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住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2013-04-18刘晓霞秦义红

天津药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拮抗剂阻滞剂本院

刘晓霞,秦义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慢性疾病,可导致心、脑、肾脏以及血管多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目前临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品种多,联合用药也多,因此,加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规范和合理使用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1]。为了掌握抗高血压药物在本院的使用情况及未来的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本院住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本院2009—2011年住院病人高血压患者处方15 869张,对病人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疾病的情况以及用药情况(包括用药名称、种类及花费等)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女性7297例,男性8572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为(60.5±4.5)岁;8173例患者有并发症。

1.2方法 限定日剂量(DDD)的确定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和药品说明书及WHO推荐标准,根据用药总量和DDD值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

2 结果

2.1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率 见表1。

表1 不同品种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率

2.2各种类型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率 本院住院病人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率依次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见表2。

表2 各种类型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率及排名

2.3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用量和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排序 3年本院的抗高血压药物DUI均小于1,表明临床使用合理,见表3。

表3 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DUI和DDDs排序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慢性病,发病率高,常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就是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另外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利尿剂等[2]。

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具有降压平稳,降压持续时间长,用药次数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它通过减少钙离子含量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产生降血压作用。降压维持时间长,血压波动小。常用的有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在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中钙离子拮抗剂占据主导地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抗高血压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使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扩张血管平滑肌来降压。ACEI降压谱广、作用强而快,有广泛的适应性。此类药物具有很好的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的作用,特别适合于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但这类药物的不足之处为持续性干咳、水肿和首剂低血压等,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降压作用时间长,疗效强,降压作用平稳,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由于ARB通过阻断所有的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因而减弱、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升血压作用,因此对血管、肾脏有保护作用,特别适合于合并有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ARB不良反应较少,无首剂低血压反应,降压作用逐渐产生,可以被不同血压水平的患者接受。ARB的主要药品有厄贝沙坦、纈沙坦、氯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是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首选药之一,对快速心律失常非常有效。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降低血压,对于伴有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可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主要药物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等。

利尿剂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但它的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可致电解质紊乱等。主要药品是螺内酯、呋塞米等[3]。

本文对本院住院患者15 869张高血压用药处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压药物中用药频度:第一位是钙离子拮抗剂;第二位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第三位是ARB;第四位是β-受体阻滞剂。用药频度(DDDs)表示药品的消耗份额,DDDs值越大,说明临床对该药物的选择性越大,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钙离子拮抗剂,而ACEI和ARB的使用频率也迅速上升,因此,本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中,钙离子拮抗剂占据主导地位,ACEI和ARB使用前景非常广阔,也占有重要地位。

DUI表示该药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说明该药的日处方量大于DDD值,用药不合理;DUI≤1,说明该药日处方量

综上所述,近年来本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平稳,临床主要选用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五大类。钙离子拮抗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抗高血压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已得到普遍认可,但花费稍高。对于有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虽然有其缺点,但价格低廉,也可应用。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用药,因此,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的病情结合药物治疗的费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有效、经济、合理的目的。本文对使用降压药的数据分析表明,本院降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体现了经济、安全的用药特点。

1 苗洪萍.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临床进展[J]. 天津药学,2013,25(2):71

2 蔡冬明,谢诚,缪丽燕. 2006~2009年某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 山东医药,2011,51 (1):68

3 李磊. 2008至2009年本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J]. 河北医药, 2010, 32 (21):3085

猜你喜欢

拮抗剂阻滞剂本院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