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研究生英语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2013-04-13高晓慧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东北农业大学英语课程研究生

于 娜,高晓慧,高 伟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及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不断提高,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紧跟时代发展,实现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和有机结合,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研究生人才,成为当前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生态学和课程建设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校研究生英语课程现状的分析,结合对专家、一线教师、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对比国内同类院校课程设置,确立研究生英语教学全新的理念、目标、内容、模式、方法及评价手段,创新构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向学术型、专业型、国际型发展,真正体现语言是获取信息知识的工具的特性。

一、理论基础研究

21世纪是生态学的世纪,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思维空前活跃,教育生态学研究也日趋兴盛。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的学科,其主旨是研究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力求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教育功能的最佳发挥。教育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认为:教育具有多渠道、多样化的特点,教育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而且还发生在学校之外的各种环境之中,如广播、电视、文学作品及各种各类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环境等。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教育结构和其他社会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教育的作用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一致或不一致的。教育生态学研究的要点就在于揭示这种教育情境的范围和复杂性,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以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的整体、系统、平衡观来重新分析和构建教育的理论框架,已成为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教育生态化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新教育理念,其内涵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今时代,教育生态化将成为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种技术和非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英语教学是建立在大学本科英语教学基础上的,其目的是在较高的起点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即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实用能力。研究生英语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应该是一种质的提高,是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应突出实用性,着重实践,同时应突出体现创新性和高层次性。

二、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其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并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然而目前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模式仍基本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研究生学习特点理解不够,不容易引起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推进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探索。本项目在课程设置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分析国外EFL 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国内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现状,结合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英语课程现状,为构建适合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提供借鉴与启示。鉴于我校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普遍偏低,有必要格外加强研究生英语写作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撰写毕业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英语论文的能力。

三、东北农业大学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是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阶段一门重要的应用性、实践型公共课程。该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沟通能力。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倡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高研究生阶段语言学习的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拟对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目标管理、过程监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注重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体系突出素质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国际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更加明确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以考查语言应用能力为重点内容的英语测试系统;同时开展课外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创造并提供接触英语与操练英语的场所和机会,构建生态化、立体化、创新型的课程体系。

综合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在国内外经验的启示下,构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理念、内容、模式、方法、评价手段。课题组拟构建“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程”以现有研究生英语课程为基础,通过网络视听说课程、课堂读写译课程和分组口语课程来传递人文精神,侧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以突出学术性兼实用性为特点,主要包括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国际谈判语言策略与技巧、专业文献阅读与翻译、国际交流口译理论与实践、涉外合同起草与翻译、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等课程。课程教学采用“语言+交流”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交流”的教学模式旨将外语应用技能与对外交流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从而以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从更高的层次来拉动学生外语应用技能的提高。

语言实践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平台和研究生英语网络课堂、网络自学中心(学生专业ESP 课程的在线学习支持)、外语自学网站、学术英语沙龙(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模拟国际会议等)、英语竞赛(歌曲、演讲、辩论等)、校内外涉外实践活动以及外籍教师跨文化交际系列讲座等。

考核评估体系:采取绩效考试(Achievement Test)的考核类型;评估形式多元化,遵循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定原则,即“平时表现(含网络自主学习)+作业(提交课外活动成果)+ 期末考核(相关学习内容须占50%以上)”,考核内容与课程要求相一致。这样的考核评估体系一方面能更全面、准确地评定出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使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东北农业大学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体系的创新实践

本文构建的东北农业大学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体系,拟在2012 级研究生中进行实践教学。针对我校不同专业研究生语言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采取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分组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形成不同层次的动态合作小组。并且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主要进行学术研究,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注重其学术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例如学术研究过程中与国外同行的口头和书面语的交流、阶段性成果的报告、学术会议交流,包括撰写论文摘要和论文、宣读论文、提问、回答问题、最终研究成果汇报、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等。

构建个性化、立体化、生态化、创新型的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体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通过综合性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满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大学英语现状并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是有必要的,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

猜你喜欢

东北农业大学英语课程研究生
本刊策划 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东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省水科院成功举行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Analyze the Benefits of Using Films for Language Teaching in Classroom and Offer Som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Use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