力。一轮比赛结束后需要立即准备下一轮比赛,整个比赛过程将会比往届更为紧张。难度、强度增加了,教练员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培训学生,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国赛临行前,领导叮嘱:“保持常态心,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好。”要发挥正常水平,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手云集,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难度、高强度、高对抗性的比赛,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异常情况,平时训练可以达到的目标,在比赛时却可能达不到,导致丢分,这是常事。我在训练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抓时间,压任务,积累经验

省内選拔赛,每年一般不会超过2次,即市赛和省赛。很多選手上场比赛机会太少,没有实战经验,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2012年3月初我们接到潍坊市大赛通知,3月4日培训教练,之后开始与厂家联系订购机器人、场地,3月18日机器人到校,3月23日场地到校,4月6日、7日比赛。训练时间还不足15天,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取得好成绩,怎么办?

为了应对市赛,我给两个队员分工,孙洪伟编程,张皓搭建。要求孙洪伟机器人没来之前先学习C语言,达到能看懂程序的程度。机器人来后,把每一个非十字拼装块的程序都写一遍,特别是那些较复杂的拼装块,然后再综合写具体一个场地的程序。要求搭建的张皓先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拆,拆前用相机照下备份,拆后再用相机照下备份,直到全部拆完,再反过来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搭建,这样反复训练,在训练中总结经验。俗话说“孰能生巧”,“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我们利用晚自习、双休日、节假日进行培训,晚上经常训练到深夜十一二点。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封闭式”的训练,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学校里开展活动。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训练水平到底如何,也不知道自己的训练成果是好是坏,没有比较;整体活动训练缺乏对抗性,强度也不大,积累不了实战经验,做不到知彼知己。

我在训练学生时,采用“开放式”的训练模式,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参观指导,一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二是让老师找出问题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以利于以后的改进,积累经验。训练难度一步一个台阶逐渐加大。另外我还邀请本县的小学、初中代表队一块儿集训,营造比赛的氛围,实现对抗性训练赛。就这样,潍坊市赛,我们轻易夺冠;山东省赛我们以超出第2名300多分的成绩夺冠,赢得了国赛参赛资格。

释放压力,提升自信

开展机器人活动之初,学生们无一不是满腔热情、信心十足的,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来自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愿望、学校的要求、教练员的期盼等。活动的动机变得复杂起来,由原来单纯的就是喜欢,变成一定要获奖、为学校争光、为自己获得特长生身份等。这些都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产生巨大压力,造成学生们害怕失败,完全享受不到活动的乐趣。

我们的队员第一次参加国赛,压力确实很大。这就需要教练经常给他们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比赛前一天,让两名队员尽情地玩,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比赛。7月19日上午9点就要比赛了,孙洪伟紧张得早饭一点都吃不进去,比赛要进行7个小时,怎么能撑得住。“成绩无所谓,只要能发挥出我们平时训练的正常水平就一定能取胜,把比赛看作是我们平时的一次训练”,就要进场了我还这么叮嘱。2小时30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的队员还仅写了1个场地的程序,第一场成绩不理想,246分。第二场、第三场渐渐适应比赛环境,心态放平了,结果得了392分和450分的最高分,总成绩第一,一举夺得全国冠军。

储备应急预案

比赛中,選手出现偶然失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受场地平整度、现场光线强度、电压输出、程序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程序运行达不到既定目标。但是学生在比赛前,却因训练时一直都很顺利,而没有考虑到如果完不成任务怎么办,没有心理准备。因此,就需要储备应急预案。

2012年的比赛中,有的選手在完成一个任务时,由于某种原因程序没有完全运行完毕,就直接走下面的程序,结果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分数。像这种情况我的方案是一定要抓住重试的机会,将该程序再走一遍也许即可完成任务,但是,该選手明显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選择了放弃。另外,当遇到很难的场地图,不能一气走下来的话,我还为選手准备了“分段程序法”,结合重试,只要几次合起来完成任务,仍然可以有时间分。

精读规则

规则解读至关重要,尽管已经有教练员对竞赛的规则和要求进行解释和说明,并且在后期的训练中,也能够继续熟悉比赛规则,但这显然是不够的。選手必须精通机器人竞赛规则,准确理解、熟悉机器人竞赛流程,并能够参照规则积极处理比赛中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我给队员准备了专家答疑稿、竞赛规则等依据,调试时先咨询裁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综上所述,教练员应充分考虑、解决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细节,精读规则,多与专家沟通;多鼓励队员,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释放他们的压力,增强自信心。真正希望他们能早日成才!而我愿成为他们的翼下之风,助他们起飞,帮他们成长,飞向属于他们的浩瀚天空!

猜你喜欢

教练员竞赛程序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3)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