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滩地造林技术研究

2013-04-15李世军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3期
关键词:状况造林技术

李世军

【摘 要】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雅鲁河、济沁河等河流两岸的河流石滩涂上在不影响分洪卸洪的情况下进行了植树造林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本文介绍了我们对河滩地造林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河滩地;造林;状况;技术

我们龙江县龙兴镇地处黑龙江省西部,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余脉,是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低山区。1998年洪水过后,河流两岸的大面积耕地被冲走,河道变宽,形成了大面积河流石滩涂,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保护耕地,把河流石滩涂变成绿洲,变废为宝,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雅鲁河、济沁河等河流两岸的河流石滩涂上在不影响分洪卸洪的情况下进行了植树造林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1.社会、自然概况

全镇17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79万亩,农业用地32万亩,林业用地21万亩。总人口4.83万人。由于地处半山区,所以地势复杂,有高山、有洼地,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朝阳山最高峰海拔606米,为齐齐哈尔市第一高峰。境内有雅鲁河、济沁河、库提河、雅尔根楚河、其林河5条河流流经我镇。气候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空气干燥,春风大、次数多,十年九春旱,年平均降水量440毫米。极端最低气温-39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2摄氏度,年平均气温2.6-3.1摄氏度,有效活动积温2450-2600摄氏度。无霜期120-125天,初霜期一般在9月17日-20日。土壤以黑钙土、暗棕壤为主。森林植被以天然蒙古柞为主,伴生山杏,少生山杨、白桦、黑桦、榛子、胡榛柴、杜鹃、胡枝子等,河流两岸混生着山杨、柳树、榆树。山丁子、山里红、稠李子等树种。人工林以杨树、落叶松、樟子松为主。少量果树黄太平,大秋果,李子等。草本有大叶草腾、万年蒿、天门冬、牛毛草、艾蒿等旱生杂草类群。

2.原则依据

以国家林业局颁布的造林技术标准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规程为依据,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和谐发展,林地宜宽则宽宜窄则窄,使林水有机地结合,以治沙治水保护耕地为宗旨。

3.河流石滩涂立地状况

河流石滩涂的组成成分为:细沙与河流石占96%,细土占3%,其它杂物占1%。是沙石土的混合物,沙石直径为0.3-120毫米,地下水位距离地面1.5米左右,地下0.15米处湿度30%、地下0.25米处湿度37%、地下0.5米处湿度可达52%。全镇河流石滩涂总面积25711亩。分部于流经镇内的5条河流的两侧。

4.河流石滩涂造林技术

4.1人工植苗造林

4.1.1造林整地

(1)整地时间:现造林现整地,在造林前进行。

(2)整地方法:人工挖穴或钻坑机挖穴,穴深50cm,直径60cm。

(3)株行距:3米×3米、3米×4米、2米×4米。

(4)配置方式:品字形配置或矩形配置。

4.1.2树种选择

根据杨树喜水喜肥喜光的特性,及抗病能力,品种选择杨树小×黑2年或3年生大苗。

4.1.3栽植

起苗后,将杨大苗运到造林地附近,把根系放在水中浸泡2天,然后再进行栽植.栽植时将杨大苗植于穴中扶正,埋上大半坑河流石混合物,然后浇足水,水沉下后再用河流石混合物封埯即可。

4.2机械造林

用拖拉机牵引植苗犁植树,随开沟随栽植,将浸泡后的苗木放于植苗犁两侧,每侧坐1人,共两人.拖拉机按规定的行距行走,植苗犁上的人员按规定的株距随拖拉机边走边往植苗犁内插入杨大苗,植苗犁过后河流石随即将杨大苗根部埋上,后边的回土器随即将剩余的河流石收回到沟内,后边再用人将杨大苗扶正踏实即可。植苗深度可达50-60cm。

优点:不用挖穴,不用浇水,成活率高。

4.3成活率调查

5.小结

在河流石滩涂上造林通过实验和推广,2002年-2008年共造林25700亩,栽植杨树213万株,成活率均达到86%以上。20年后直接经济价值可达2亿元人民币,形成的杨树林起到了防风固沙和护岸的作用,使白沙滩变成了绿洲,达到了保护耕地的目的。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发挥。

猜你喜欢

状况造林技术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安全感,你有吗?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