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小说派作家群的理论主张及创作特点

2013-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罗伯洛特布托

李 航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法国新小说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而“新小说”这种新颖的文学实践尝试是从30年代开始的。新小说派主要有四个代表人物,分别是阿兰·罗伯—格里耶、克洛德·西蒙、娜塔丽·萨洛特和米歇尔·布托尔。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在当时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被质疑到被肯定,新小说派的理论和创作都在不断发展,并且对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小说派的形成及影响

“新小说”派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小说的创作上与现实主义分离,进行一种全新的写作实践。新小说派还被称作新现实主义、反传统小说派等。当时的法国文学主要还有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派小说与荒诞派戏剧,新小说与他们共同组成了法国文学的中坚力量。新小说派作家在写作中进行创新的实践,传统的人物、情节、时间等要素都被作家刻意忽略,“反对巴尔扎克的小说传统;情节和人物都不完整;内容没有确切性,意义不清楚;过于追求文字技巧。”[1]新小说派作家反对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等传统的小说写作方法,“小说不再是人生冒险经历的叙述,而是文字与形式的探索冒险。”新小说派的作品注重对人物和细节的描写,放弃写作动机并且不带有主观性,类似于一种文字游戏,同时运用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不可避免的是,他们的作品有时晦涩难懂,让读者无所适从。新小说派作家认为小说并不能反映社会现实,而是在作者的意识中寻找真实,因此新小说对社会问题反映很少,主要对荒诞的世界和人生进行描绘。

二、新小说派作家的理论主张与创作特点

1.阿兰·罗伯—格里耶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法国“新小说”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文学理论家、著名的小说作家与电影导演。

罗伯—格里耶在1956年发表了论文《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随后在1958年发表了论文《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这两篇论文作为新小说派的理论宣言收录在格里耶的文集《为了一种新小说》中。在这两篇文章中格里耶提出建立新的小说体系,“寻找能表达人与世界之间新关系的新的小说”[2],对当时的作家模仿巴尔扎克与司汤达的作品表示了反对,“因今天的一个年轻作家‘写得如同司汤达’而赞扬他,实际上是一种双重的不真诚。一方面,这一壮举可能没有任何精彩的东西,如同人们刚才看到的那样;另一方面,这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要写得跟司汤达一样,首先就必须写在1830年。”[2]“文学是活的,小说自从存在以来就一直是新的。”[2]格里耶认为:“小说写作怎么可能一成不变,静止凝固呢?福楼拜写了1860年的新小说,普鲁斯特写了1910年的新小说。作家应该骄傲地接受带上他自己的日期,要知道,没有在永恒中的杰作,只有在历史中的作品;作品只有当它们把往昔留在了身后并预告了未来时,才能留存下去。”[2]格里耶还认为,小说应该对物质世界进行细致的描写,态度冷静,主题、情节和人物都不明确,作家在写作中不能带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他的理论和作品受到了各方面的攻击和非难。面对这种情况,罗伯—格里耶在《自然本性、人本道主义与悲剧》中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艺术观点。他对“世界,是人”这种创作理念表示反对,提出了人与物分开的观点,同时反对物我中心,作品中并没有核心人物,作品全部都是对景物的冷静、细致、反复以至繁琐的描写,情节反而变得次要。格里耶早期的《橡皮》、《窥视者》、《嫉妒》都反映了他的小说理论。

2.娜塔丽·萨洛特

娜塔丽·萨洛特,1900年出生于旧俄的伊万诺夫—沃孜内森斯克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她父亲伊尔亚是化学家,母亲是作家,外祖父是沙俄时期唯一的犹太教授。她父亲因受兄弟反沙皇活动的牵连,遭到流放,后来定居巴黎。1902年,父母离异后,萨洛特随父亲住在法国,也时常回到俄国的母亲家。她自幼博览群书,尤爱文学,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语言天分,可以流利地说俄语、法语和德语。她的早慧可能是她幼时的家庭不幸造成的,在《童年》中,她讲述了自己从巴黎到日内瓦再到彼得堡,在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奔波,以及她的孤独和抑郁。自1932年起,如同当年许多作家一样,她开始在咖啡馆里着手写作她的第一部作品,并借用生物学词汇命名这部短篇小说集为《向性》,以表明她试图通过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排斥、吸引、征服等相互关系来探求微妙心理现象的意图。

1939年,她为躲避战乱逃到乡下,藏身在一所寄宿学校当教员。1942年,因面包师举报她不佩带“黄星”又险些被捕。萨洛特通过丈夫取得假身份,伪装成她女儿们的家庭教师,一直到法国解放。这段时期,她结合自己的创作活动,作了深刻的文学思考,写成了四篇论文,收在后来出版的《怀疑的时代》里。二战后,萨洛特并未从事律师工作。虽然身患严重的结核病,她仍坚持写作。1946年完成《一个陌生人的画像》。大名鼎鼎的萨特为这位新人的这部小说写了序,他的序言可以说是对小说的一种解释并向文坛宣告一种新型小说家的诞生。

当反传统小说的新小说浪潮在法国兴起的时候,萨洛特发表了论文集《怀疑的时代》,从而成为新小说派的理论家。在这个集子里,她质疑了传统的文学观念,赋予写作以新的意义,被认为是“新小说”的理论纲领。萨洛特不仅继承了普鲁斯特对心理意识深层的研究和精辟分析,而且成了这场文学革命的领导者,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语言,具有着极大的革命性。

3.克洛德·西蒙

克洛德·西蒙1913年10月10日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在1985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1945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作假者》,在小说《风》出版之后他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新小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崇尚“新”的小说[3],在新小说派小说的创作方法上,西蒙的作品体现得很清晰透彻。

在西蒙的作品中通过语言的叙述和记忆的描绘,能够看到一种“生命的成长、创造的活力和坚韧力”。从1945年至1952年,西蒙早期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还趋于传统,在1954年出版了《春之祭》,1957年出版了《风》,1958年出版了《草》,这几部小说的创作有了反传统的写法,创作开始发生改变并向现代派靠近;到了20世纪60年代他的创作有了新的实践,作品的内容主要描绘主人公的回忆,给读者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而最大的特征就是在作品中画与诗的融合,采用意识流的手法,用空间代替时间,把真实的时空和想象的空间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画”一样的世界,代表作品为《弗兰德公路》。之后,还创作了《豪华旅馆》、《历史》、《法尔萨鲁斯之战》。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蒙发表了《双目失明的奥利翁》、《导体》、《三折画》、《事物的教训》、《农事诗》、《洋槐树》、《植物园》和《有轨电车》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的探险”,也就是小说对文字和形式的一种探索实践。

4.米歇尔·布托尔

米歇尔·布托尔也是新小说派的重要作家和理论家,他1926年9月14日出生于法国北方工业重镇里尔的郊区。其父亲在北方铁路公司工作,他利用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便利到处旅行,使他养成了日后一边写作一边漫游的习惯。后来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文学和哲学,但几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都未通过。他曾在哲学学院担任哲学家让·瓦尔的秘书,使他有机会认识了不少文化名人。在桑斯的马拉美中学教了几个月法语后,他借助一篇谈埃及教育改革的论文到了埃及,在尼罗河谷的一所学校教法语。布托尔之后出版了《米兰弄堂》、《时间表》、《变》和《程度》四部小说,小说写作风格具有实验性,并且涵盖知识面广博,这几篇小说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重要地位,被萨特预言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

布托尔并不认为小说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还有许多绝世佳作等待着人们去创作。最伟大的小说是超越国界的,可以与戏剧、随笔和诗歌相互交融,成为真正的叙事诗,就像波德莱尔谈到巴尔扎克时所说的‘他是我们最伟大的诗人’。福楼拜、乔伊斯和司汤达对我来说首先是诗人。新小说把罗伯—格里耶、克罗德·西蒙、萨罗特、克罗德·奥利埃和我五个各有千秋的人聚集到一起。我不觉得我们像193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流派一样形成了一场文学运动。但有一点是真的,我们都在寻找一种新的小说表现形式,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三、结语

新小说派作为一个个性十足并且创作众多的文学流派,对小说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借鉴意义,而其中的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克洛德·西蒙和米歇尔·布托尔的理论和艺术主张至今仍然对小说创作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小说”作为一个流派已经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的理论深度和艺术广度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1]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60.

[2][法]阿兰·罗伯—格里耶.为了一种新小说[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3]张唯嘉.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罗伯洛特布托
卡洛特水电站:清洁能源赋能“中巴经济走廊”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高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研究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影响
“铁蝴蝶”贝·布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