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013-04-15姜浩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3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现状

姜浩

【摘 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得到普及,并且应用到了人民生活中,在环境监测方面,信息技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应用成就;现状;改进措施

0.引言

我们常说的IT技术,就是信息技术的简称,它是多种技术的一个总称,主要用于管理我处理信息。环境监测则是通过对环境测定熟知的分析,了解环境情况以及其变化趋势,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部门,也是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础,如今,环境监测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大,监测站也越来越多,对于环境的保护效果也越来越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并且逐步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为治理污染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提高了数据的管理利用效率,同时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成就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就好像一个大范围的探测器,能够把环境问题清晰的显示出来,为了能使环境监测工作真正的发挥作用,相关部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工作中,提高了其现代化水平,也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目前,通过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监测工作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主要体现为:(1)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各监测站都开发了相应的业务系统,并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充分的运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使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不仅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软硬件设备的双重保证,而且还为工作人员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使相关信息数据能够快速无障碍的提供给所需要的部门,使各领域的交流和沟通得到了促进,并且拉近了各领域间的距离。(3)随着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应用,自动化连续采样、大型仪器自动分析、远程监控、电子报表等信息技术都运用到环境监测中去,这样就时环保政务和业务工作同时得到了促进。(4)由于信息技术属于高科技技术,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求是专业的信息人才,国家对这些人才的培养液非常重视,这样的人才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使环境信息化良性发展。(5)我国相关部门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并且给予了强大的制度上的支持。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已经持续发布了《环境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环境信息管理办法》(暂行)、《国家环保总局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环境信息文件,不仅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也反映出政府的环境决策和管理环境事务的能力。

2.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在地、市级环境监测站中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其高效、准确、便捷的优点已充分显现出来。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应用形式。

2.1数据管理与存储 对于各种监测数据

主要是最终数据,通过使用上级部门下发或自行开发的软件进行录入、修改、查询、打印、删除等管理操作和数据备份、恢复等存储操作,将分散、零乱的数据有机的组合存储起来,并使用软件自带的计算、统计和简单分析功能,完成对数据的初级处理。此类应用一改以往手工填制报表、人工汇总数据和查阅纸质表格的传统方式,提高了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报表生成的质量和数据检索的效率。

2.2数据共享 为实现各科室的数据共享

许多监测站都建立了局域网,将各科室的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文件夹共享、远程控制等方式,使科室之间可以读取、写入和管理共享文件以及其中包含的数据。此类应用不但提高科室间的数据交流效率,还可以在站内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省打印输出成本。

2.3数据接收与发送

将接收的下级监测部门的数据或本单位录入的数据,生成格式统一的文件,通过Internet、电话拨号或专用线路,向上级监测部门发送,使数据传输的费效比、时效性大大提高,现已逐渐成为监测部门上、下级间远程数据传输的主要方式。此类应用可大大减轻上级部门重复录入数据的工作量,有效降低数据错误率,但因目前我省许多县级环保局存在监测机构不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等因素,多数无法完成数据录入、发送工作,所以主要还是由市级监测部门来承担数据汇总和上传任务。

2.4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和管理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市区安装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站,对大气环境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当监测人员需要查看自动站的工作状况、读取监测数据、控制自动站运行时只要在办公室通过计算机即可对远程的自动监测仪器进行操控。同时,设备的配套软件也可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生成图表和变化曲线,以便监测人员实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

3.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不足及改进措施

九五以来,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不足。

3.1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不足

(1)技术方面。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监测中的信息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性和技术性亟待加强。但是作为环保局的支柱部门的环境监测站,往往配置低水平的技术人员,他们只会一般性的文件操作或理论知识。(2)数据方面。环境监测往往要用数据来说话,但数据繁杂细琐、范围宽广并且要对过去和现在的监测数据深入、全面了解。而最终监测数据却不能全和真,影响环境监测其他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有的监测站仍采用传统的纸张数据传送方式降低了工作效率;数据资料常受制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态度,不能如实反映;数据资料存储格式不能统一,造成数据冗杂,难以统计等;(3)安全方面。安全问题主要是数据的安全,主要出现的问题有:1)工作人员有时因操作不慎,不能有效的防止数据在录入、处理、统计或打印中由于硬件故障、断电、死机、人为的误操作、程序缺陷、病毒或黑客等造成的数据库损坏或数据丢失;2)数据保密工作欠妥。某些监测数据可能被不具备资格的人员或操作员阅读,或由工作人员本人因私利而泄露,而造成数据泄密等后果。

3.2改进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的措施

(1)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监测综合管理系统,这是解决上述问题最重要的措施。大部分监测站缺少专职的环境监测综合管理系统,相关的监测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在与其他环保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数据的信息共享链,存在“信息孤岛”现象。(2)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未来环境监测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要求技术人员在工作方法和能力都要不断精益求精,要求建立一支实力强、素质高的技术人才队伍;(3)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更加细致,防患于未然,也要求监测站不断完善监测质量机制,保质保量。

4.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虽然我国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卢贺,马丹丹,刘柄蕴.试析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11(4):106.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现状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