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类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3-04-13王庄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语言

隋 俊,王庄严,郭 锋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类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隋 俊,王庄严,郭 锋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切实可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使其融入到语言类专业建设之中,对语言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学习、顺利求职和就业,以及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基于此,在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类专业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理念转变、教育机制建立、实施方式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以期对学生在设计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时提供参考。

职业生涯规划;语言类专业建设;思考

因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情况的特殊性,对语言类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对语言类专业学生制定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急需纳入的内容,也是提升语言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过程是结合社会现状和学生实际,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在校期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应如何规划,如何发展,如何根据社会需求、自我认知和评价来设计人生发展的一门新型教育理念,它能为语言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选择上奠定基础,是职业生涯规划与语言类专业建设相结合的极好体现,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语言专业建设两者结合的重要性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与语言专业建设两者结合,将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社会对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为此,帮助和引导语言类专业学生早日确立长远、稳定、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职业目标,也相应摆在高校面前。通过在高校实施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和引导语言类专业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设计和思考未来谋求的职业与所学专业知识的关联度,进而确立自身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以保证社会发展和所学知识的吻合[1]。

其二,两者结合将有助于促进和完善语言类专业的专业建设,创新高校课程建设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类专业建设,对完善语言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强化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规划意识,增强专业竞争能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三,两者结合将有助于语言类专业学生熟悉和认识未来职业特征,减少职业选择偏差,提高社会人才选拔质量。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现状,据此来规划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更好地应对未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步入和选择职业,缩短职业适应期,早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其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缓解语言类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就业。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语言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凸显,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在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做好语言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则成为今天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实践证明,高校通过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缓解当前语言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一个可行、可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专业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类专业建设,必须以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理念为前提,强化高等教育基本职能。新时期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完全只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适宜时代的思想和理性,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的手段[2]。目前有些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类专业建设,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培养理念,树立新的注重“职业指导终身化”特质的,以大学四年为人生发展基础,辐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理念。

(二)构建实施四年连续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跟踪指导教育机制,促进专业学习动力。在研究语言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同时,应在开展语言类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结合语言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现状,构建一套适合其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的、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教育新模式。针对高校语言类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国家对于职业规划类课程开设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创新性的语言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体系,注重心理辅导体系构建,并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研究实施措施。

(三)创新语言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建设体系,以提升职业认知促专业学习。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心态,未来设定的职业目标来实施教育。可以考虑扩大专业选修课的范围,促进以注重个性化培养为目标的专业方向教育体系的创建。要根据学生所确立的职业生涯目标,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修第二专业,或跨专业选课,以根据社会用人需要和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语言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职业规划教育的课程,改革现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特点,职业规划的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促进大学生根据语言类专业特点、结合专业优势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四)积极构建适合语言类专业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课外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基地。首先,高校大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锻炼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类专业学生就业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深入挖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经验的累积,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以弥补在校学生普遍缺乏职业感觉和职业实践经历不足的缺陷。其次,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来讲,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的反馈信息,对自身的职业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大语言类专业学生课外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五)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发挥,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语言类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研究如何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与常规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成人成才教育相结合,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展以德育为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新型育人模式的研究[3]。

三、结语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语言类专业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应思考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现状,在现有的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基础上,构建专业教学新模式。从专业学习角度出发,注重强化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意识和增加就业技能的训练。结合目前高校语言类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的开设现状,在遵循国家对于开设职业规划类课程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语言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体系。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内容,更能预测和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求,这样才能对学生在设计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更具有操作性、实施性和指导性,也才有意义和助益。

:

[1]潘中锋.职业生涯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力培养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2006,(8).

[2]于桂兰,于米.大学本科生职业倾向与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

[3]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C640

A

1001-7836(2013)02-0022-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2.008

2012-08-17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12524106)

隋俊(197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院长,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语言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