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模板工程的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2013-04-15宁波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3期
关键词:轴线校正间距

宁波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工程,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几何尺寸以及结构的强度、刚度,我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下面笔者就模板工程有关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作一简要论述。

1.基础模板

1.1带形基础

1.1.1缺陷

轴线位移:基础梁扭曲、宽度不一;混凝土缺棱掉角、蜂窝、麻面;上段模板嵌入底板混凝土内。

1.1.2原因分析

(1)模板及其支撑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容易引起模架坍塌等事故。

(2)模板使用前未进行清理、校正,表面不平整,拼缝过大或过于紧密。

(3)模板上口未带通线检查或固定不牢。

(4)斜向支撑未加垫板,直接支撑在坑壁土层上。

(5)支撑一边紧一边松。

(6)模板安装好后未校核轴线和截面尺寸。

(7)浇筑混凝土时任意踩踏、碰撞基础模板及其支撑,造成模板松动、下沉。

(8)模板未刷隔离剂或涂刷不符合要求。

1.1.3防治措施

(1)模板(特别是木模板)自身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不能采用黄花松或其它易变形的木材,也不能为节省费用而使用损坏严重的模板,更不能使用废弃模板。

(2)模板应保持大面平整,拼缝应符合有关要求,接头处应加拼条。

(3)钢模板上口应用拉筋固定,间距60cm左右;木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保证基础上口宽度,并拉通线检查上口平直度。

(4)上段模板应横穿Φ12钢筋或预制混凝土方块加以支承,间距1m左右;木模板可用临时支撑,但应牢靠,并保持高度一致。

(5)两边的斜支撑应尽量对称布置,并谨防侧模一边紧一边松。

(6)斜支撑根部应加木板,不能直接支撑在坑壁土层上。

(7)模板安装好后应校核轴线,特别是支模后时间较长,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土层开裂、支撑变形等情况。

(8)脚手板不能直接搁置在基础模板上,施工时谨防任意踩踏、碰撞模板及其支撑。

1.2杯形基础

1.2.1缺陷

杯基中心线位移;胀模、漏浆、尺寸偏差;侧面混凝土蜂窝、麻面;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模起不出。

1.2.2原因分析

(1)采用杯芯木模板,由于浇筑混凝土时不透气、上浮。

(2)基础中心线未弹准或基础未兜方复核。

1.2.3防治措施

(1)掌握好拆模时间,特别是杯芯模板,在初凝前后要及时予以起出。起模时应轻轻锤打、慢慢拨动,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混凝土。

(2)先在垫层上弹出基础两条互相垂直的中心线,再弹出基础的四面边线,兜方复核后,依线支设模板。

(3)杯芯木模表面要光滑,底部应钻几个透气小孔,以便浇筑混凝土时排出气体,不至于上浮。

(4)基础模板(特别是芯模)四周应均衡振捣,以防模板偏移。

2.梁模板

2.1缺陷

梁轴线位移,截面变形、扭曲,下挠开裂、炸模、缺棱掉角、蜂窝、麻面。

2.2原因分析

(1)模板选材不当。木模采用黄花松等易变形的木材制作,或采用多次使用已近腐烂的模板,其本身不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2)模板投入使用前未进行校正、清理。对表面缺陷较大的模板未予淘汰。

(3)未进行模板结构计算。此项工作往往被工程建设者所忽视,他们有时仅凭经验支设模板,造成模板下挠、沉陷,甚至整体坍塌。

(4)模板的竖向支撑不垂直或未相互拉结牢靠。

(5)直撑的地面土质较软弱,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支撑随受潮的地面下陷。

(6)木模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浇水充分湿润。

(7)模板拼缝过于紧密或间隙过大。

(8)模板支好后未用经纬仪或带线检验轴线。

(9)梁上口未钉木带,仅用铁丝对拉,有紧有松。深梁侧模未设对拉螺栓加以固定,导致混凝土胀模不一致。

(10)底模未起拱。

(11)拆模过早或过迟。

2.3防治措施

(1)要进行模板结构计算,不能凭经验配料。木模板的底模和侧模一般按连续梁计算,根据最大弯矩和挠度,由强度和刚度要求确定其厚度;顶撑尺寸一般按稳定性要求进行计算。组合钢模板底板下般按简支梁计算,由强度和刚度要求确定其允许的跨度,支柱截面同样由稳定性来确定。

(2)顶撑(支柱)的间距一般为1m左右,各顶撑之间应设拉杆固定,一般离地面50cm一道,以上每隔2m设一道,以形成一个整体。

(3)顶撑(支柱)下部支承面应坚实,若为泥土应先夯实,再沿支撑(支柱)底部铺上通长的木板,确保支撑不下沉。在楼面上支撑时,应在支撑底部设垫木,并加设一对木楔用铁钉钉牢。

(4)支模时应注意使侧板包住底板,若为木模,侧模下口应设夹条木并钉紧在支撑上,确保下口不胀模。

(5)考虑到梁模板吸湿后通长方向的膨胀,梁柱交接处的梁底板尺寸应略为缩短,以防模板嵌入柱混凝土内。

(6)侧模上口应在支撑位置对称布置斜撑并钉牢,沿一定长度还应设置撑头木或拉铁(钢模板)固定,忌用撑木加铁丝对拉固定上口的施工方法。

(7)深梁若采用木模板,板厚应不小于5cm,每隔50cm加一拼条,根据梁高适当加设横档。一般离梁底30cm处沿通长方向每隔1m设一M14对拉螺栓。深梁若采用钢模板,其外侧还应加双排钢管围檀,间距50cm。

(8)底模应按规定起拱。

(9)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浇水充分湿润。

(10)模板支好后应认真校正梁的轴线、上下口、高度等尺寸,并拉通线检验侧模是否顺直。

3.柱模板

3.1缺陷

轴线位移,成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缺棱掉角、烂根、夹渣、鼓肚。柱身扭曲不方正。

3.2原因分析

(1)未校正钢筋位置,就位移的钢筋安装模板。

(2)安装柱模板未校正轴线、垂直度及截面尺寸。

(3)模板拼缝不严或柱箍不牢导致胀模、漏浆。

(4)柱底部施工缝未清理干净或模板不到位。

(5)支撑不牢或松紧不一。

3.3防治措施

(1)为保持稳定和不变形,柱与柱间应加钉水平支撑和剪刀撑,同时应在最外排柱外侧设置斜撑。若柱子间距过大,各柱应单独四面支斜撑。

(2)进行模板设计。模板本身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不炸模、不变形。计算出混凝土侧压力后,根据强度和挠度要求设计并核算柱模、柱箍的用料尺寸及间距。

(3)柱模安装前应校正好钢筋位置,并对柱底施工缝进行清理,凿除浮浆及凸出的较大石子。

(4)柱子立模时,应弹出两个方向的轴线,并对柱子进行找方,检查对角线。

(5)成排柱应先支最两端柱模,待检验无误后,再带通线支其余柱模。

(6)为防止炸模,应根据柱身高度与大小,沿柱高每隔50-100cm设一柱箍。

(7)柱底部应设一清扫口,待模板支好后清除木屑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予以封闭牢固。

(8)若柱较高,中间应留临时浇筑孔以插入振动捧,待浇筑到临时洞口时再予以封闭牢固。

猜你喜欢

轴线校正间距
平静地接受结束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评估与偏差校正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炫酷ACR
一种具有自动校正装置的陶瓷切边机
算距离
机械加工的误差分析
疏松载流螺线管轴线上磁场的分布研究
投影机的梯形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