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歉”激起千层浪——小议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心灵沟通

2013-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错误师生语文

宋 冬

(浙江省台州仙居横溪中学,浙江 台州317312)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1]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上,该如何引导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性沟通是当前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现代教育中师生沟通的现状

针对90 后学生实际语文教育情况,师生之间仿佛隔着一堵高墙,谁也猜不透谁的心思。学生有学生的牢骚和不满:老师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语文老师讲的内容都不是我所感兴趣的?语文课怎么都是说教课?教师也有教师的不满和失望:为什么学生不好好学习?为什么学生不配合自己?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加之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这样不满和对抗在师生关系中表现得很突出。尤其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失误和错误时,沟通出现断层时,语文教师将会怎样做呢?如何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喜欢上博大精深的语文呢?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确,老师作为教育者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工作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失误,但有的老师为了“面子”从不认错,还一味地自圆其说,甚至有些强词夺理。殊不知,教师虽然得到了面子,却失去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此现状直接关系到师生沟通、教育教学成效、学生素质、教学目标等等问题。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发扬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吾日三省吾身”,向学生真诚地道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让学生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对语文产生美感和兴趣,达成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新课改教育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必要方式。

二、道歉是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

“人孰能无过”,所以我们人人都应该学会道歉。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道歉在受到损害的人际关系中很重要,这也直接关系到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和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天天在一起“碰撞”,可以说无时无刻都存在着“教”与“学”之间不可分的联系,这也难免会有许多错误的事发生,如果不好好处理,那么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需要教师换位思考,放下“面子”,敢于道歉,去积极沟通。伊利诺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伯特詹妮弗·罗伯奈特(Jennifer K.Robbennelt)的研究也表明,道歉对修复对立和冲突关系的确是有效的。他们发现:“真诚的道歉,可以减少一半的官司;每两件官司中,就有一件是因为缺少诚心道歉而引起的。”[2]

而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语文涉及天文、地理和物理化学等知识、概括面非常广时,教师在教学上难免会出错,甚至有可能会形成不良局面,产生师生不和谐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真诚的“道歉”。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3]在语文教学上,教师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候,在学生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或寻找适当机会与孩子谈论自己的错误,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的有效方式,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只有孩子感到老师真正是言行端正,才能产生由衷的敬意,让语文教学在无形中真正构建起来。

因此,作为人类最神圣的工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育者,首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真诚的道歉来打开每颗尘封的心,感动孩子们,产生信任的火花,从而把语文教学目的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有效性教学。

三、运用道歉方式的三种方法

古今中外,小到个人之间,大到国家之间,道歉成为一种“低成本”消解冲突、缓和矛盾、润滑关系的好办法。一“歉”能激起千层浪,运用真诚的道歉方式,用心与心进行有效沟通,可以让师生之间产生信任的心灵火花,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1.当面道歉。“当面道歉”的讯息主要用来表达道歉者有心思过的意愿。放下长者架子,向学生主动认错的实质性行动。例如:有一次,检查学生语文改错本平时积累情况。当收到一半时,科代表跑过来对笔者说:“有个同学只做了一张纸!”说着就把一张纸交给我。我看了看名字,是个平时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这时我怒气冲天,一把撕掉他这张纸,还朝他喊道:“你还要不要志气了?”说完,我继续检查,并没有顾及他的反应。下课后,我稳定了情绪,反思自己言行,觉得自己没考虑学生的自尊心,更不尊重学生,把师生平等也抛到脑后。于是,放学后,我找到这位学生向他当面赔礼道歉,并和他交流了写作的重要性,了解他为什么只写一页的原因。第二天上课时,我对自己的粗鲁行为在全班学生面前向他表示了歉意。后来在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本崭新的改错本,字迹工整,条理清晰,里面还夹着一张小纸条,写道:谢谢老师,是您的道歉与宽容让我彻底醒悟,我把改错补好了。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以后一定认真学习。从此以后,他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2.间接道歉。间接是兜圈子的,迂回的或者通过第三者发生沟通关系的意思。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可以为顾及学生感受,用迂回、委婉地请学生散步、吃饭和发短信等“间接道歉”来沟通,在互相交流中,找准一个机会说明请客目的,来解开师生之间的误会;或找他们要好的同学,让周围的同学替老师道歉,让其他同学也了解刚才老师的无心,希望受伤害的学生也能原谅老师的错误行为等等“间接道歉”方式。用这样一种真诚有心的道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扬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学生毕竟是孩子,孩子心灵是纯净的,易用真诚道歉使情感碰撞,产生信任火花。例如:一位经常迟到学生,一天课上了一半才到,而笔者正讲述《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在困难中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精神,面对低头的学生,还是劈头盖脸责骂了他,后来知道他在来学校途中,被车撞了,简单处理后仍坚持到校上课。此时,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意识到只一味关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却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虽没有说什么,可他内心确实很委屈。所以我先当面道歉后,在周六时,我发短信给其家长间接道歉,说:“穿棉袄了是因天气冷了;撑起伞了是因天下雨了;给你短信了是因我错了……你能原谅老师的过错吗?”他发回来说:“老师,不知者不罪,放心,我以后也不会迟到了,老师,谢谢你的真诚!”此后,笔者坚持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实际生活中许多面对错误而真诚道歉的真人真事加以间接阐述,用真情道歉行为感动学生,激起了千层浪,让学生了解语文文本的真正内涵。

3.书信道歉。先在言语上把自己的认错态度表达得更加诚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通过生活琐事关心及道理深入引导,再进行道歉行为,进一步强化道歉层面的含义,此行为是用来修复伤害性关系的有效沟通方式。

通过书面语言给足了学生的面子,让学生心理能接受老师的过错行为。当然老师可以通过失面子来惩罚自己,来表达真诚道歉和自责,以此深入地表达了自己的认错、悔过和对他人尊严的补偿之意。但学生毕竟是孩子,心灵是美好的,能和谐沟通。这样的道歉充分发挥了使关系和解的作用,可以满足受伤害者的多种需求,从而达到和谐沟通的有效效果。

如有一次语文课堂上,有学生做了小动作,笔者当时十分肯定地认为是一位平时很调皮的男生,就在课堂大声斥责他,还连带说他不替父母想想,可是没有想到这位男生却大哭起来。后来,了解到他这节课没有做小动作,而是隔桌一位女生,并且那男生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已去世,母亲离家至今未归,我大错了。面对因老师的错误而引起的师生之间的尴尬局面,应放下“师长”架子,用真诚的道歉来修复那颗脆弱的心,架起师生沟通和谐的友好桥梁,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书面道歉信,并用生活话题进行鼓励沟通,交给那男生后,他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老师,我没事。”

后来,他也给我写了一封信:“老师,您好!很抱歉啊,到今天才给你写信……老师,谢谢您的理解,您的真诚道歉感动了我,我也为我的不懂事向您道歉,希望您也能原谅我的任性,让我们一切的不快和不好都让它过去吧,我会珍惜今天,展望明天!愿我们每天过得开开心心的。……爱您的学生。”此时此刻,我用道歉的方式打开了那颗尘封的善良纯真的心,用道歉的方式开启了沟通的大门,架起了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点亮人与人温暖的心灵之花,激起人与人信任的浪花。我的学生已经完全信任我了,后来他语文成绩也快速提高,如愿考上自己向往的学校。

这三种道歉方式是经过了一个完整的,不断加深认识和行动的过程。这种真诚认错的勇气,才造就了师生和谐沟通的场面。教师也可以针对个别差异,选择合适的道歉沟通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比如说,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开朗,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与同学和教师沟通的,这时就要选择合适的沟通道歉方法。笔者认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多用外在间接和书信道歉的方式收到的效果会比较好一点;而性格外向的学生,当面道歉会较好一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思维之花幸福绽放。

四、道歉方式能激起千层浪花

都说心灵是土地,感动是泉水,用心去浇灌,即使是沙漠,也会成为绿洲,要学生持续地支持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用真诚方式赢得学生的信赖。当人际沟通、组织传播和跨文化交流日渐发达的时候,当面临和谐社会建构的时候,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必须把道歉作为师生解决对立和冲突关系的一种积极的交往手段,用道歉方式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有关教育专家提到:“当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过分气愤、严厉时,或者从孩子的言行中,明显感觉到他自尊心受伤时,就该向孩子道歉,抚平孩子心灵的创伤。”[3]敢于向孩子道歉的教育者不仅不会失去威信,而且会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作为语文教师也一样,通过给学生道歉后,才深刻认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凝聚了中国文化所崇尚的道歉理念,理解道歉价值之高超出想象,对语文教学具有实效功能,从而加强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

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要好好把握,及时利用道歉的方式,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在和学生聊天时,可以告诉学生:“老师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老师能原谅你们的错误,那么你们也应该原谅老师的错误。”当教学中写错字时,应当面承认自己错误,马上更正;错误批评学生时,要当着同学的面向学生道歉;在学生面前乱发脾气时,需及时纠正错误,勇于道歉等等。用道歉方式来和学生好好沟通,来打开学生们那天真无邪、渴望尊重被理解的心。每次真诚道歉学生都用掌声赞许老师的勇气,用真心回报老师。同时,运用道歉方式也能让教师面对教育问题学会思考,能低下头来认真思索,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激起语文教学的千层浪花。

[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8.

[2]林正峰,邓呈皇.道歉的力量[J].商业周刊,2008,(975).

[3]与孩子沟通的36 种方法——道歉(1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错误师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可爱的错误等